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接着又消灭了蜀汉政权,为何未乘胜追击消灭孙吴?

火烧 2022-06-21 01:40:41 1062
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接着又消灭了蜀汉政权,为何未乘胜追击消灭孙吴?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浙江海洋大学本科生 金玲芝 西晋消灭孙吴之后,中国再度统一。司马氏在掌握了曹魏政权后,随后又取得了蜀
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接着又消灭了蜀汉政权,为何未乘胜追击消灭孙吴?

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接着又消灭了蜀汉政权,为何未乘胜追击消灭孙吴?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浙江海洋大学本科生 金玲芝 西晋消灭孙吴之后,中国再度统一。司马氏在掌握了曹魏政权后,随后又取得了蜀汉旧地,初步打破三国鼎立局面,但是司马氏没有一鼓作气消灭孙吴,立马统一中国呢? >晋灭吴之战晋军战略部署及作战经过示意图 >其实在吞并蜀汉政权后,西晋有发起过一场消灭孙吴政权的战争,即西陵之战,但是,在孙吴江将领陆抗的带领下,孙吴取得了胜利。从这场战役可以看出,孙吴政权在当时仍然保持一定的国力,西晋灭吴的时机尚未成熟。司马昭在泰始元年病逝,随后司马炎上台,逼退曹魏皇帝退位,建立西晋,刚刚建立的新政权面临着朝内曹魏政权遗留的势力,首先要做的是调整朝廷内部权利关系,更好的巩固自身额 >晋武帝司马炎像 >统治。朝内需要稳定局势,朝外也同样需要稳定局势。边疆地区发生了许多反对西晋的暴乱,包括秃发树机能、匈奴、鲜卑等动乱,这些反晋动乱牵制了西晋的部分兵力。刚刚得到的蜀汉的地区也需要派兵管理,稳定蜀汉局势安定,这些都决定了西晋没有充足的兵力进攻孙吴,朝内朝外也未提供安定局面环境进攻。西晋内部党争也影响了决定是否立即采取伐吴的政策。羊祜率先提出伐吴,但是贾充等人极力反对,双方激烈的冲突,使得晋武帝不得不考虑对立双方意见,导致伐吴决定一拖再拖。其次,新生的西晋政权实际实力决定了无法趁势攻打孙吴。这在前文所说的西陵之战已经显示出来,孙吴的胜利,双方在边境对峙,表明孙吴国力仍有余,西晋未处在绝对优势,西晋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这一战争。此外,江、淮、汉地区的水灾不断,需要国家大量物资人力对受灾地区进行救援,没有充足的财力和人力进行对外战争,此时进行战争也会加剧人民生活困苦,造成本国内社会秩序动荡,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行为。 >孙吴君主孙皓 >定都建业的孙吴政权,处在长江下游,吴主孙皓存在偏安心理,没有对自身国家进行必要的国防建设,一点点消耗着原有的实力储备,同时孙皓实行暴政,失去民心,也让西晋有可乘之机,没有听取陆抗临死之前的意见,保卫好荆州地区,而在陆抗死后,孙吴没有优秀的武将保卫国家,西陵门户大开,灭亡孙吴的时机来了。晋武帝仅仅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消灭孙吴政权,取得西晋短暂的统一。 >1.《“处心积虑”的统一之战——西晋灭吴迟缓之原因分析》,崔敏 2.《晋灭吴战争的决策探因》,张金龙 3.《西晋党争与伐吴战争之关系论略》,于兆伟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