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通今博古是成语吗 成語: 通今博古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07-23 11:20:46 1029
成語: 通今博古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1917成語: 通今博古注音: ㄊㄨㄥ ㄐ|ㄣ ㄅㄛˊ ㄍㄨˇ漢語拼音: tō g jī ó gǔ參考詞語: 博古通今釋義:義參「博古通今」。見「博古通

成語: 通今博古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1917成語: 通今博古注音: ㄊㄨㄥ ㄐ|ㄣ ㄅㄛˊ ㄍㄨˇ漢語拼音: tōng jīn bó gǔ參考詞語: 博古通今釋義:義參「博古通今」。見「博古通今」條。Emoji符號: 今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通今博古”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典源: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源,提供參考。《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孔子謂南宮敬叔1>曰:「吾聞老聃2>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3>矣。」對曰:「謹受命。」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餬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疋,堅其侍御。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注解〕(1)南宮敬叔:孔子弟子,孟僖子之子,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2)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3)往:前往拜訪。書證:01.宋.劉克莊〈辭免兼殿講奏狀〉:「朝廷多通今博古之儒。」02.《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和他說到通今博古,他便說雜而不精。」 成語接龍

“古”字開頭的成語

古道熱腸古色古香古香古色

“通”字結尾的成語

一竅不通水泄不通觸類旁通融會貫通豁然貫通廣大神通一隙不通水息不通觸類可通混融貫通八達四通水洩不通

“通”字開頭的成語

通權達變通宵達旦通今博古通宵徹晝通宵徹夜通時達變

“古”字結尾的成語

人心不古通今博古引經據古各有千古知今博古流芳萬古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通今博古。

通今博古是成语吗 成語: 通今博古是什么意思?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通今博古”分成的單字詳解:

通, 今, 博, 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