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厉兵秣马砥砺前行口号 成语: 砺兵秣马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3-04-11 14:57:54 1051
成语: 砺兵秣马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砺兵秣马 成语简解 编号: 4364成语: 砺兵秣马注音: 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汉语拼音: lì ī g mò mǎ参考词语: 厉兵秣马

成语: 砺兵秣马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砺兵秣马 成语简解 编号: 4364成语: 砺兵秣马注音: 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汉语拼音: lì bīng mò mǎ参考词语: 厉兵秣马释义: 义参「厉兵秣马」。见「厉兵秣马」条。Emoji符号: 砺秣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砺兵秣马”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厉兵秣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厉兵,磨利兵器。秣马,喂马。「厉兵秣马」指完成作战的准备。《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二年,驻防郑国都的秦将杞子,派人报告秦王他们已掌管郑国都的北门,是攻打郑国的好机会。三十三年春天,秦王决定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经商途中遇到秦军,知道秦军意图后,他一方面用四张兽皮和十二头牛慰劳赏赐秦军,一方面则是派人赶紧回报郑穆公这件事。郑穆公获报后,派人去招待秦国驻军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结果见到他们已经捆物装车、磨利兵器、喂好马匹,完成作战的准备。于是郑穆公将计就计派皇武子去送行,让秦军知道郑国已有防备,免去一场战争。后来「厉兵秣马」被用来指完成作战准备。亦用来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另外在《左传.成公十六年》中,可见「秣马利兵」一词,也作比喻完成作战准备的意思。典源: 此处所列为「厉兵秣马」之典源,提供参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1>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2>敝邑,为从者之淹3>,居则具一日之积4>,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5>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6>,则束载7>、厉兵8>、秣马9>矣。 〔注解〕 (1)步师:行军。 (2)腆:音ㄊ|ㄢˇ,丰厚。 (3)淹:滞留、停留。 (4)积:蓄存、储藏粮食。 (5)遽:驿车。 (6)郑穆公使视客馆:此句据阮元《校勘记》补。郑穆公,西元前649∼前606,春秋时郑国国君。客馆,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束载:捆物装车。为作战之准备。 (8)厉兵:磨利兵器。为作战之准备。 (9)秣马:喂马。为作战之准备。书证: 01.《资治通鉴.卷二○○.唐纪十六.高宗龙朔二年》:「主上欲灭高丽,故先诛百济,留兵守之,制其心腹;虽余寇充斥而守备甚严,宜砺兵秣马,击其不意,理无不克。」 02.明.太祖〈御制皇陵碑〉:「东渡大江,首抚姑熟,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颃。」 成语接龙

“马”字开头的成语

马首是瞻马革裹尸马耳东风马龙车水马耳射东风马迹蛛丝马首前瞻马牛风马革裹尸马耳春风马耳秋风

“砺”字结尾的成语

再接再砺

“砺”字开头的成语

砺戈秣马砺兵秣马

“马”字结尾的成语

指鹿为马心猿意马青梅竹马非驴非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害群之马盲人瞎马千军万马金戈铁马厉兵秣马临崖勒马识途老马砺戈秣马北叟失马指鹿道马妄指鹿马看花走马千兵万马行空天马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砺兵秣马。

厉兵秣马砥砺前行口号 成语: 砺兵秣马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砺兵秣马”分成的单字详解:

砺, 兵, 秣, 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