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蝴蝶效應:假如劉備真的投奔了蒼梧太守吳巨會怎麼樣?流亡海外!

火烧 2022-12-26 00:39:55 1027
蝴蝶效應:假如劉備真的投奔了蒼梧太守吳巨會怎麼樣?流亡海外! 敗當陽劉備遁交州,投蒼梧太守吳巨,孫權獨自抗曹能贏赤壁之戰嗎如果劉備勢力不參加赤壁之戰,東吳一方能抵住曹魏的進攻嗎?劉備勢力的加入究竟有什
蝴蝶效應:假如劉備真的投奔了蒼梧太守吳巨會怎麼樣?流亡海外!

蝴蝶效應:假如劉備真的投奔了蒼梧太守吳巨會怎麼樣?流亡海外!  

敗當陽劉備遁交州,投蒼梧太守吳巨,孫權獨自抗曹能贏赤壁之戰嗎
如果劉備勢力不參加赤壁之戰,東吳一方能抵住曹魏的進攻嗎?劉備勢力的加入究竟有什麼作用?有多大作用?如果他們不參戰,雙方不結盟,對於東吳這場戰役有什麼影響沒?大不大呢?有多大呢?這樣的話又對劉備勢力有多大影響呢?
引子:
季漢的精髓領袖一直是劉備,也只能是劉備!君不見,張昭質疑諸葛孔明:「你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軍師?劉備自從得到先生,竟然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反而不如玄德當徐州省長的時候,封疆大吏司牧一方,西抗曹操,南伐袁術,北聯袁紹,逐鹿中原啊!」
肅見孔明,禮畢,問曰:「向慕先生才德,未得拜晤。今幸相遇,願聞目今安危之事。」孔明曰:「曹操奸計,亮已盡知,但恨力未及,故且避之。」肅曰:「皇叔今將止於此乎?」孔明曰:「使君與蒼梧太守吳臣有舊,將往投之。」肅曰:「吳臣糧少兵微,自不能保,焉能容人?」孔明曰:「吳臣處雖不足久居,今且暫依之,別有良圖。」
要討論劉備在赤壁之戰中的功勞和貢獻問題,首先需要考據孫劉聯軍的紙面兵力。
周瑜這邊沒什麼大問題,一般認為是三萬(雖然有人拿【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這句認為只有兩萬。)
主要是劉備這邊,有人認為有兩萬,來自:
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諸葛亮傳》
首先,這句話在《三國志》中並非一段客觀的描述(不過劉琦這邊的情況是真實的【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而是諸葛亮為爭取和孫權的結盟時的託詞,難免有誇大的嫌疑,就好像曹操給孫權書的時候說自己是【八十三萬】一樣。
具體的,關羽這邊是之前分兵的結果:【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但是沒有提到具體有多少兵力,而且輜重情況不清楚。而劉備這邊則在長坂的時候還有【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的描寫。在短時間之內那些敗兵聚攏加上關羽的水軍就夠一萬了?對此我個人是比較懷疑的,當然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另外,輜重幾乎都被搶走了,當時的劉備軍戰力到底如何也不清楚,而劉琦的軍隊,我個人也是很懷疑其戰力的。
總之,哪怕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劉備加劉琦總共有兩萬,但是具體投入到赤壁之戰的有多少又是未知數。倒是《江表傳》里有這樣的描述:
備雖深愧異瑜,而心未許之能必破北軍也,故差池在後,將二千人與羽、飛俱,未肯系瑜,蓋
為進退之計也。——《先主傳·引江表傳》
當然對此我個人還是有些懷疑的,畢竟已經說好要同盟共同抵抗曹操,這麼光明正大地就帶10%的軍隊怕是會讓孫權覺得劉備沒有誠意的吧。
赤壁之戰大概是這樣展開的:
1.曹操從江陵順江而下,與孫劉聯軍相遇於赤壁,第一次遭遇戰曹操失敗,於是兩方沿江對峙。
2.曹操聯船,周瑜採納黃蓋的計策,利用赤壁處特有的東南風,火攻曹操。
3.孫劉聯軍在烏林乘勢掩殺,大敗曹操。
另,我個人認為烏林之役才是赤壁時導致曹操人員大肆死亡的地方,火攻只是造成了進攻的條件,就和陸遜的夷陵之戰一樣。所以在單刀會時,為了說明劉備的功績,關羽說的是:
羽曰:「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邪?」——《魯肅傳·引吳書》
而對於周瑜的功績,孫吳這邊也經常提到的是烏林:
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周瑜傳》,諸葛瑾、步騭連名上疏。
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圍曹仁於南郡。——《呂蒙傳》
與周瑜為左右督,破曹公於烏林,又進攻南郡,走曹仁。——《程普傳》
後隨周瑜拒破曹公於烏林。——《甘寧傳》
權以統為承烈都尉,與周瑜等拒破曹公於烏林,遂攻曹仁,遷為校尉。——《凌統傳》
陛下以神武之姿,誕膺期運,破操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陸遜傳》,陸遜上疏
在這過程當中,我個人覺得劉備方的功勞並不大,而且主要在烏林時。
所以我的結論是,赤壁時如果劉備沒有參加的話,周瑜這邊也還是會取勝的。而且縱觀整個赤壁之戰,周瑜一直是成竹在胸的樣子,特別有一個細節:
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備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先主傳·引江表傳》
而對於劉備,赤壁之戰是他命運的轉折點,如果當時沒有和孫權同盟,他是很危險的,像諸葛亮當時就判斷: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諸葛亮傳》
魯肅也說長坂坡之戰後劉備軍不到一校(1千人)?
如果沒有同盟,劉備有可能會去交州,甚至跑到交趾的日南郡(個人感覺可能性很小),或者投靠劉璋,或者投靠孫權,乃至投靠張魯(馬超就是這麼幹得),劉備的特色:終不為下、折而不撓,他從小就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因此他也很有可能有一番作為,但是誰知道呢。
張光英導師說:南明永曆帝西狩緬甸,民國蔣記東據台省,都是發生過的史實,中國上下五千年,還真沒有一位領袖在失去中原政權後,以今天的越南一帶為逃生路線的目的地,還真是怪事一樁啊!
感謝您的品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