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长安十二时辰元载怎么样 《长安》里王韫秀她爹究竟多厉害?统兵27万,安禄山都不敢造反

火烧 2022-10-22 00:34:34 1038
《长安》里王韫秀她爹究竟多厉害?统兵27万,安禄山都不敢造反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里,「 ”长安第一千金”王韫秀骄横跋扈、蛮横无比,动不动就说「 ”让我阿爷灭了你”。但即便如此,长安城里再大的官也要

《长安》里王韫秀她爹究竟多厉害?统兵27万,安禄山都不敢造反  

长安十二时辰元载怎么样 《长安》里王韫秀她爹究竟多厉害?统兵27万,安禄山都不敢造反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里,「 ”长安第一千金”王韫秀骄横跋扈、蛮横无比,动不动就说「 ”让我阿爷灭了你”。但即便如此,长安城里再大的官也要让她三分,元载更是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她娶到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阿爷(父亲)的关系。 剧中王韫秀的父亲王宗祀原型为大唐名将王忠嗣。王忠嗣有多厉害,为啥安禄山都惹不起,唐玄宗还让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主动与他结交? 《长安》里的王韫秀(左)和元载 战绩彪炳,威震边疆 开元十八年(730年),24岁的王忠嗣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王忠嗣派兵侦查到吐蕃赞普正在玉川阅兵,便带领300轻骑星夜偷袭玉川,以少胜多,歼敌数千,打得吐蕃众将丢盔弃甲,赞普仓皇逃走,王忠嗣一战成名。 后来王忠嗣随杜希望攻下吐蕃新城,被封左威卫郎将。吐蕃为报新城之败,大举反攻,唐军节节败退。关键时刻王忠嗣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杀伤百人,冲散敌方阵型,唐军得以反败为胜。与吐蕃的连番作战中,王忠嗣战功卓著,累功被封为河东节度副使。 艾如饰演的王韫秀 之后王忠嗣升任朔方节度使,率军与突厥作战。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三年(744年),王忠嗣先后与奚怒皆和乌苏米施可汗作战。先是在桑干河三次大败奚怒皆,俘获大量人马,凯旋而归。后强兵压境与反间计同施,联合拔悉蜜、回纥、葛逻禄,斩杀乌苏米施可汗。从此塞外安定,突厥不敢来犯,王忠嗣的名字威震边疆。 四镇节度使,统御全国一半兵力 天宝四年(745年),王忠嗣兼任河东节度使。天宝五年(746年),河西、陇右二地的节度使皇甫惟明战败,王忠嗣又兼任河西、陇右节度使。上任之后,王忠嗣在青海大获全胜,又率兵讨伐吐谷浑,占领吐谷浑全境。王忠嗣统御边塞多年,每战必胜,被时人尊称为「 ”战神”。 王忠嗣画像 当时大唐设立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统称十大节度使。其中平卢节度使,治所在营州,统兵37500人;范阳节度使,治所在幽州,统兵91400人;河东节度使,治所在太原府,统兵55000人;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统兵64700人;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统兵73000人;陇右节度使,治所在鄯州,统兵75000人;北庭节度使,治所在北庭都护府,统兵20000人;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统兵24000人;剑南节度使,治所在益州,统兵39000人;岭南五府经略使,治所在广州,统兵15400人。 安禄山影视形象 十大节度使,统领的边防军总兵力为495000人,加上中央军,当时大唐全国军队总人数约为57万人。而王忠嗣一人就领了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统兵267700人,将近全国的一半。后来起兵反叛的安禄山巅峰时期也才统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兵183900人。大唐近300年的历史中,名将众多,但统兵最多的,还是王忠嗣。王忠嗣领四镇节度使的时候,安禄山仅领范阳、平卢节度使,王忠嗣向唐玄宗说安禄山有造反之心,玄宗虽然不信,但有王忠嗣在一旁盯着,安禄山一直不敢造次。 《妖猫传》中的唐玄宗(左)和安禄山 治军有方,手下猛将如云 王忠嗣能做到四镇节度使,管辖万里之地,统兵二十余万,除了自己勇冠三军,更重要的是治军有方。当时各地节度使的军队经常出现吃空饷的情况,王忠嗣则严格要求兵马一旦有失则立马补缺。针对边军战事多,军械消耗过大的情况,王忠嗣规定从将领到士兵,武器上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训练和作战结束后,都要收回,如有遗失,则当众责罚。所以王忠嗣的军队里,无论战事如何,都能保持兵器充足。此举不但保证了军队的连续作战能力,还为国家省下了大笔军械开支。 也正是在王忠嗣这样严格的军制之下,诞生了许多著名将领。唐代十大名将,仅王忠嗣的军队里就出了三个,除了他自己,还有手下的李晟和李光弼。 李晟十八岁从军便是跟随王忠嗣,在军中一步步成长为将领,在唐德宗时期讨伐河朔三镇,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 李光弼更是王忠嗣一手栽培、提拔。天宝五年(746年),李光弼被王忠嗣提拔为兵马使,充赤水军使,教授其统兵治军之道,还说「 ”日后能代替我统领重兵的必是李光弼”。李光弼也不负所望,在平定安史之乱后「 ”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王忠嗣虽然不在了,但他培养的李光弼最终还是平定了安史之乱。 《长安》中的林九郎(即李林甫) 王忠嗣还提拔培养了哥舒翰。天宝六年(747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右武卫将军、陇右节度副使。后来手握重兵的王忠嗣被右相李林甫构陷,奏称其欲拥立太子李亨为帝,唐玄宗欲将王忠嗣赐死。哥舒翰作为王忠嗣的副将进京面圣,不顾个人性命,慷慨进言,声泪俱下,最终让玄宗相信王忠嗣是被构陷的,王忠嗣才得以保全性命,仅以阻挠军功的罪名被贬为汉阳太守。玄宗有感于哥舒翰的赤诚,让他接替了王忠嗣陇右节度使的职位。哥舒翰后来数次击败吐蕃大军,兼任了河西节度使,并且成立了宛秀军和神策军。 不贪功名,体恤士兵 王忠嗣9岁时父亲战死,被玄宗收养在宫里,从小就熟读兵法,人品出众,玄宗还鼓励当时只是忠王的李亨主动与他交往。 带兵之后,身边人劝他主动「 ”找仗打”,以累积功业,以图升迁。他回答说「 ”当国家安定的时候,作为将领的职责是保卫边疆、抚恤军队,我不会让士兵去打不必要的仗,借助国家的军队来捞取个人功名这样的事我不会干。” 《长安》中的林九郎(即李林甫) 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急切地想攻下石堡城,以彰显自己的威名,但王忠嗣坚持认为石堡城易守难攻,且不具备战略价值,反对当下就以牺牲数万人性命的方式去换取石堡城,希望厉兵秣马,观察时机再图攻取,因此被玄宗忌恨。董延光请求率兵攻打石堡城,唐玄宗欣然同意,并命令王忠嗣分兵给他。王忠嗣不想让士兵送死,拖延不出兵。李光弼劝他奉诏出兵,以免被归罪。王忠嗣说:「 ”我心意已决。我带兵打仗难道是为了追求显贵吗?如今力争一城,得到它也不能遏制敌人,没得到也不会对国家有损害,我怎么能以数万人的生命去保我的官位呢?如果陛下责备我,我不就是失去一个将军职位吗,大不了回朝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侍卫嘛。” 王忠嗣不贪功名,为了不让士兵送死而拒绝出兵,被李林甫趁机构陷说他勾结太子谋反,差点丧命。被贬为太守不到两年,王忠嗣便郁郁而终,终年45岁。7年后,势力坐大的安禄山起兵造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