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山西中考历史多少分 山西中考历史卷

火烧 2022-05-03 15:50:31 1079
山西中考历史卷 1.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06年山东省中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

山西中考历史卷  

1.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6年山东省中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山西中考历史多少分 山西中考历史卷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开凿过运河 C.都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行政机构 D.都是短命王朝 3、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早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4、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5、“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应是哪位大臣给皇帝的上书? A. 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6、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阐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西安事变 A. 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③④ 9、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西方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尽相同,德国的途径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王朝统一战争 D.社会改良运动 12、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 英 德 美 法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D.欧盟和独联体的形成 13、提出相对论的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4、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 B. 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首都工人和士兵在推翻旧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建立了新的全国性政权 1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 B. “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试卷类型: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6 17 18 19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8分,17题9分,18题8分,19题10分,共35分。 得分 评卷人 16、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4分) 得分 评卷人 17、请你举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为实现近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探索的各一件事例,并就其中的一件事例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加以评述。

(9分) 得分 评卷人 18、中国现代史是gcdzg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3—1957年,在gcdzg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4分)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2分) (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得分 评卷人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主要国家(组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 西 方 主 要 国 家( 组 织 ) 美 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所占世界% 34.88 15.85 4.56 1993年所占世界% 27.08 27.17 18.23 材料二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乔冠华开怀大笑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会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有何变化?(2分) (2)上述材料反映出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6分)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D 3.B 4.A 5.A 6.D 7.B 8.A 9.C 10.D 11.C 12.A 13.D 14.B 15.C 二、非选择题。

2.山西历史中考考点

答:中国古代史考点 (约170万年前——1840年) 尧舜禹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与十国 宋夏辽金元明清 原始奴隶封建完 1. 生存年代最早的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云南省),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北京人。

2.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他们分别会种植粟和水稻。

分别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 尧.、舜、禹的传位方式是禅让。大禹治水的方法是疏。

3.如何答山西省中考试题~特别是历史~

很高兴为你解答,以下我的感受:(1)语文我觉得从小就应该练习普通话,对拼音有帮助,成语和诗词默写啦就得牢记,一定要理解着去记,还有阅读和作文审题要认真!(2)数学嘛多做题就是真理,不要马虎就是了,顺便弄个错题集!(3)英语和数学差不多,也要在平时弄个错题集!以上三大课是关键,不论中考还是高考都是重头戏,我也是山西的,对于省内的学习模式我知道,虽然素质教育改革,但还是做题,考试,不行,补习,再考。

就这样,我是高考补习生,所以对于中考和高考最想说的就是多做题,心放松! 至于历史嘛,我是学文的,我觉得就是多背多记多做,真的,一切学习就是个这,勤奋汗水是法宝,历史是过去的事,是不可改变的事,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去记,不要用自己的老土话去答题,要通过做题去总结答题方法,难道学习方法唯一?不是,只要自己考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对的! 多和好学生交流经验,做人要聪明!祝你中考成功。

4.2006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06年中考历史试题(实验区)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右图所示,小明准备暑假期间参观目前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注: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略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元谋人D.蓝田人 2.小石将要参观丁村人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B.山西省C.河南省 D.河北省 3.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C.佛教D.基督教 4.唐太宗在位期间政绩突出,其统治被称为 A.康乾盛世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 5.下列出现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 A.秦B.唐 C.元 D.明 6.右图的历史情景出现在 略(“1946年md和蒋介石”)图 A.重庆谈判期间B.西安事变期间C.北平谈判期间D.步伐战争期间 7.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遭到主权破坏的第一个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gcdzg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1919年,北京?? B.1921年,上海C.1924年,广州D.1927年,武汉 9.右图所示,创造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注:图(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略 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10.失去听力,却能演奏出优美旋律的著名音乐家是 A.莫扎特B.巴赫C.柴可夫斯基D.贝多芬 1.历史上,曾经极大地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运动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③中国新文化一定?? ④中国洋务运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宏伟的林肯纪念堂,这是为了纪念林肯 A.使美国取得“二战”的胜利B.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C.实施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3.右图所示历史现象的制造者是 注:图(“华沙街道上‘犹太人不许通行’的标志”)略 A.德国法西斯B.日本法西斯C.意大利法西斯D.西班牙法西斯 14.日本丰田汽车的零部件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家工厂。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D.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二、阅读判断(6分) 15.材料一:亚历山大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

行军途中,他在所征的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

例如,尼罗河三角洲的影响到亚历山大城,成为地中海地区和东方各国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材料二: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国,受到热烈的欢迎。

郑和去会见当地国王,表明明朝与之通好的意,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给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但是,郑和下西洋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带来巨大负担。

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材料是从上述材料中的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 (1)今天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地区文明冲撞的基础上形成的。

(?? ) (2)文明的交流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也有和平的交流与发展。? (?? ) (3)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 (4)亚历山大帝国是昙花一现的帝国。?? (?? ) (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 ) (6)由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清代再也没有出现总和下西洋的壮举。(?? ) ? 三、读图简答(本小题共2小题,其中16小题11分,17小题12分,共23分) 16.请看图回答:(11分) (1)右图的图例不完整,图例中虚线箭头后的横线上应填写哪位航海家?(2分) 注:图(新航路开辟图)略 (2)当时能够远行的条件中,有一项与中国的四大发明有关,是什么?(2分) (3)从16世纪到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迷失非洲损失近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

黑人奴隶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道路美,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请在《新航路开辟图》上用箭头的形式画出贩卖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的路线(3分) ②阅读上述材料,用表格的形式分类概括黑人奴隶贸易的影响。(4分) 17.请看图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的四次变革及每一次变革带来的影响。

(12分) 注:图“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吃大锅”;“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略 四、分析材料(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8小题6分,19小题7分,共13分) 18.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6分) 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新四。9月下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与日军展开激战,经过半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打败日军,共歼敌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