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舌尖上的中国 长江三鲜 长江三鲜的文化

火烧 2022-10-13 02:23:55 1045
长江三鲜的文化 2003年以前,长江附近渔民用两人高的网一潮水下去就能捕捞几十斤鱼,之后十几米的渔网最多也就是几斤的产量。1977年捕鱼,仅仅是刀鱼,一潮水下来就能有一两百斤,2010年后,最多就是一

长江三鲜的文化  

2003年以前,长江附近渔民用两人高的网一潮水下去就能捕捞几十斤鱼,之后十几米的渔网最多也就是几斤的产量。

1977年捕鱼,仅仅是刀鱼,一潮水下来就能有一两百斤,2010年后,最多就是一两斤。

刀鱼产量的急剧下降是在2003年前后,特别是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之后,2011年和2012年产量下降尤其明显。

比起刀鱼来,长江三鲜的另外两种鲥鱼和河豚的境遇更为尴尬。

长江里已经基本没有鲥鱼和河豚了,鲥鱼素有“鱼中西施”之说。

1985年是一个分界线,之前鲥鱼还很多,1985年之后很难看到。

20世纪90年代起,河豚也很难捕到。

1996年扬中该市开始开展长江人工河豚人工繁殖研究,最初的几年每年都能弄到一些本江河豚。

但是,自1999年起就很难弄得到,特别是2000年之后,基本上弄不到本江河豚。

实际上,鲥鱼和河豚消亡后,刀鱼的捕获量急遽下行。

从上游往下游看,上世纪90年代初,湖南、湖北江段就基本上找不到洄游的刀鱼了。

1996年左右,安徽江段也形不成渔汛了。

1998年左右,南京没有了渔汛,后来,镇江、扬州江刀产量也锐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说明了整个长江刀鱼的总体捕获情况: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的产量已不足百吨,2010年80吨,2011年12吨。

“照这样的速度,最多5-10年,长江的刀鱼资源将会枯竭。

不仅是长江里的刀鱼、鲥鱼和河豚等重要经济鱼类,实际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长江流域的整体渔业资源都不容乐观。

据《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显示,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长江中下游捕捞量占全国的60%-65%,年均捕捞量从20×104吨迅速增长到150×104吨;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产量平稳波动,说明上升势头减缓,资源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长江中游四大家鱼渔获物比例为20%-30%,

不仅仅是产量,鱼种也在持续减少。

舌尖上的中国 长江三鲜 长江三鲜的文化

历史上有记载的长江水生生物有1100多种,其中鱼类370多种。

长江特有鱼类为142种,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2012年3月28日,《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在武汉发布。

报告宣布,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00头,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其中长江干流种群年均下降速率为13.73%,超过2006年以前的两倍。

另外,在上述的2006年国际科考中,众科学家还曾搜寻过白鳍豚,但一无所获。

2007年,白鳍豚已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

在上世纪70年代前,长江白鲟的年产量曾达到5吨左右,“但2003年之后已无捕获记录”;而达氏鲟和胭脂鱼的种群也极其微小。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长江鲥鱼、白鲟、中华鲟等珍稀鱼类,其种群数量都在逐年减少。

渔业资源衰竭、长江生物种群和数量减少,主要受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水域环境污染和挖沙等四大因素的影响。

渔类资源几乎依赖野外资源的供给,人类的酷渔乱捕直接阻断了渔类野外资源的供给,长江捕捞的绝大部分家鱼都是仅生长半年左右的当年幼鱼,有些幼鱼不足两个月就被捕获。

毁灭性捕捞,导致长江渔业资源渐渐枯竭,江豚食物严重匮乏。

而捕捞工具,亦会直接造成江豚受伤、死亡。

水电工程建设、围湖造田、采砂作业、疏浚航道等人类活动,对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同样巨大。

多年的研究显示,长江四大家鱼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涨水过程,洪峰是四大家鱼繁殖的必要条件;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段的涨水时间、涨水次数较天然河道时有较大改变,而水温与水文变化,直接导致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时间推迟与规模下降。

水域污,数据显示,2009年,长江流域污水排放总量为333.2亿吨,比2003年增加21.9%,排污主要集中在太湖水系,洞庭湖水系,长江湖口以下干流,宜昌至湖口、鄱阳湖水系,宜宾至宜昌和汉江地区,占2009年排放总量的80.1%。

据统计,我国长江沿岸分布化工企业,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

化工产业对于长江岸线的侵占,在下游尤其明显。

水土流失将农药、化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及一些动植物腐殖质带入水体,加上在运输化学品船只翻沉事故中大量硫酸、甲苯酚等化学品倾覆入江,同样加剧了长江水质的恶化。

挖沙无序化,挖沙后也没有相应的生态恢复机制,严重破坏了鱼类生存环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