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历代君王谁最有名 朝鲜朝代顺序表,求朝鲜朝代表
朝鲜朝代顺序表,求朝鲜朝代表
求朝鲜朝代表
1,古朝鲜国 (约公元前2333年)
2,箕子朝鲜(约前1122-前194) 3, 卫氏朝鲜(前195年-前108年) 4,扶余国 (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 5,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公元前57-公元935) 6,高丽 (918-1275) 7,李氏朝鲜 (1392—1910){1897年改国号“大韩帝国”} 8,朝鲜总督府(1910-1945,日本殖民统治) 9,大韩民国(1948·8-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8·9-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6395.
朝鲜各个朝代的名字是什么?
高句丽
如同其他的民族一样,朝鲜民族的历史也是从神话开始的。传说朝鲜人的祖先是檀君。他的父亲桓雄是天帝桓因的庶子。桓雄率领部下到了太白山(就是今日长白山)。这个时候有一熊一虎同住在一个山洞中,它们来到桓雄大王面前请求大王用神术把它们变成人。桓雄便赐予它们神灵的艾草和蒜头,叮嘱它们将它吞进腹中再到洞穴避日百天,就可以实现各自的愿望了。大熊遵照嘱咐,结果避日二十一天,就提前变成了人类。老虎因性急,没能变成人类。熊变的女人没有配偶,就去祈求桓雄大王,桓雄就与熊女结合,生了一子,称檀君,名王俭,这个檀君就是古朝鲜的开国君王。因此今天的朝鲜人还习惯上把长白山视为神山。不过神话就是神话,应该是后人不断修改过的历史。按照典籍的记载,朝鲜半岛的南北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国在武王灭商后,许多商朝的后裔都选择了外逃。纣王的叔叔箕子也不例外,他带领族人逃到了朝鲜半岛的北部,也就是今天汉江、大同江以北一带,建立了箕子朝鲜。秦汉时期中原大乱,燕国人卫满迁徙到了半岛北部。公元前194年,他消灭了箕子朝鲜,建立起卫氏朝鲜。汉武帝时期,中原王朝对外用兵,卫氏朝鲜也未能幸免。公元前108年汉军灭掉卫氏朝鲜,设置了四个郡,包括了今天的平壤和汉城。不过汉朝在半岛北部的统治并不长久。一个新兴的国家高句丽很快取代了汉朝的地位。高句丽原本是中国辽东一带的一个地方政权,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大乱,高句丽乘机疯狂扩张,西逾辽水,东南则越过鸭绿水,经略朝鲜半岛北部,后来更索性迁都平壤。因此,在这样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朝鲜北部一直是中国疆域内的一部分,此时历史上所指的朝鲜、高丽,都不过是中国内部的一个地方政权。 三韩 没有完全纳入中国版图的半岛南部,则一直存在着三个土著部落联盟,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它们分别位于半岛南端的西部、东部和东南部。后来,马韩、弁韩又分别发展成两个国家:百济、新罗。它们与北部的高句丽相互征伐,形成了鼎足之势。这时期,在朝鲜史书中被称之为前三国。随着隋唐的建立,前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不能长久了。隋炀帝杨广一即位,便决心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以完成东北部的完全统一。他起大兵113万,分为24个军,进行了讨伐战争。史书记载:他的百万大军日发一军,相去40里,首尾相继,长达960里,结果却被以逸待劳的高句丽军打的惨败。最后直到杨广被弑扬州,高句丽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继续对高句丽用兵。最后在大将苏定方指挥下,唐军终于灭掉了高句丽。朝鲜北部重新归属中国。许多高句丽人对唐朝都作出了杰出的攻陷,例如唐玄宗时著名的大将高仙芝就是高句丽人。唐军在灭掉高句丽的同时,还帮助新罗消灭了百济、统一半岛南部,朝鲜历史进入了新罗时代。因此此时所谓的朝鲜,实际上是大同江以南的新罗国。 朝鲜国 大概在唐朝灭亡的同时,新罗也在农民起义的怒潮中亡国了。朝鲜半岛进入了后三国时代,公元901年,一个王族出身的贵族弓裔篡夺了农民起义军的领导权,建立起了泰封国(开始叫摩震国)。泰封、新罗与公元900年甄萱建立的后百济并称为“后三国”。不过这个时期非常的短暂。不久弓裔就被部将王建杀掉了,后者建立起了后高丽王朝。公元936年,后高丽王朝重新统一朝鲜半岛。等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后高丽也未能幸免,成为了元朝版图内的征东行省。不过这个行省有些特殊,它的最高执政者,依然是原来高丽的国王。此时的高丽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对上固然是元朝的臣民,对下却保持着国王的权势与威严。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作为元朝的臣属,高丽当然要表示出对宗主国的忠诚,于是派出了大将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援助中原。然而老成的李成桂却看出元朝腐败的统治已然不可救药,高丽这次出兵不过是以卵击石。于是公元1392年,李成桂的大军发动了兵变,返过头来废黜了国王。李成桂建立的王朝就是朝鲜历史上的李朝。为了表明对宗主国的忠心,李成桂上书明王朝,表示愿意臣服于朱明,还请求中原王朝为他的政权命名。考虑到历史上的高丽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头之患,于是明太祖朱元璋把“朝鲜”赐给了李成桂,作为新王国的国号。这样,原本属于高句丽民族的“朝鲜”,被转移指称为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后裔。而此时的朝鲜王国,也早已跨过了大同江,侵占了过去属于中原王朝的大同江、汉江以北的地区。 国名与朝代 严格说来,史书里面称呼的李朝,应该叫做“朝鲜朝”。例如“中国”这个称呼只是从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才成为我国的正式国名。在此之前,虽然大家都称呼清王朝为中国,可是当时中国的正式名称是“清”,清廷对外正式场合都使用“大清国”的国名。按照我国的习惯:每个新政权的建立之后,统治者都会为自己的国家起一个名字,这就是国号。“明”的建立者是朱元璋,“清”的建立者是满族爱新觉罗氏,但是我们称之为“明朝”、“清朝”而不是“朱朝”、 “爱新觉罗朝”。因此李成桂建立的李朝实际上是“朝鲜朝”,“朝鲜”也从这时起长期作为该国的国名。 壬辰战争 作为中国的属国,朝鲜可以说是东亚朝贡体系的一个典型例子。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来东方的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特殊的关系。日本从倭国与大和国时代就一直对朝鲜半岛虎视眈眈,它凭借在半岛南部的据点任那,不断干涉朝鲜的内政。但是这样的干涉必须要得到中央王朝的首肯或者默许。公元 438年,倭国大王珍向南朝宋进贡,要求“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就被宋文帝断然拒绝了。直到公元478年倭国王武也上表要求除正,宋顺帝才封他为“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公元661年,倭国悍然出兵朝鲜,结果在白村江被赶来援助朝鲜的唐军打的大败。日本也认清了此时自己和唐朝的差距,于是改侵略为学习。以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中国和日本相安无事。公元1274年与1281年,蒙古的大军渡海,企图侵略日本,然而遭遇台风失败了。这是历史上大陆政权唯一一次企图侵略日本的例子。以后的日本依然将侵略的对象定为朝鲜与中国。公元1592年,统一日本后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企图实现“定都长安”的梦想。明王朝立即出兵援救朝鲜。朝鲜水军大将李舜臣指挥军队屡次打败侵略军。1598年,在最后决定性的露梁海战中,中朝军队并肩作战,彻底消灭了日军。在战斗中,李舜臣和明朝70岁的老将邓子龙都以身殉国,。 甲午战争 清朝末年,中国被列强欺凌,朝鲜也未能例外。虽然有人建议当时清朝的当权者李鸿章,应该尽快在朝鲜建省,以绝帝国主义的觊觎。然而李鸿章慑于形势所迫,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早就对朝鲜半岛垂涎三尺的日本,则把魔爪伸向了朝鲜半岛。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朝鲜内忧外患,朝鲜人民也不愿意作侵略者的奴隶,1894年爆发了全琫准领导的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插手朝鲜内政,诡称要协助朝鲜平定内乱,企图再一次发动了侵朝战争。为了援助朝鲜,捍卫宗主国的权威,清军应朝鲜的邀请出兵镇压东学党。然而狡猾的日本侵略者却早已准备好对清王朝开战了。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打的大败,不得不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权。1910年,朝鲜卖国贼李完用和日本签订。中日甲午战争在历史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极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更在于几千年的东亚朝贡体系由此瓦解。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的支配者。求朝鲜历史朝代表
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1]。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2],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3],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4]。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5]。 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国号仍称“朝鲜”,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就是卫满朝鲜。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此后“朝鲜”一词长期消失在中国典籍中。公元4世纪以后,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在南部,百济消灭了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史称“统一新罗时代”。904年,新罗僧人金弓裔建立“泰封”。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建立王氏高丽,此后定国号“高丽”。并深受中国儒家思想以及佛教的影响。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政权,请示明朝改国号为“朝鲜”,史称“李氏朝鲜”。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中协定了清朝承认朝鲜自主,当时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日本扶持建立了临时性、过渡性的大韩帝国傀儡政权。1910年“日韩合并”。不愿被日本统治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4月13日在中国上海成立,并于1940年到达中国重庆,并与国民政府协商同意正式确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办公。
1945年2月,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4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因苏美势力范围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并分别建政,北部苏联势力范围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南部处于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韩民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成立联合国军支援南韩。1953年,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北朝鲜最终签署停火协议,从此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朝鲜半岛经历过几个朝代?
朝鲜历史,主要指朝鲜半岛范围内的历史。
古朝鲜 中国史籍中有“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东夷是华夏民族对东方民族的称呼,并非单指某一族群。其认定范围也随之更改。从黄帝时期的山东,河南一带,到中国东北,再到日后秦汉时期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朝鲜和韩国认为: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据说有五千年历史,但是因为缺少直接证据,中国以及日本史学界并不予以承认。朝鲜历史根据传说最远可以追溯至檀君建国。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韩国和朝鲜史学家猜想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北部而衍变而来,从公元前4世纪,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古朝鲜。而在半岛南部由土著部落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后来马韩统一三韩,称辰国。 传说中的檀君朝鲜 根据传说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其后代箕准逃至南方,与三韩合流。据说三韩中的“辰韩”便是箕子后代。 高丽,朝鲜时期,由于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是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在朝鲜、韩国历史学界上不承认箕子王朝的存在。 卫氏朝鲜 根据史记,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对卫氏朝鲜的建国过程。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功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公元前82年,因为古朝鲜人和当地部族的抵抗,废止临屯和真番的两郡。公元前75年玄菟郡迁移到辽东。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北部迁移很多次,王莽政权的新朝时乐浪独立,在公元30年东汉(后汉)朝廷收复乐浪郡。 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渊)分乐浪郡南部设带方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土著的韩人建立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并且邮苣锨ǖ墓懦嗜耍宋朗铣实囊琶窦捌渌孔宓募尤搿? 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进入三国及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大战乱,虽然西晋,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氏的前燕都曾控制过原来汉朝在朝鲜北部的领地,但最终还是因为集中注意力在中原的争夺而逐渐丧失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力,于是,在中国东北南部形成了高句丽王国,并逐渐强大,最强盛时曾控制中国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原”汉四郡“地区;与此同时前1世纪中叶,辰国也开始解体。其旧领内出现的新罗、百济开始日渐强盛,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前三国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向中国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贡的方式,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关于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在日本,根据“高天原神话”(记纪神话),有过倭国统治任那的见解。从1960年代开始,在韩国朝鲜再验证记纪神话上的有关任那日本府的记述,结果否认记纪神话的可靠性,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历史学界也得到大概同样的结论。 某一年的微软百科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曾遭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篡改。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以向唐朝称臣的条件与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于公元660年联合新罗功灭百济,又于668年和借道新罗和百济故地南北夹击并功灭高句丽,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由于出现反抗以及当时唐朝还要防御突厥的威胁,676年唐军从百济故地撤退并将该地转交新罗,新罗最终得以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 在韩国、朝鲜和日本的历史学家把渤海国历史也纳入朝鲜史范畴,故他们也将此时代称为南北国时代。但中国大陆很多历史学家都反对。 高丽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沙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 1280年元朝为了进攻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在高丽首都派遣“达鲁花赤”控制高丽国政,高丽国王只能住在江华岛上。1281年随着进攻日本失败曾一度解散征东行省,1287年复设征东行省,并以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70年高丽朝贡明朝,1387年朱元璋要进攻原东北元朝属地,但是高丽国内仍然支持蒙古残余势力,但朝内一直都有争论是否应该归顺明朝。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于是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向明朝遣使称臣,遵照眀太祖朱元璋的旨意,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01年,太宗开始接受从明朝的册封成为“朝鲜国王”。正式确立与中国保持到近代的属国关系。 1443年,世宗国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现代中国称为“万历援朝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国王投降,该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是应之子即位,史称高宗,李是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而向清朝求援。于是,6月6日清朝援军在牙山登陆,而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进攻驻朝鲜的清军,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同意放弃朝鲜的宗主权,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同年,日本暗杀了有反日倾向的明成皇后。 1896年高宗在俄国支持下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为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 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 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 1909年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朝鲜和韩国与中国历代王朝的关系?
古朝鲜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 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三国时代 请参见: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关于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日朝韩三国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没有一个可以为各方接受的结论,某一年的微软百科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是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伪造的。 统一新罗时代 请参见: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于676年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此时代被某些朝鲜学者称为南北国时代。 高丽王朝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馀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战,朝鲜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占领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为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立即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城,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和驻朝鲜的清军展开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独立。至此,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在日本的统治之下。1895年日本暗杀有反日倾向的闵妃。 1897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独立,成立大韩帝国,自称皇帝,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从此朝鲜改为韩国。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 日韩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将皇室封为日本贵族,暗杀高宗,强迫朝鲜人改用日语,企图消灭朝鲜民族文化。 ]3·1独立活动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顺宽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3·1独立宣言”,但被日本警察暴力镇压,柳顺宽等学子被杀。史称“3·1独立活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上海沦陷后迁往重庆,成立独立战斗队对日宣战。 现代 [编辑]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为界,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目前美国仍有部分军队驻扎在韩 鲜卑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和朝鲜没关系。 好:12 不好:0 原创:2 非原创:0 醉╃清风 2007-12-15 00:43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韩国/朝鲜以前就是一个国家,是中国的附属国!和过去的吐蕃、满洲、台湾、三翻一样。就是同一个大家族语言的不同而已。 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7世纪中期新罗统一了朝鲜。公元918年,朝鲜国王王建定国号为“高丽”,建都于松岳。1392年,高丽三军都制使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第三十四代王,自称国王,并改国号为朝鲜。 1910年8月,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南半部(1948年底苏军撤出,1949年6月美军撤出),朝鲜从此处于分裂状态。1946年2月8日,朝鲜北半部成立临时人民委员会。1947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成立,1948年8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进行选举,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与朝中方面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1958年,朝鲜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道加入联合国。 朝鲜的分裂,是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共同介入,两大世界阵营的对抗结果。中国的抗美援朝,应该是苏联和中国共同利益驱使下,为了维持朝鲜的分裂的一种做法。于是在南韩压倒性优势的状况下,中国主动派兵增援北朝鲜,后来的和平协议,维持了38线的约定,中政府没有坚持攻占南韩,这个举动也表示了中国也不希望北朝鲜胜利,朝鲜分裂对于中苏来说,是一件好事。 韩国先建国,正式出兵却是北朝鲜在先。另外,重要的一点,中国抗美援朝军队,对抗的不只是美军,主要是韩国军队。就是说当年的抗美援朝实质,是当时中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干涉他国内政。 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后,韩半岛分为韩国/朝鲜两个国家!分别投靠美国和前苏联! 朝鲜的投靠的苏联解体了,朝鲜也衰败了 !韩国在建国后抓住机遇发展起来了朝鲜总共经历过几个朝代?新罗是第一个吗?新罗存在多少年?
朝鲜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朝鲜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太祖嫡次子 朝鲜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太祖嫡五子 朝鲜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太宗嫡四子 朝鲜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世宗嫡长子 朝鲜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文宗嫡子 朝鲜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鲜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世祖嫡次子 朝鲜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睿宗之兄,天顺元年追谥懿敬世子,成化七年追尊)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成宗长子 朝鲜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朝鲜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中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中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宣祖庶次子 朝鲜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仁祖嫡次子 朝鲜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孝宗嫡子 朝鲜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显宗嫡子 朝鲜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肃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肃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李玜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正祖庶次子 朝鲜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嫡子 朝鲜哲宗李昪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之子 朝鲜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之子 朝鲜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高宗嫡长子 懿愍皇太子 李垠1897年-1970年------------ 高宗第三子 朝鲜哀宗 李玖1931年—2005年 ----------- 高宗之孙 折叠皇帝年号 韩高宗 李熙年号:建阳/光武 (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 韩纯宗 李坧年号:隆熙 折叠大事年表 1392年 - 李成桂在开京即位 1393年 - 国号变更为朝鲜 1398年 - 第一次王子之乱(戊寅靖社) 1400年 - 第二次王子之乱 1401年 - 李芳远登基为朝鲜国王 1404年 - 与日本室町幕府建立往来 1419年 - 己亥东征 (应永外寇) 1434年 - 平定女真部落,建立东北边境四郡六镇 1443年 - 开始制订训民正音(1446年公布) 1453年 - 癸酉靖难(世祖篡位) 1469年 - 完成经国大典 1498年 - 戊午士祸 1504年 - 甲子士祸 1510年 - 三浦倭乱 1516年 - 中宗反正 1519年 - 己卯士祸 1545年 - 乙巳士祸 1547年 - 丁未士祸 1551年 - 乙卯倭变 1555年 - 设置备边司 1559年-1562年 - 林巨正之乱(黄海道农民战争) 1575年 - 士林派分裂为东人、西人 1592年-1593年 - 壬辰倭乱 1597年-1598年 - 丁酉再乱 1607年 - 与江户幕府恢复往来 1608年 - 大北派拥立光海君,北人政权开始 1609年 - 朝日通商条约,日本派遣朝鲜通信使 1623年 - 仁祖反正 1627年 - 丁卯胡乱 1636年 -丙子胡乱 1660年 - 礼论事件,西人与南人对立 1683年 - 西人分裂为老论派与少论派 1721年-1722年 - 辛壬士祸。 1784年 - 基督教传入朝鲜。 1791年 - 开始镇压基督教 1796年 - 建设水原城(华城) 1801年 - 大规模镇压基督教 1804年 - 士林派统治终结,开始安东金氏的势道政治 1811年 - 洪景来之乱(平安道农民战争) 1861年 - 金正浩完成朝鲜全图、大东舆地图 1862年 - 壬戌民乱(庆尚道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1863年 - 成立大院君政权 1866年 - 丙寅邪狱。谢尔曼将军号事件。 1873年 - 大院君退位,闵氏干政 1875年 - 江华岛事件 1882年 - 壬午军乱。签订《朝美修好条约》 1884年 - 甲申政変,开化派政变失败 1894年 - 东学党之乱(甲午农民战争),清日战争爆发 1895年 - 日本人暗杀闵妃 1897年 - 李熙称帝,改年号“光武”,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改国名“朝鲜”为“大韩帝国”古代历史上朝鲜第一个朝代喝第一位皇帝是谁
朝鲜历史上没有皇帝,朝鲜自古便是中国的藩属国,因此其君主只能称王,而不能称皇帝。据史料记载,朝鲜的第一个时代是箕子朝鲜,因此,箕子是朝鲜的第一人君主。
望采纳韩国的古代朝代及皇帝
1、古朝鲜(고조선)( 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108年)
据传,神话人物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在韩半岛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王国- 古朝鲜。此后,几个部族由满州南部地区迁移到韩半岛。
2、三国时代(삼국시대)( 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
高句丽(고구려)、百济(백제)、新罗(신라)于一世纪时建国。这期间古代国家的政治体系,宗教(佛教和儒教)和文化得到了发展。国家领袖主要有朱蒙、大武神王、好太王、高藏、尉仇台、文周王、义慈王、法兴王。
3、统一新罗时代(통일신라시대)( 公元676年~公元935年)
新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佛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普及。统一的新罗因贵族争权夺势的内部斗争而衰退,935年归属高丽。
4、高丽王朝(고려왕조)(公元918年~1392)
高丽建于918年。佛教在这一时期被定为国教,给政治和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著名文物有高丽青瓷(청자)和《高丽大藏经》(고려대장경)。高丽时代发明了直指(직지)。 直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属活字本,比古腾堡发明的金属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纪中期后,高丽走向衰退。
高丽王朝领袖主要有:王建、王昭、王治、王㬚、王焘。
5、朝鲜王朝(조선왕조)(1392~1910)
朝鲜王朝建于14世纪末,尊奉儒教为国教,儒教文化对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443年发明了韩文字母。由于日本的侵略(1592年,任辰倭乱)和外国势力的侵略使朝鲜开始走向衰退。国家领袖主要有李成桂、李芳远、李裪、李瑈、李熙等。
6、日本统治时期(일제시대)(1910~1945)
1876年朝鲜王朝被日本强迫打开了门户。1910年日本占领韩国,开始了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被联军打败投降,朝鲜才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
7、大韩民国(대한민국)(1945~至今)
1945年日本向联军投降后撤离韩国。其后韩半岛以北纬38度为界,分为大韩民国与北韩两个国家。韩国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1953年6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2000年历史性的南北韩首脑会谈在北韩的首都平壤召开。
扩展资料:
“朝鲜”一词本为东方古国的国名,高丽王朝开始将本国与“朝鲜”挂钩,并成为其别称。

如高丽后期李承休所作《帝王韵纪》中如此介绍本国:“辽东别有一乾坤,斗与中朝区以分。洪涛万顷围三面,于北有陵连如线。中方千里是朝鲜,江山形胜名敷天。耕田凿井礼义家,华人题作小中华。”明太祖朱元璋赐高丽的诏书中写道:“咨尔高丽国王王颛,世守朝鲜……”。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将所拟国号方案“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选取新国号为“朝鲜”,理由是:“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李成桂遂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钦奉明朝圣旨,定国号为朝鲜。在庄重场合下,朝鲜会冠以上国名号作为全称,如“有明朝鲜国”,《江华条约》以后开始使用“大朝鲜国”作为对欧美日本的正式国号。
朝鲜(76)代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