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打倒孔家店”提出的时间、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打倒孔家店”提出的时间、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1919年的"五四"运动首次提出"打倒孔家店,由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救出孔夫子"的口号。社会背景: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
“打倒孔家店”提出的时间、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1919年的"五四"运动首次提出"打倒孔家店,由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
救出孔夫子"的口号。
社会背景:

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主要内容:
“孔家店”指孔子学说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精神﹑道德﹑文化体系。
新文化运动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于是提出“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口号。
该口号的提出主要源于陈独秀对封建体制使用儒家思想进行八股取士等糟粕而提出。
扩展资料:
五四运动思想文化:
在1919年10月,总统举行秋定祭孔,同时组织了四存学会,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学”为宗旨,1921年更修订了《褒扬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封建礼教。
梁启超和梁漱溟则高唱中国文化优越论,反对学习西方的文化,反对中国革命派,同时抵制马克思主义。
而在五四运动中,反对中华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贞节牌坊”等口号。
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
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
很赞哦!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