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叮叮车历史 叮叮车历史
叮叮车历史
一、什么是叮叮车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每当有20世纪30年代初的街头镜头,总会掠过“叮叮”车的身影,一百年前它曾是大城市里的时髦物。所以,当你置身于香港街头,突然看见一辆“叮叮”车悠哉悠哉地从你面前走过时,会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叮叮”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轨电车之一。因为行驶缓慢,经过之处皆可听见车轴与轨道摩擦发出的“哐当哐当”的声响,而且每当停站,必先发出“叮叮叮”的提示音,所以香港人称之为“叮叮”车。 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描绘都市繁华生活时,常把挤满乘客的“叮叮”车比喻为沙丁鱼罐头。但后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这位有轨电车的元老已经尘封在城市的历史记忆中。但是香港这一座时时尤如跳跃着快节奏音符的城市,却怀旧般地、完好无缺地将这个老古董保留了下来。可见,这个城市的人对“叮叮”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二、香港有哪些历史悠久的经典景点
1、大埔墟火车站
从深圳坐火车到大埔墟,只有四站路。出站后向左前行十分钟,就是大埔墟火车站旧址,现辟为香港铁路博物馆,免费开放,游人还可以进入老火车厢内坐一坐木条长椅,亲身感受一下老电影里的火车风情。
旧大埔墟火车站大楼实际上只有一层平房,1913年由英人所建,却是典型的中华民居风格,歇山屋顶,飞檐彩绘,正门山墙塑有牡丹、喜鹊、佛手、红蝠等,均是中国民间的吉祥图腾。琉璃瓦屋脊上,当中一颗定火珠,左右双鳌挺立,传说有驱邪避火的作用。小小火车站台内,数棵古榕参差旁立,绿叶垂髯,浓荫蔽日,探身向路轨,仿佛一直在聆听老蒸汽火车头由远而近的轰隆呜鸣。
2、都爹利街的煤气灯
都爹利街位于港岛中环置地广场后面,是一条不足五十米长的小街,街的尽头有几十级石阶,花岗岩栏杆上下左右竖立着4盏煤气街灯,昏黄的灯光至今依然照耀着夜凉的石阶。据说这石阶与煤气街灯相伴近百年,不知目睹了多少情侣相偎相依,分分离离的悲喜一刻。人生易老,天难老,当所有的情事已变成往事,只有这老石阶依然守着这几盏最后的煤气灯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3、石板街(砵甸乍街)
石板街的正式名其实是以香港殖民地时代第一任港督(1843-1844)钵甸乍爵士(SirHenryPottinger)命名的。早期的香港,街道依山而建,为防滑多用大块石板高低不平铺成,市民们统称石板街。随着香港填海区扩大,街面改造,当年的石板街也就剩下钵甸乍街这一截了。
好在这地方与兰桂坊、煤气灯都相距不远,步行约十分钟可到达。在到处都是沥青大马路的现代都市,找一个雨天,撑一把油纸伞,着一袭布衣,独自走在这条石板路上,邂逅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那会是一种怎样的《花样年华》
4、天星小轮
听老香港人说,100多年前,天星小轮已开航于港九之间,是当时港岛居民唯一的过海交通工具。直到1970年代,海底隧道通车,过海地铁修成,港岛人才有了更多的出行方式,但草根情怀的天星小轮依然是众多香港升斗小民的选择。
5、叮叮车
叮叮车是港人对电车的俗称。香港电车自1904年投入至今依然正常运行,魅力不减,可谓是“行走香港街头的老古董”。叮叮车采用一票制,成人2元,老人孩童减半,可以从港岛西的坚尼地城一直坐到港岛东的筲箕湾。坐在上层前座,居高临下,80分钟车程以逸待劳,悠闲穿梭在港岛闹市之中,尽览沿途风光,是一种极其适合游客的自助观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