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不惭类似的成语 成语: 大言不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大言不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大言不惭 成语简解编号: 1081
成语: 大言不惭
注音: ㄉㄚˋ |ㄢˊ ㄅㄨˋ ㄘㄢˊ
汉语拼音: dà yán bù cán
参考词语: 不惭大言
反义: 不矜不伐
近义: 大吹大擂, 夸夸其谈, 自吹自擂
释义: 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语出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大言不惭”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大言」是指夸大不实的言论。「大言不惭」指说大话而不觉羞愧。《论语》里记载,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说大话不觉得惭愧,做起来就会变得很困难。南宋的朱熹在为这段文字作注时写到:讲大话而不知羞愧的人,心里必定没有决心要完成它,因此根本不会考量自己能不能做到,要他实践诺言不是很困难吗?后来「大言不惭」就被用来形容人说大话而不觉羞愧。
典源: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朱熹.集注:「大言不惭1>,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2>其能否矣。欲践3>其言,岂不难哉?」 〔注解〕 (1)惭:害臊、难为情。 (2)度:音ㄉㄨㄛˋ,考量。 (3)践:实现、履行。
书证: 01.宋.朱熹《论语集注.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源) 02.《水浒传.第一○一回》:「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谭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03.《封神演义.第二回》:「偶尔夤夜中贼奸计,辄敢在此跃武扬威,大言不惭。不日天兵一到,汝父子死无葬身之地。」 04.《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及至来见他的,他们习著这些大言不惭的话头,见神见鬼,说得活灵活现。」 05.《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县官在远处请了一个道士,风风势势,大言不惭,说雷公是他外甥,电母是他的姪女,四海龙王都是他亲戚朋友。」 06.《红楼梦.第七八回》:「如此你念,我写。不好了,我搥你那肉。谁许你先大言不惭了。」 07.《镜花缘.第一八回》:「不过略略记得几种,他就大言不惭,以为吓人地步。」 08.《三侠五义.第五四回》:「似此行为,非强寇而何?还敢大言不惭,说侠义二字,岂不令人活活羞死,活活笑死!」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人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夸大」的表述上。 【例 句】 <01>论能力他表现平平,可是大言不惭的功夫倒是一流。 <02>老王最喜欢说些大言不惭的话,来吹捧自己的能力。 <03>像他这种大言不惭的人,说话连一点可信度也没有。 <04>他老是爱在聚会场合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 <05>老李平日就喜欢大言不惭,吹起牛来一点都不会脸红。 <06>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这次要不是我出面,生意哪能做得这么顺利? <07>他仗着自己稍懂一点《易》理,便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个「未卜先知」。
辨识: 请参考『辨识1081.html』
形音辨误惭,音ㄘㄢˊ。羞愧。不可写作「渐」。 成语接龙“大”字结尾的成语
夜郎自大
妄自尊大
贪小失大
神通广大
因小失大
为小失大
顾小失大
妄尊自大
妄称尊大
为小妨大
“大”字开头的成语
大器晚成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大发雷霆
大逆不道
大惑不解
大腹便便
大千世界
大刀阔斧

大惊小怪
大名鼎鼎
大智若愚
大同小异
大言不惭
大谬不然
大书特书
大庭广众
大声疾呼
大海捞针
大喜过望
“惭”字结尾的成语
大言不惭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大言不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大言不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大言不惭”分成的单字详解:
大, 言, 不, 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