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最埋怨的並不是對手,而是這位幫過他的人

火烧 2021-09-06 21:05:31 1040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最埋怨的並不是對手,而是這位幫過他的人 在民國時期,要說最搶眼的人物,那非蔣介石與md莫屬。他們二人是當時中國兩個最大黨派的領袖,都代表着一個黨的意志。在一起打完抗日戰爭後,國民黨單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最埋怨的並不是對手,而是這位幫過他的人  

在民國時期,要說最搶眼的人物,那非蔣介石與md莫屬。他們二人是當時中國兩個最大黨派的領袖,都代表着一個黨的意志。在一起打完抗日戰爭後,國民黨單方撕毀在重慶簽訂的“雙十協定”,與我們共產黨發起戰爭,最終邪不勝正,被我黨擊敗,退居臺灣。

在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擁有400多萬軍隊,軍隊數量是中國解放軍的3倍之多,而且國民黨軍在自動化武器以及機動性上都佔有絕對的優勢,關鍵是還有美國的支持。這場在蔣介石看來穩贏的戰爭卻以失敗告終。

蔣介石可以說是各種條件佔盡上風,可最終還是敗了、而且敗的很慘。爲什麼蔣介石在有巨大優勢下丟掉江山呢?這也是蔣介石常常思考的問題。

在蔣介石的日記中,對於他敗退臺灣,他最恨的不是我們共產黨、不是自己某個無能的部下,而是美國。在蔣介石的一篇日記中曾經提到,“此次反動剿匪之失敗並非失敗於共匪而是失敗於俄史,亦非失敗於俄史而是失敗於美馬”而在這裏的俄史指得是當時蘇聯的斯大林,而美馬則指的是美國的馬歇爾。

馬歇爾是美國的五星上將,在美國可以說是功勳彪炳,可蔣介石卻在自己的日記中大罵馬歇爾昏昧無知。主要是因爲當初蔣介石想把中國納入“馬歇爾計劃”,趁着馬歇爾來到中國,蔣介石曾經提到過,這樣的話中國可以獲得美國的經濟援助,開始當時的馬歇爾並沒有通過蔣介石的請求。

1947年1月7日,終於這個可惡的馬歇爾回國了。蔣介石以爲一切即將好轉。但從大洋彼此卻傳來一聲驚雷:馬歇爾居然被任命爲國務卿,跟着就宣佈暫停對蔣介石的軍事援助!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蔣介石把一槍怒火,全部發泄在自己的日記裏,把馬歇爾,刻意寫成了“馬下兒”,瞅瞅這三字,簡直內涵到家了,但也充分說明了,蔣介石對馬歇爾的極端憤怒不滿,可又無可奈何。

在晚年時,蔣介石甚至不允許自己的家人踏入美國的國土。當年,身居美國的宋子文再一次吃飯時因爲進食而窒息,等來到醫院搶救時,早已經去世了。當時得到消息的宋美齡準備從臺灣坐飛機前往美國,準備爲宋子文弔唁。但蔣介石因爲這個原因,就是死活不願意讓宋美齡去美國。

這還不算,在日記裏,後來蔣介石得知馬歇爾中風,及死訊後,便堅定地認爲:這是馬歇爾得到報應了。要不是這個可恨可惱的“馬下兒”,自己也不至於丟掉了大陸,逃到臺灣。可見,蔣介石對馬歇爾的恨,簡直是至死不渝。

雖說蔣介石對美國恨之入骨,但當時在臺灣的國民黨依然需要美國的幫助,因此蔣介石從來沒有在公共場合說過一句抱怨美國的話,也只能在日記中將自己的抱怨一一寫下來吧。

來源:南方歷史網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最埋怨的並不是對手,而是這位幫過他的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