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怎样算合格 什么是静载试验
什么是静载试验
什么是静载试验
附录C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C.0.1 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载入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载入至破坏。
C.0.2 试验载入装置: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载入,千斤顶的载入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
C.0.2.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C-1):
锚桩、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应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1.5倍。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
C.0.2.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C.0.2.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载入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载入反力。
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载入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C.0.3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可用放置于千斤顶上的应力环、应变式压力感测器直接测定,或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试桩沉降一般采用百分表或电子位移计测量。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中等和小直径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位移测试仪表。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应小于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
C.0.5 试桩制作要求
C.0.5.1 试桩顶部一般应予加强,可在桩顶配置加密钢筋网2-3层,或以薄钢板圆筒作成加劲箍与桩顶混凝土浇成一体,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对于预制桩,若桩顶未破损可不另作处理。
C.0.5.2 为安置沉降测点和仪表,试桩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高一致。
C.0.5.3 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或掺入早强剂。
C.0.6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d。
C.0.7 试验载入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载入,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到试桩破坏,然后分级解除安装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可采用多回圈加、解除安装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解除安装到零)。当考虑缩短试验时间,对于工程桩的检验性试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一级荷载。
C.0.8 加解除安装与沉降观测:
C.0.8.1 载入分级:每级载入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C.0.8.2 沉降观测:每级载入后间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
C.0.8.3 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8.4 终止载入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载入: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3)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C.0.8.5 解除安装与解除安装沉降观测:每级解除安装值为每级载入值的2倍。每级解除安装后隔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min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解除安装后隔3-4h再读一次。
C.0.9 试验报告内容及资料整理
C.0.9.4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一般应绘Q-s,s-lgt曲线,以及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
C.0.9.5 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底反力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资料的记录表和绘制桩身轴力分布、侧阻力分布、桩端-阻力荷载、桩端阻力-沉降关系等曲线;
C.0.9.6 按第C.0.10条和第C.0.11条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C.0.10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C.0.10.1 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
C.0.10.2根据沉降量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缓变型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对于大直径桩可取s=0.03-0.06D(D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于细长桩(l/d>80)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
C.0.10.3 根据沉降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因该网不能贴图、表,有些省略)
什么是基础的静载试验?
基础静载试验是在工程桩施工前做的,目的是确定实际的桩端承载力,为桩基设计提供依据。具体做时要在试验桩周围设定4根锚桩,然后在其上搭建工作平台,并依据建筑桩基检测规范规定分级载入,并用仪器测定桩沉降随荷载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的突变判断其实际承载力。
英文翻译:Static Load Testing。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静载试验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载入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载入至破坏。
静载试验是什么?
Static Load Testing。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1 试验目的
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载入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载入至破坏。编辑本段2 试验载入装置
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载入,千斤顶的载入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 2.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C-1): 锚桩、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应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1.5倍。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 2.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 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2.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载入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 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载入反力。 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载入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编辑本段3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
荷载可用放置于千斤顶上的应力环、应变式压力感测器直接测定,或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试桩沉降一般采用百分表或电子位移计测量。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中等和小直径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位移测试仪表。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应小于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编辑本段4 试桩制作要求
4.1 试桩顶部一般应予加强,可在桩顶配置加密钢筋网2-3层,或以薄钢板圆筒作成加劲箍与桩顶混凝土浇成 一体,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对于预制桩,若桩顶未破损可不另作处理。 4.2 为安置沉降测点和仪表,试桩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 高一致。 4.3 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或 掺入早强剂。 4.4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d;对于粉 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d。编辑本段5 试验载入方式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载入,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到试桩破坏,然后分级解除安装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可采用多回圈加、解除安装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解除安装到零)。当考虑缩短试验时间,对于工程桩的检验性试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一级荷载。编辑本段6 加解除安装与沉降观测
6.1 载入分级:每级载入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6.2 沉降观测:每级载入后间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 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 6.3 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 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6.4 终止载入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载入: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3)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6.5 解除安装与解除安装沉降观测:每级解除安装值为每级载入值的2倍。每级解除安装后隔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 后,隔30min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解除安装后隔3-4h再读一次。编辑本段7 试验报告内容及资料整理
7.1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一般应绘Q-s,s-lgt曲线,以及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 7.2 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底反力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资料的记录表和绘制桩身轴力分布、侧阻力分 布、桩端-阻力荷载、桩端阻力-沉降关系等曲线; 7.3 按第C.0.10条和第C.0.11条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编辑本段8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分析确定
8.1 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 8.2根据沉降量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缓变型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对于大直径桩可取 s=0.03-0.06D(D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于细长桩(l/d>80)可取 s=60-80mm对应的荷载; 8.3 根据沉降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静载试验规程
桩基静载检测试验、桩基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规程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上。
什么是桥梁动、静载试验?怎么做?
都是桥梁检测方面的!
动载就是用速度计,也就是所说的重力感测器,当用动载经过时,感测器会记录震动波,
静载就是往桥上加荷,便加边观察,记录,载入到固定荷载看看桥有没有要坏的趋势,载入过程要小心!
什么是静载锚固效能试验
静载锚固效能试验指的是在预应力试件上加置静荷载,检测其锚固器具的稳定性。
步骤:对于先安装锚具、夹具或联结器张拉预应力筋的预应力体系,可直接用试验机或试验台座载入。载入之前必须先将各根预应力钢材的初应力调匀,初应力可取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5%~10%。正确的载入步骤为,按预应力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20%、40%、60%、80%分四级等速载入,载入速度为100mpa/min,达到80%后,持荷1h,再逐步载入至破坏。
专案:
(1)有代表性的若干根预应力钢材与锚具、家夹具或联结器之间在预应力筋达到0.8Fptk时的相对位移△a。
(2)锚具、夹具或联结器若干有代表性的零件之间在预应力筋达到0.8Fptk时的相对位移△b。
(3)试件的实测极限拉力Fapu,得静载锚固效率系数。

【回答】学员lyh_dq,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静载锚固效能试验指的是在预应力试件上加置静荷载,检测其锚固器具的稳定性。预应力就是通过混凝土的黏力传递实现预应力的。 【回答】学员lyh_dq,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静荷载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如装置自重,构件本身自重,水压力,土压力。 预应力试件就是指加设了预应力试件。所有被送检的成品、半成品、胶结体等等都叫试件如:钢筋、合金、木材、塑料、电缆、砖块、钢板、抗渗砼块、抗折砼试件它可以包罗永珍,简单的说你要送检的东西就可以说是试件。不是加置静荷载。 问题所属科目: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在桥梁静载试验中,要求静载试验效率在0.8~1.05之间,为什么?
因为试验系数如果为1,则代表荷载与设计荷载相同,试验结果表征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力学状态,如果桥梁各项指标正常,说明桥梁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是安全的。但通常不可能满足,或者部分构件满足,其它的不满足,所以实验效率为0.8~1.05间
静载试验在基础什么部位规范
0、桩静载试验---对桩承载力的直观检测
1、开挖---把桩挖出来丫
2、砍桩---把太高的桩砍到所需要标高位置,当然低的要接上来
3、桩低应变检测(动测)---对桩身完整性检测
4、浇捣基础垫层---为基础模板施工创造施工面
5、放线---确定基础位置,桩基偏差情况,偏差超过规范要求的请设计院出处理方案。
6、组织桩基验收---请质检站、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方、监理、参加
7、施工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