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迷茫的时候该怎么办 心里不舒服的时候该怎么办?一个人在国外很孤单很无助
心里不舒服的时候该怎么办?一个人在国外很孤单很无助
心里不舒服的时候该怎么办?一个人在国外很孤单很无助
我也在国外,你的感受我很能理解,尤其是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心里会非常的孤单寂寞。可是,后来我总是告诉自己,就当现在的生活是一次流浪的经历,所有流浪的人也都是孤独寂寞的,重要的是要掉整好自己的心态。孤独寂寞别害怕,很多留学生都有忧郁症的,我也有,呵呵,不过现在已经麻木了这种生活。不过你可以没事找朋友聊聊天阿,或者看看书,做做喜欢的事情,譬如去健身阿,或者参加学校的活动什么的。最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总是认为,一般心里承受能力的人不可能在国外待很久的。
为什么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喝一口,啤酒或者可乐会感觉舒服很多
发泄情绪,就像有人心烦就抽烟一样
如果一个人在国外打工没有了音讯该怎么办
请不要犹豫,直接报案,像国家求助,让国家通过大使馆帮你打探
一个人感觉很无助时该怎么办?
当你感觉到无助时也就快过去了
求采纳

一个人在国外留学感觉周围无论是谁都很冷漠该怎么办
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到他乡求学,在适应异域的风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11月,一对留美夫妇在自己所居住的寓所被害,再次引发对留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归结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七类:
一、自我保护意识差
北京时间2001年2月26日晚,日本传出的一条消息震惊国人:就读于立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三年级的留日学生刘苏秦在宿舍附近遇害。据警方调查,发现死者的颈部有被绳子勒过的痕迹,旁边倒着一辆自行车。经确认,现场发现的自行车是遇害者刘苏秦本人平常骑的。
这是继韩颖去年不幸遇害事件之后又有一名富有才华的女留学生遇害的案例,让在日本的中国人深感震惊和感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去年韩颖遇难前一周一个人骑自行车出门的时候就被一陌生男子追赶,当时她的朋友就劝她不要晚上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还是坐公共电车比较安全,但韩颖没有在意,只是笑着说“白花一笔电车费不合算”。
专家提示:单身女性成为歹徒袭击的对象是各国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独处异域他乡的女留学生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与陌生人有过深接触,独处时尽量注意环境是否安全,不要太晚回家,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
二、人为凶险
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凌晨,来自中国福建省的一对夫妇在寓所内遇害。据《侨报》报道,被杀害的博士生杨建青原来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硕士生,到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前转到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继续攻读学位。
近两年来中国留学生在外遭遇不幸事件屡有发生:2000年5月29日,就读于美国奥本大学的湖北籍夫妇陈常青、吴仪被乱刀砍死;2001年2月4日,就读于基辅语言大学预备系的江苏女留学生陈娣娣在乌克兰基辅遭枪杀;2001年3月18日,两名19岁留学生在爱尔兰被害,尸体被烧焦。
专家提示:万一发生意外则首先要与中国驻当地外交机构联系,请求帮助;二是与当地中国留学生组织联系,请求当地华人媒体多方呼吁,包括在网上发出呼吁;三是尽量请律师,可以通过当地法学院的教师或者学生找到免费律师;四是提出高额民事赔偿;五是按国际惯例办理保险。
三、中介欺诈
2000年8月,一些苏州市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的学生从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得到了塞浦路斯CTL学院的留学信息,在缴纳了报名费、学费、中介费等多项费用(总计约12万人民币)后,2000年10月份,12名苏州学生怀揣着对国外留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塞浦路斯的国土,然而,他们接下来的所见所闻让人无法想像他们来到了一所国际知名学院。
CTL学院位于塞浦路斯利马索市一个人口稀少、没有商业气氛的镇上,学校用房相当“节省”:一幢4层楼商场的3至4层。该学院凭借十多间10平方米的房间以及7名教师大张旗鼓地招收了100多名留学生,而中国学生占了90%。学生的学习时间都为半天,平均每月只上两星期课,对中国学生来说,在这里上课真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外方承诺的可以让学生变相打工却是打工机会少之又少。在上述情况下,很多中国学生在半年的时间内就花掉了带来的计划一年的生活费,多在5000美元以上,更让学生震惊的是,今年7月十多位苏州学生从有关方面得知,CTL学院文凭别说国际认可,就连塞浦路斯本国教育部都不承认,所谓的CTL学院彻头彻尾就是人们俗称的“野鸡大学”。早就对该学院教育质量及管理方式心存疑虑的苏州学生顿时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纷纷要求返回国内,今年8月前后12名学生中先后有9名学生回到了苏州。
专家提示:选择中介一定要慎重,必须查看对方是否具有办理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的合法资质。许多中介在办理业务之前说得天花乱坠,必须与它签订缜密谨严的合同以防止事后连索赔的机会都没有。
四、遭遇欺生
去年11月3日清晨4:00,就读于日本福冈电脑教育学院的张晓冬像往常一样去送报。在福冈市博多区天代新博多住宅楼三幢门口,他遇见一位年近四十、浓妆艳抹的胖女人,两人同时走进电梯,女人的头莫名其妙地靠向张晓冬的肩膀。张晓冬以为她是醉了,怕她摔倒,同时也怕有失体统,用手扶住她的胳膊,把她慢慢地顶了回去。谁知道当天,电梯里遇到的那个叫高松的女人控告张晓冬对她性骚扰。张晓冬被推上了法庭。庭审中高松漏洞百出,例如她在遭受侮辱后为何不去警署直接报案,而要先去报社了解了被告的底细之后再去报案?一个初来乍到孤立无援的外国青年,既不了解日本的法律,也难以得到社会的同情,原告是否在有意利用这一点?可惜法官很少注意这些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被讹诈“碰瓷”的确很窝火,但这是初到异域的留学生都应该提防的。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当然,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诉诸法律也是可以考虑的,尽管麻烦,但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五、交友不慎
2001年9月26日,日本警视厅国际搜查课以强盗杀人罪逮捕了中国留学生李扬名(21岁)和王帅(22岁),他们两人涉嫌在6月26日杀死中国留学生程岩(22岁),并夺走她的银行卡和戒指。
王帅、李扬名和程岩据说是在东北老乡等聚会喝酒时相识的,李扬名和王帅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生活比较窘迫。他们听说她在横滨的一家按摩店里打工,估计她一定很有钱,于是王帅起了歹念,他找来李扬名一起商量想抢劫程岩。他们于6月26日一起来到了程岩的家里,程岩一看是两个朋友来了,也没多加防备,就让他们进了屋。没想到以后两个人变了脸,他们逼问出了程岩的银行号码,然后一个人看住程岩,一个人去银行取出了程岩的50万日元存款。他们得手后又杀人灭口。
2000年9月22日,筑波大学许昕被同学薛松杀害;2001年2月26日,立正大学刘苏秦在江南町被同学韩某杀害;2001年6月26日,专门学校女留学生程岩被朋友李扬名、王帅杀害。2001年11月7日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中国女博士生郭常颖(30岁),被日本情人佐藤博史绞杀。4起均为“朋友”所为,残酷的现实告诉远在异国的女留学生们,在交友时要慎之又慎。
专家提示: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慎重,品行好是最重要的标准,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六、不守规矩
在新西兰,没有驾车执照或驾车经验的亚洲学生,开豪华汽车在路上乱闯的情况日益严重。两名到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被驱逐出境。
移民厅发言人说,当局正考虑驱逐一名17岁的中国学生,因为这名没有驾车执照的中国学生不顾警方屡次警告而继续驾车。移民厅考虑驱逐出境的另外一名中国学生,现年22岁,他只持有中国的驾车执照,但几乎没有在新西兰路上开车的经验。
新西兰汽车公会的克赖斯特彻奇分会发言人麦克布雷亚迪说,该地区的亚洲学生遇车祸死亡,都是因开快车出事所致。他说,最近警方在一个检查站截查到有六人开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比规定的速度限制多了一倍。这六人中有三名是亚洲学生。
专家提示:遵守当地基本的法律法规是入乡随俗的底线。因为出格的行为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实在是不值当的。
七、突发事件
目前,出国留学的群体大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历。由于国际上动荡不安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出国求学者来说,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安全问题和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培养。
在国外如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在国外,常见的事故多为交通事故、财物遗失、生病等,此外还有种族骚乱、政变、国际恐怖活动等。留学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事情更趋恶化。一般来说,遭遇此类事件,一要沉着冷静,二要及时寻求援助。留学生平时应了解学校的紧急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居住地附近的报警电话号码、当地中国使领馆的电话号码等。如果遭遇的事故较为严重,留学生应尽快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联系,以请求帮助,同时报当地有关机构要求给予必要的调查或协助。
专家提示:这里提醒每一位留学生,护照是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证件,在寻求帮助时一般需要出示,因此必须妥善保管。最好将护照的复印件保留一份在国内亲人处,以便万一遗失时可以提供备查的证据
当一个人在微信上发现你不舒服的时候马上发信息关心这说明?
说明对方是紧张你的
不过这个只能说任何一个朋友都会做
彼此的关系的进展还需要现实中的交往才可以
一个身体舒服,心里不舒服的单位,和一个身体比较辛苦,但心里很舒服的单位,会选哪个?为什么?
既然无法分辨,不如看待遇。如果身体舒服那个高,让心理不舒服的环境是可以适应和改善的,也许你坚持一段时间。努力一下,心里不舒服的现状就改变了呢,具体看情况。比如新到一个环境或者人际关系,这些是熟悉以后可以改变的;身体辛苦的强度太高也不好,太累会影响心情,而且对健康不好,现在身体很重要呀,心理的话只要自己开朗疏通,转移坏心情,不严重的话是可以接受的呀。
独自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很无助怎么办?
无助也要坚持啊 虽然心里很苦 但你必须坚持 然后认识一些朋友过后你就会好的 要知道人的一生当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走
留学中心:一个人在国外时该怎样消除孤独感
孤独,并非指单独生活或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也许并不
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真
正的孤独是那种貌和神离,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当然,每
一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消除孤独感。那么,
如何才能消除孤独感呢?
一、克服自卑。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
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
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其实,人与人之间不可相比,每个人都
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所以,一个人只要自
信一点,就会钻出自织的茧,从而克服孤独。
二、多与外界交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
观上与外界交流造成困难,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
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可翻翻旧日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
,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写信、挂个电话或请几个朋友吃顿
饭、聚一聚。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感到孤独
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并能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三、“忘我”地与人交往。与人们相处时感到孤独,有时会
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
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
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热烈的
气氛中会倍加感到孤独。因此,在与他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
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
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
四、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
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如有些人遇到
挫折,心绪不好,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常常会跑到江边或空
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
五、确立人生目标。现代人越来越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
害怕在不幸时孤独、孤立无援,害怕自己不被人尊重或理解,这
种由激烈社会竞争导致的内心耐心恐慌,无疑使一些人越怕越孤
独,心灵也越弱。那么要克服这种恐慌与脆弱,必须为自己确立
一些人生目标,培养和选择一些兴趣与爱好,一个人活着有所爱
,有追求,就不怕寂寞,也不会感到孤独。
一个人在很无助的时候,很糟的时间,事情很烦,该怎么处理该怎么让自己坚强起来?
我也有同感,一个人的确很无助,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会一个人生活,因为每个人都会离我们而去,我们要在别人都离开的时候依然坚强,不要去在乎别人说什么,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眼光,你就是你,坚强的自己,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什么都可以做的好,不能让自己先气馁,尽力而为就好,即使解决不了问题,你也努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