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后面是什么 俗话说“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古人的观点你赞同吗?
俗话说“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古人的观点你赞同吗?
说起老年人,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广场上那些打太极,练拳,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但无一例外,许许多多的老年人们都越来越有精神,这也是时代在进步的一种表现,可以说老人们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财富之一。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年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当然会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他们脑子中所蕴含的财富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每一个老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智者。
在古代医疗水平还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活到50岁就已经算是老人了,甚至还有过一个昏庸的君主立过一个十分荒唐的规矩,这个规矩叫做瓦罐坟。
他规定一个人如果超过50岁就要在一个形似瓦罐的坟中度过,罐子口开始并不是封着的,儿女每过一日就来送一次饭,每送一次饭,就要在瓦罐口一块砖,直到后来活活将老人埋于墓中。
为什么要立这个规矩呢?因为在当时认为老人过了50岁就没有劳动能力了,对于一个游牧民族来说,老人们完全就是累赘,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了老人的珍贵性,才废除了这一规矩。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于老人们是十分敬重的,我国许许多多的习俗也都强调着这一点,例如尊老爱幼的礼仪,而且还有着这样一句俗语流传,来告诉我们老人们在这些年龄段不该做什么,这句俗语就是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首先是前半句六十不栽树,相信大家也都听过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就是说如果一棵树想要长成,那么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十年的光阴,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是十分漫长的。
我说在这个年纪还想栽树,并且结果,那么可能自己就见不到了,而且栽树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体力活,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不方便。所以说在60岁不应该做这种体力劳动。
而七十不做衣字面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70岁的老人,已经不适合去做针线活了,在这个年纪老人们已经老眼昏花,在做针线活的时候也都十分吃力,更不应该去做针线活,但是如果说70岁还在做针线活,侧面意思不就是说还在为儿女们操心吗?
其实这下半句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对于老人们,我们要及时行孝道,不要让我们的老人在如此高龄我在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操心。
两句俗语放在一起看,其实真正的意义不是告诫老人们去做什么,而是告诉我们要尊重老人,其实对自己的长辈行使孝道,不要让自己追悔莫及,因为时间很快,有时候一眨眼就过去了。不知道各位读者又知道些什么关于行使孝道的俗语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并与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