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简介资料大全 协会的发展历史资料
协会的发展历史资料
1.社团联合会的历史资料
学生社团联合会这个机构的名字是经过一定演变形成的,原来曾被称为“社团管理中心”,或者是学生会的下属机构,叫做“社团部”。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学里,学生社团联合会与校学生会属同级部门。
编辑本段社联职能
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职能包括: 1.管理社团相关事务(如社团招新、社团注册、社团财务、社团活动场地批准等)。 2.为社团提供必要服务(包括帮助社团组织机构建设、帮助维持社团之间的联系等等)。 3.建立并维护学生社团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的联系、组织全校性社团活动等。 4.社团联合会自身的工作(如宣传部负责自己活动情况宣传、社团活动宣传,办公室总体把握自身纳新等)。
编辑本段机构组成
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基本下属机构有:办公室、策划部、宣传部、监督管理部、考评部、外联部、财务部、新闻采编部、公关部。不同的学校还会设立不同的一些部门,如网络部、媒体部等。 社团联合会一般为主席,副主席,各部部长,委员,干事的层层管理组织。 各部门之间平行级别关系。一般的,每个部门基本设置职务为正、副部长各一名,委员5名左右,干事若干。 社团联合会每年秋季开学,一般纳新。并一般在每年期末换届选举新各部组织人员。
编辑本段社联作用
每年各大高校的社团招新、社团文化节、社团展演等活动都是由社团联合会策划并组织的,旨在通过整合社团活动资源,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编辑本段综合介绍
社团联合会(Students' Association Union)在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管理社团工作、服务社团发展的学生组织,旗下管辖着涵盖文学学术、实践服务、艺术文化、爱好兴趣、体育运动等功能丰富、类型兼备的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它以充分调动众多社团及其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展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作为青年自组织,学生社团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广阔平台,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构建“一体两翼”学校团建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青年、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和传承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目前,能否建设好高校的社团已经成为一个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生社团遍布全国高校校园的各个角落,扮演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引领校园文化时尚的重要角色。 社团联合会扮演着对各社团服务和管理的双重角色,对学生社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团联合会的历史资料
学生社团联合会这个机构的名字是经过一定演变形成的,原来曾被称为“社团管理中心”,或者是学生会的下属机构,叫做“社团部”。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学里,学生社团联合会与校学生会属同级部门。 编辑本段社联职能 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职能包括: 1.管理社团相关事务(如社团招新、社团注册、社团财务、社团活动场地批准等)。
2.为社团提供必要服务(包括帮助社团组织机构建设、帮助维持社团之间的联系等等)。 3.建立并维护学生社团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的联系、组织全校性社团活动等。
4.社团联合会自身的工作(如宣传部负责自己活动情况宣传、社团活动宣传,办公室总体把握自身纳新等)。 编辑本段机构组成 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基本下属机构有:办公室、策划部、宣传部、监督管理部、考评部、外联部、财务部、新闻采编部、公关部。
不同的学校还会设立不同的一些部门,如网络部、媒体部等。 社团联合会一般为主席,副主席,各部部长,委员,干事的层层管理组织。
各部门之间平行级别关系。一般的,每个部门基本设置职务为正、副部长各一名,委员5名左右,干事若干。
社团联合会每年秋季开学,一般纳新。并一般在每年期末换届选举新各部组织人员。
编辑本段社联作用 每年各大高校的社团招新、社团文化节、社团展演等活动都是由社团联合会策划并组织的,旨在通过整合社团活动资源,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编辑本段综合介绍 社团联合会(Students' Association Union)在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管理社团工作、服务社团发展的学生组织,旗下管辖着涵盖文学学术、实践服务、艺术文化、爱好兴趣、体育运动等功能丰富、类型兼备的各类学生社团组织。
它以充分调动众多社团及其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展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作为青年自组织,学生社团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广阔平台,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构建“一体两翼”学校团建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青年、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和传承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目前,能否建设好高校的社团已经成为一个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之一。
学生社团遍布全国高校校园的各个角落,扮演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引领校园文化时尚的重要角色。 社团联合会扮演着对各社团服务和管理的双重角色,对学生社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中国标准化协会的发展历史
中国标准化协会 是我国唯一的标准化专业协会,接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的领导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的业务指导,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要成员。成立20余年来已从多方位向社会提供了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咨询等服务,与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日本规格学会(JSA)等发达国家标准化组织进行长期交流与合作。
中国标协日常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处下设:行政办公室(含人事部)、技术发展部、标样工作部、教育培训部等部门。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虽然满足了生产、检验、贸易等的基本需要,但各专业龙头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优势没能利用标准体现,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的修改工作,为了体现龙头企业产品在质量、技术、性能、服务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发挥高水准技术标准促进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作用,经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中国标准化协会特开展制定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简称:CAS标准)为各专业领域龙头企业提供展现其质量领先的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其特殊的需求。
中国标准化协会 成立于1978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多方位从事标准化学术研究、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技术交流、编辑出版、在线网站、咨询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业务的综合性社会团体,同许多国际、地区或国家的标准化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 1999年12月,中国标准化协会产生第五届理事会,由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地方、企业等方面的官员、专家 、学者和企业家组成,其中,国务院有关部门理事占17%,行业专家理事占11%,技术监督局系统理事占15%,地方标准化协会理事占20%,企业团体理事占37%。新一届中国标协理事会的构成,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标准化工作改革和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标准化协会 现有个人会员30000余人,团体会员400余家;下设六个专业标准化分会。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标准化协会。
4.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发展历史
2012年02月15日,筹备多年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成立大会。原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安青松担任该协会秘书长。
2012年02月15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挂牌仪式在京正式举行,这也意味着承载着全体上市公司重托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将正式起航。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于2012年2月15日成立,发起人会员228家,理事会成员249名、常务理事会成员119名(其中非会员常务理事24名),监事会成员34名(其中非会员监事1名)。现任会长王建宙先生,执行副会长姚峰先生。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发展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党中央为团结科技工作者,为新中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邀请科技界派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批准由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等4个科学团体共同发起,筹备召开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1949年7月,科代会筹备会议在北平召开,选出正式代表15人和候补代表2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8月,科代会在北京举行,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推举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全国科联主席、林学家梁希为全国科普主席。
1958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正式成立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统一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0年来,中国科协先后召开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朱光亚曾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光召为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韩启德为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1月,全国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组成单位。目前,中国科协是国家科教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有科协界委员44名。
6.世界华人协会的发展历史
一个非政治、非宗派的国际组织。集世界各领域(商业、书画、文化、医学、武术、动漫、音乐等)名人于一堂。协会以“和平、友爱、发展、共赢”为宗旨,起到了凝聚世界5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力量、弘扬中华文明的作用。会址设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288号英皇集团中心。
创始人程万琦等奔走各国各地,深入讨论,交换意见,经10余年的酝酿和筹备,于1992年8月28日在香港召开世界华人协会成立及首届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华侨、华人代表与会。主席团由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美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组成。首任会长程万琦。1997年7月第2届会员代表大会于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心议题是:传扬世界大同精神,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创造和平友好的国际社会;参与所在国的活动,争取政治地位,融入主流社会。会议还讨论如何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华人在所在国的地位、增进工商业交流及如何聚集华人力量等。大会由会长程万琦主持,世界华人协会美国分会会长黄振华在开幕典礼上致词。
协会成立20年来,积极推动华人华侨与大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到目前为止,已促成世界各国华商经济合作数百亿美元,牵线搭桥到大陆内地成功办的外资、合资企业达5000多家,组织全球性商贸活动数百次,其中包括“台湾大陆海峡两岸经贸洽谈会”、“世界华商领袖年会”、“世界华人小姐选美大赛”、“2008人文奥运香港行大型活动”、“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美国华商大陆投资代表团”、“全国民营企业高峰论坛”及名人画展等,并创办及组织了多届“世界杰出华人奖”,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促进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得到了中央及地方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世界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7.浙江省作家协会的发展历史
1958年5月8日,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分会筹备委员会成立,方令孺为筹委会主任,夏承焘、蒋祖怡、许钦文为副主任。此前,浙江有中国作协上海分会浙江会员小组,1957年5月也曾酝酿成立浙江省文学工作者协会筹备委员会。
1961年7月,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分会正式成立,常设机构隶属于省文联。
1964年10月,浙江省作协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放参加农村“四清”运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省作协活动停止。
1979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恢复工作,编制和常设机构仍在省文联内。
1987年元旦,经中共浙江省委批准,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建制独立。浙江省编制委员会核定浙江省作协常设机构编制30名。
1989年2月,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建立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党组。
1991年7月,中国作协浙江分会更名为浙江省作家协会。

2008年5月7日~10日,浙江省作家协会举行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3年7月1日~2日,浙江省作家协会举行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省各地的392名代表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