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条约对比表格 围绕秦朝历史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围绕秦朝历史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的许多措施对
(1)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2)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肖鹏制作的这张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3)秦始皇为了发展经济,统一了货币,将六国的钱币统一为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4)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本问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故答案为:(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御史大夫;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4)秦的暴政;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2.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秦朝建立
(1)结合所学可知,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是燕国,最南面的是楚国,最西面的是秦国,最东面的是齐国,中间是晋国分裂出北至南依次是赵国、魏国、韩国. (2)根据材料信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可知秦始皇认为是分封制造成天下混战不休,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3)材料“诸侯尽西来”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根据所学可知,指出了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统一六国.公元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按军功授予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故答案为:(1)东:齐国;南:楚国.(2)分封制;西周.(3)商鞅变法;按军功授予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3.秦朝历史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 材料三:秦
(1)临洮;灵渠。
(2)涿郡;余杭;长安。
(3)郡县制度;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利于唐诗的繁荣。汉朝有“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唐朝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元之治)”。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