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象翻译的意义 历史类意象
历史类意象
一、下面哪个意象属于历史类意象(A.金陵
下面(文化)意象属于历史类意象。
扩展:概念: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有关。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寓言、文艺作品中,慢慢的它们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
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而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文化传说、历史传统、价值取向不同,文化意象也会不同。
出处: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所以,翻译时对此不加以处理很容易造成文化意向的失落或歪曲。
“意”概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志、情义、旨趣等心理内涵,表现与艺术作品,则指其思想含义、清理内容、精神境界。“象”来自于物,又不是单纯的物。
他是从具体的大象形象概括而来,不仅成为形象与想象的共名,而且几点了具象思维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意象”一词的连用,最早出自与《周易·系辞》:“立象以尽意”。
王充《论衡·乱龙篇》又提出“立意于象”。物象情化即为意。
意象浑然一体,展示的正是意与象的辩证统一。意象的创造是有关的感受与知觉的经验(象)在头脑中的重现、重组、概括和提升,最终达到艺术的境界(意)。

“意象”这一概念,原本就是中华文化的特有产物,与西方意象派诗人庞德所称的“意象”(image)显然不同。供参考。
二、【我国古代传统意象及其内涵有哪些
我国古代传统意象及其内涵1、树木类树:事业 坎坷 顺利黄叶:凋零 成熟 迟暮 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 旺盛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竹:气节 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杨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2、花草类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 失意 挫折 惜春 留恋 追怀菊、荷花:脱俗 高洁 爱情深长梅:傲雪 坚强 不出不饶 逆境兰:高洁 美好禾黍:黍离之悲 今衰昔盛草:生命力强 希望 生生不息 荒凉 偏僻 离恨 地位卑微3、动物类杜鹃:悲惨 凄恻 离别 感伤 凄厉鱼:自由 暇意鸿鸥:理想 追求(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鹰:刚劲 自由 搏击 成功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衰败乌鸦:小人 俗克 庸夫沙鸥:飘零 伤感蝉:高洁4、风霜雨雪日月类海:辽阔 力量 深渊 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计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的教化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东风:春天 美好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浮云:游子 漂泊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天晴:欢愉 光阴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破晓:初现 希望深夜:愁思 怀旧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身或事物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5、器物类玉:高洁 脱俗珍珠:美丽 无暇冠:官位 名望6、颜色类白:纯洁 无暇 丧事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绿:希望 活力 和平蓝:高雅 忧郁黄:温暖 平和紫:高贵 神秘黑:黑暗 绝望 时局动荡 庄重 神秘 怀念7、其他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朴美好 安逸古迹:明志 昔盛今衰 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三、求几个中国古代意向
没太明白你要问什么?哪方面的?? 下面是关于古代诗歌的: 诗姿妖娆 太离谱了,太破格了。
太逍遥了,太超脱了。 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诗人生活的时代,必然是崇尚人性和尊严的时代;诗人生活的空间,必然也是提倡宽松和自由的空间。
中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的诗词也同样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诗词三百首》也不例外。她对钦定的东西向来就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
据说康熙钦定的诗律词谱,执行得最好的是他的孙子乾隆,作过万余首御制诗词,然而这么“宝贵”的东西,早已被平民百姓和着五谷杂粮消化得一干二净,岂不可惜?《诗词三百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诗,作出了自己想作的词,本无意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而已。释放也罢,发泄也罢,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何不可?(雪松) 好诗多磨 天下大众,和而不同。
童年读之,童心不平。 壮年读之,壮志豪情。
老年读之,老泪纵横。 《诗词三百首》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
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过去,她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一种载体;现在,她是一种主流,一种方向,一面旗帜;将来,她会变成一段回忆,一段历史,一个标志。
诗心永驻 至柔动刚,至静德方。 得主有常,万物化光。
在你的神韵中,我们获得了永恒;在你的圣律中,我们拥有了完美。你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暗香、疏影》浅吟低唱;《日、月、星、辰》交相辉映;《风、霜、雨、雪》含情脉脉;《兰、梅、竹、菊》嘲世讥俗;《诗、词、歌、赋》神采飞扬……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终生难以抹灭的印象。
(徐晓东论《诗词三百首》) 诗野开阔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水流行险,不失其信。
《诗词三百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蓝天、大地、高山、大海。因为你象蓝天一样胸怀宽广;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象高山一样坚韧不拨;象大海一样吸纳百川。
(翟奉勤) 诗境高远 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如果把《诗词三百首》比作大海,那么其他各流派的诗则是缥缈在海平面上的一层雾,尽管雾有着迷人的风姿,有着如梦如幻的意境。但大海自有她汹涌澎湃、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壮观。
(马先华) 诗出有名 天上情怀,人间至爱。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诗词三百首》既是一部鸿篇巨著的高度概括,又是一部盛世经典的精确简化。几乎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曾经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她毫无质疑地告诉人们:“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的时代己经一去不返! (巍昆仑) 诗路遥遥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艰贞无咎,勿失其孚。
《满江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剪梅》多少年来争相传阅;《渔、樵、耕、读》翻山越岭,不胫而走;《诗、情、画、意》漂洋过海,不翼而飞;书屋因《大雁歌》而生辉,闺房因《荷花图》而升华……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诗词三百首》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历史的公正评价。 (沈丹诚) 诗梦沉沉 尊位大中,而上下应。
刚健文明,时以元亨。 我们需要空气!我们需要阳光!我们更需要《诗词三百首》!每一次读到她,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过去,我们为之陶醉不醒;现在,我们为之流连忘返;将来,我们也会为之永远记住一个时代!永远记住一个时代的真正英雄! (李光祖) 诗香浓浓 行而未成,君子弗用。
进退存亡,不失其正。 打开《诗词三百首》,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这股气息来自高山、来自大海;来自天涯、来自海角;载满芬芳、载满激情;上下澎湃,纵横驰骋;沁人肺腑、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金来基) 诗海泛舟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 画家戴熙说过:“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
《诗词三百首》记录的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描绘的是一种世所罕见的人生感悟。许多历史画面因为有了这些题诗,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个别画面甚至价值连城,这些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铁林) 诗气正旺 飞龙在天,位乎天德。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诗词三百首》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 (王金忠) 惜诗如金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旧的两千年过去了,《诗词三百首》为我们留住了旧世纪的最后一道美丽的晚霞;新的两千年开始了,《诗词三百首》又为我们带来了新世纪的最初一缕迷人的晨曦。
(史慈) 诗性天成 益地而巽,日进无疆。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白玉先生的《天性、人性、个性》,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诗词三百首》理解。作者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到了宋元明清文人在理性的背后,普遍存在的酸性和奴性。
这数百年来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这种心性在极端压抑之下的释放。唯独大唐,是一个允许人的个性自由张扬的时代,。
四、我国古代传统意象及其内涵有哪些
我国古代传统意象及其内涵
1、树木类
树:事业 坎坷 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旺盛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杨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挫折 惜春 留恋 追怀
菊、荷花:脱俗 高洁 爱情深长
梅:傲雪 坚强 不出不饶 逆境
兰:高洁 美好
禾黍:黍离之悲 今衰昔盛
草:生命力强 希望 生生不息 荒凉 偏僻 离恨 地位卑微
3、动物类
杜鹃:悲惨 凄恻 离别 感伤 凄厉
鱼:自由 暇意
鸿鸥:理想 追求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鹰:刚劲 自由 搏击 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衰败
乌鸦:小人 俗克 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
蝉:高洁
4、风霜雨雪日月类
海:辽阔 力量 深渊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计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浮云:游子 漂泊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阴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破晓:初现 希望
深夜:愁思 怀旧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身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5、器物类
玉:高洁 脱俗
珍珠:美丽 无暇
冠:官位 名望
6、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时局动荡 庄重 神秘 怀念
7、其他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朴美好 安逸
古迹:明志 昔盛今衰 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五、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常见意象示例
树木类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桐:凄苦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水云类: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漂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器物类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暇
其他类:
古人:明志、自省、鞭鞑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或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六、试析艾青诗作的意象特点和历史地位
是吗? ..我语文笔记没带,大概说咯.. 呀,我找到咯 引言 诗歌的构思是以意象为基本单位,现实生活只有经过意象的桥梁,才能转化为诗的形象。
“艾青的诗歌在新诗史上是至今尚未被逾越的一座高峰”(现代文学博导黄曼君先生语)。艾青之所以在新文学上取得如此高的地位,并跻身于世界优秀诗人行列的崇高地位,主要归功于在其诗歌中追逐独特而又美好意象,从而创作出一首首不朽的诗作。
下面,掘文希望从几个方面对艾青诗歌意象的营构艺术进行粗略的研究,以揭示艾青诗歌的精华所在。 一、艾青诗歌营造的意象种类 艾青在诗歌创作中构造了以下种类的意象,形成其丰富的意象群落。
描述性意象。艾青诗歌描述性意象在诗中表现为诗人的心意情思渗透事象,物象,而事象,物象直射出诗人的心意情思,该类意象大多意在象表,比较外露。
在我国古代,许多抒情小诗是由纯描述性意象构成。刘长卿的《逢雪宿英菩山主人》有“白暮苍山下,天寒白屋贫。
东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卢伦的《和张仆射塞下曲》有“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人之情全寄在具体的描绘意象之中,从行为和物象中以抒其对人物的褒贬之意。
艾青借鉴古人,古为今用,描述性意象是其诗歌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意象种类之一,不少诗作就是由纯描述性意象构成,《驴子》主要由描述性意象构成。“你披满沙土的身体/干毛剥落的身体/拖着那/无终止地奔走在原野上的/人们可怜的什物;/你下垂的耳朵/无力的耳朵/听惯了/由轮轴传向空阔去的悲哀的嘶叫;/灰色的眼瞳/映照着/北方的广漠的土地上的/不平坦的荒凉的道路;/你倦怠,你辛苦,你孤独/在这永远被风砂罩着的土地上/驴子啊,/你是北国人民最亲切的朋友,”这首诗是写北方常见而又卑微的驴子,没有任何豪壮的语言,也没有象征的暗示,也没有使用比喻,夸张,变形,借代等技法,而是采用平易,质朴,流畅的语言和直接的叙述语言刻画了驴子的形象。
驴子的整体意象是由驴子身体各部分的单个意象构成,并由土地意象烘托,每个意象前面都采用表示形状,神态等描述性的形容词进行描绘。“干毛剥落的身体”,“可怜的什物”,“下垂的耳朵”,“小小的脚蹄”等肢解了驴子这一形象,然后又由这些意象合成这一形象。
除了在抒情诗中,在艾青叙事诗中,直接描述的意象所占的比例就更大,在此不用多加例证。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描述性意象的采用达到非常成功的地步。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想了你:/你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扉,/你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大理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你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灶火之后,/在你拍去围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置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儿子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掐死之生,/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这两段在全诗的地位最为重要也是写得最为优美之处。它们既是对身世凄凉的大堰河的具体化的悲感,也是诗人对大堰河"恋母情结"的具体化的抒发。
几个感兴的描述性意象,分别以坟墓,瓦扉,荒园,石椅,火灶,围裙,酱碗,虱子,鸡蛋等一系列物象的直观表现以烘托对大堰河悲惨身世的怀念和她对女子所给予的关怀的感激之情。 艾青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描述性意象构成了他诗歌散文美的艺术风格。
许多诗歌大量使用描述性单个意象对中心意象或主要意象进行铺张描绘,构成了其酣畅排比的语势,同时也造成了其诗在语言排列上语句很长的特点。同时,大量使用描述性意象,使诗歌能对某事物加以较详细的解说,这同叙事文学有相似之得,也导致了他朴素,明朗,不刻意追求含蓄的诗风。
这些特征是艾青散文美的基本要求。当然,描述性意象也给其诗歌创作带来消极因素。
描述性意象过多造成其诗歌不少失掉诗意,空灵不足而臃肿外露有余,诗歌的跳跃性,弹性差等弊端。 比喻性意象。
所谓比喻性意象是指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创造的意象。它是以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为基础,是同某种事物,理念或情感具有相似之处。
在艾青诗歌中,比喻性意象可以用来个摹状人和事物,如“域外诗”《维也纳》“斯河谷的两岸/是连绵雄伟的大山/每架大山象城堡似的庄严/山上的云杉是千万支宝剑象披着甲宵的卫队/整齐威武,戒备森严//群山环抱的盆地/是一个绿色的摇篮/美丽的维也纳/是个传说中的公主/躺在温柔的怀抱里。”诗意的滥出,归功于出色的比喻性意象的使用。
本体意象“大山”,“云杉”,“盆地”,“维也纳”,分别用“象”,“是”等系词连接着喻体意象“城堡”,“宝剑”,“卫队”,“摇篮”,“公主”,使维也纳的既威武雄壮又温柔美丽的性格跃然纸上。 除了摹状人和事物外,比喻性意象在诗歌中最突出的作用还在于化抽象为具体,把不具形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思绪,品格,。
七、中国古代诗词有哪些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
八、中国古代诗词有哪些常见的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 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 “西楼”也是送别之所。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 ,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 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 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 “丁香 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 时依依难舍之情, “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 的积淀。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 、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 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 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 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 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 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
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 ” 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 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 “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 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 ”写出了 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 “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 ” 的惆怅。
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 、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燕子:爱情的象征,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 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四、乐器类 羌笛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凄切的声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李陵《答苏武书》有“胡笳动,牧马悲鸣”句。
张孝祥《六州歌 头》“笳鼓动,遣人惊。 : ”陆游描写边塞诗常用胡笳声塑造悲壮氛围,表现豪迈气概。
五、风霜雨雪类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明月,以明月表离愁别绪,表思乡之愁。
水在古代诗歌里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冰雪,以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云:游子、飘泊 六、其它类: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商女,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