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三象博物馆 哈坦加鎮特別的地下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鎮特別的地下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城鎮位於俄羅斯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的泰梅爾自治區,哈坦加河的中遊,河的東岸,距離北冰洋約220公里,人口6000人,隨著前蘇聯的消失,這個地方的人口也經歷了波動。此處臨近北極圈,可以看到北極光。本地除了服務於交通設施的工業外,幾乎沒有其他工業。對外交通只有河運、海運與飛機空運,所以本地的外來的工商品價格特別昂貴。在6000多人中,學生接近1000人,除普通知識教育外,還有英語和體育學校。
本地有2個博物館。1997年,法國人曾在此地挖掘了兩只猛獁象的骨骼。隨後由法國人提供資金,本地政府的支持下,利用本地居民勞力力,在地下挖掘了兩個較深的地下洞穴做博物館,博物館不需要特殊的建築材料和設施,在這裡有永久性的凍土層。即使是在夏季,博物館的溫度也很難上升到零下5度或6度。一個博物館用以儲存猛獁象化石,另一個則被本地居民儲存食品。本地猛獁象化石太多,但大多是在凍土層之下,居民會偶爾發現此類化石或木乃伊。
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比今天的大象大兩倍左右,重達8噸。猛獁象和亞洲象是在480萬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來的;而非洲象則是在大約730萬年前,更早地從這個族譜中分離出來的。
最後一批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曾是石器時代人類重要的狩獵對象,在歐洲的許多洞穴遺址的洞壁上,可以看到早期人類繪制的它的圖像,這種動物一直存活到一萬年以前,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裡,不止一次發現冷凍的屍體。
這裡挖掘超過150頭猛獁象的遺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根據放射性碳荷蘭進行了動物年齡分析是雄性47歲。保存象牙長294公分重60公斤,得出結論認為猛獁象死於饑餓。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海象頭骨化石
猛獁牙收藏在倉庫貨架
哈坦加猛獁象博物館
本文來源:第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