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堽城里 元朝「 ”东平学派”治理堽城坝大事考 文/王贝宁
元朝「 ”东平学派”治理堽城坝大事考 文/王贝宁 大运河为中国元、明、清三朝南北经济大动脉。元朝一代,元朝地方政府和朝廷在勘察论证的基础上在堽城堰(今宁阳县北)拦截汶水,通过洸河,注入济宁市南旺湖,蓄

元朝「 ”东平学派”治理堽城坝大事考 文/王贝宁
大运河为中国元、明、清三朝南北经济大动脉。元朝一代,元朝地方政府和朝廷在勘察论证的基础上在堽城堰(今宁阳县北)拦截汶水,通过洸河,注入济宁市南旺湖,蓄积水源接济运河,使官民运输船只往来畅通,并灌溉济宁、兖州之间的农田,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配套设施,为山东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在整个运河航运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拦汶济运的过程中,元朝地方政府和朝廷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整套管理机构调水保运,先后派出高官到济宁开府设衙,督漕督运,其中就有毕辅国、马之贞、张楷、张孔孙等「 ”东平学派”人士,为堽城坝的建设和拦汶济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元朝水利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 「 ”东平学派”起源于「 ”东平府学”,从1221年至1290年前后持续了70年左右的时间,由复兴到兴盛,由地域到全国,形成了当时华北的一个学术中心。在众多名士中,不仅仅出现了王构、王磐、高文秀等儒学和散文大家,还出现了一批农学和水利专家,农学如阎复、王祯,水利则为毕辅国、马之贞、张楷、张孔孙等人,表明「 ”东平学派”很多文士不仅仅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酸儒腐儒,而且在治国安民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堽城堰最早的修建记录,是在金末元初的严实父子时期;后来,朝廷为了漕运需要,继续对此坝维护扩建,元朝李惟明作《改作东大闸记》,对此事有比较清晰地记载:「 ”昔汶不通洸。国初岁丁巳,济倅奉符毕辅国请于严东平(名实),始于汶水之阴、堽城之左作一斗门,遏汶水入洸至任城,益泗漕以饷宿蕲戍边之众,且以溉济、兖间田。汶由南入泗、淮之派。至元二十年,朝议以转漕弗便,乃自任城开河,分汶水西北流,至须城之安民山以入清济故渎,通江淮漕至东阿,由东阿陆转,仅二百里抵临清,下漳、御,输京师。二十六年,又自安民山穿渠,且至临清,引汶绝济,直属漳、御。由是江、淮之漕浮汶、泗径达临清,而商旅懋迁、浮宦往来暨闽粤交广邛僰川蜀航海诸番,凡贡篚之入,莫不由是而达,因赐河名曰「 ”会通”。于是汶之利被南北矣!始,辅国直堽城西北隅,作石斗门一。后都水少监马之贞又于其东作双虹悬门,闸、虹相连属,分受汶水。既又以虹石水易圯,乃改其西虹为今闸制,通谓之东闸,谓辅国所作斗门为西闸。后改作,址高水不能入,独东闸受水。汶水盈缩不常,岁常以秋分役丁夫采薪积沙,于二闸左绝汶作堰,约汶水三之二入洸,至春全遏余波以入。霖潦时至,虑其冲突,则坚闭二闸,不听其入。水至径坏堰,而西循故道入海,故汶之堰岁修。延祐五年,改作石堰,五月堰成,六月为水所坏……”这一珍贵的史料,对堽城堰修建过程和几位关键人物均有记载,说明直到明朝,对有功于水利的文士仍甚是怀念;同时,堽城堰拦汶济运的功用仍十分关键。 在这篇记中,基本理清了堽城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前后经历,让后人一目了然知道事情的始末。第一位开始建设堽城堰的是「 ”济倅奉符毕辅国”,他的职务是济州副官,籍贯是奉符县即今泰安市泰山区,建设的时间是「 ”国初岁丁巳”即公元1257年,此时是严实之子严忠济治理东平时期,职务是东平路行军万户。为了联通运河,为南下攻宋服务,严忠济授命毕辅国进行疏通拦汶济运的工程,其中枢纽建筑就是堽城堰。整个工程完工后,发挥了「 ”益泗漕以饷宿蕲戍边之众”和「 ”溉济、兖间田”两大功用,即通过泗河把粮饷送到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支持守卫的军队,再就是灌溉了济宁一带的农田。由此可知,严忠济、毕辅国等东平行省官员不仅仅重视军事需要,对民生也是十分重视的。 至于毕辅国是「 ”东平学派”之身份,今存的《泰安奉符县第六乡埠上保布金山大云禅院通慧大德行全律师行状》一碑可以为互证:「 ”东原龙兴福汴述并篆额。师讳行全,清河大姓房氏子也。生有宿慧,既长,耻为世俗之所埋没,遂决意出家。年甫二十,事本州广教院总持大德荣公律师。落发受具戒于承安二年。自此历游讲肆,通晓律义……壬辰癸巳间,往来于奉高山中,结茅宴坐于天胜寨上,默究玄理,山中人一时归向。大云之复兴也,盖缘于兖州节副镇国张公众天胜诸官之命……功德主故镇国上将军兖州节度副使左副元帅张进□□□□丙辰年申午月乙未日,竹林逸民毕甫周书丹。”这块碑的立碑时间是丙辰即1256年,和毕辅国于1257年建设堽城堰的时间比,早一年;再就是他们都是奉符县人,说明他们出自一脉同宗;「 ”竹林逸民”的自称无疑就是以文士自居的别名。据我县文化学者颜建国考证,《泰安奉符县第六乡埠上保布金山大云禅院通慧大德行全律师行状》碑的篆额高僧福汴是金末元初学界泰斗元好问的好友,而在严实、严忠济统辖东平之时,元好问正是以「 ”东平学派”旗手的身份授业于东平,这样看来,作为严忠济下属的毕辅国、福汴好友的毕甫周,均为「 ”东平学派”传承弟子的身份无疑。 看李惟明作《改作东大闸记》,结合其他史料,可知在元朝除毕辅国外,还有「 ”东平学派”的马之贞、张楷、张孔孙等人,为了保持运河畅通,继续参与了堽城堰的改建与扩建,确保了这条黄金水道的沟通南北之作用。毕辅国所做的出水口为「 ”石斗门”,马之贞来作都水监丞改为「 ”双虹悬门”,马之贞祖居河北沧州,后徙山东汶上。此时汶上正是东平行台辖地,他的好友商瑭也是治水能手,且是「 ”东平学派”大儒之一、曾任参知政事名臣商挺的儿子,商瑭向丞相伯颜多次举荐马之贞,伯颜在接见马之贞后,很快加以重用。至元四年(1267年)秋天,马之贞在堽城堰建石砌大闸,用铁砂磨吻合,以利控制水势,构筑坚固。又于其东作双虹悬门闸,史称汶水东闸,而毕辅国所作闸门称为西闸。由于西闸的坝基太高,约三分之二的汶河水经东闸导入洸河。至元十二年(1275年),郭守敬奉命巡视江淮至大都河道,马之贞即建议开凿汶泗新河,以沟通江淮漕运,引起郭守敬的重视。至元十七年(1280年),开济州河,马之贞被任命为汶泗转运使参与施工。后又督治济州运河诸闸、徐邳沿河纤道与桥梁。再充漕运副使,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会太史院令边缘、寿张县尹韩仲晖等筹开会通河。由此可见,在运河治理中,马之贞是一位得力干才。 关于治理堽城堰的元朝「 ”东平学派”文士张楷、张孔孙两人,在李惟明作《改作东大闸记》中没有得以体现,但看其他史料,可知两人在元朝对运河漕运及堽城堰维护均起到过重要作用。 张楷祖籍今山西临猗县,父亲张普在金末迁居东平,官至太常太祝。生于1243年的张楷,开始在东平府学读书,到1258年以词赋中选,此时元朝还没有恢复科考,应该是府学教授向朝廷进行举荐,张楷开始走上仕途。1264年,张楷进入翰林、国史院,此时的翰林、国史院多有「 ”东平学派”执掌,由此可知张楷进京当为王鹗、商挺、王磐等人力荐的结果。此后,张楷跟随郭守敬治理运河,开通「 ”会通河”的过程中,起到参与与助手的作用。后来,他的身份为行都水监丞(正六品),他是运河辅助工程堽城堰的直接维护者与管理者。 元朝另外一位治理堽城坝「 ”东平学派”文士张孔孙的事迹则更是不容置疑。看元朝杨文郁《开会通河功成之碑》记载和颜建国先生有关文章,可知张孔孙不仅仅是治理堽城坝和运河的主要官员,还是「 ”东平学派”培养的一位大儒。杨文郁撰文的《开会通河功成之碑》记载:皇帝在位之十七年,江南平薄,海内外罔不臣顺。汶合泗分流以达东阿,乃置汶泗都漕运使司,控引江、淮、岭、海以供京师。自东阿至临清三百里,舍舟而陆,车输至御河……于是丞相桑哥和同僚敷奏,且以图进。上谕允,赐中统楮币一百五十万缗、米四万石、盐五万斤,以给佣直备器用。征傍近郡丁夫三万,驿遣断事官忙速儿、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郎中李处巽洎之贞、源同主其役。二十六年正月己亥首事,起须城安山之西南,寿张西北行,过东昌又西北至临清达御河,共长二百五十余里。以六月辛亥决没流以趣之。仍起堰闸以节蓄泄,完堤防以备荡激。滨渠之民喜见泛舟之役,于是须城、聊城两县耆寿各诣所治致辞:宜纪成绩。治渠使者以为请序。时大驾临幸上都,驿置以闻,上诏翰林院为运河命曰:且文其碑。臣等乞赐名「 ”会通”。由此可知,在「 ”会通河”的疏通过程中,张孔孙是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和中书断事官忙速儿、兵部郎中李处巽等人主持开凿会通河之役,自安山开河至临清,长250余里,保证了运河的畅通,确保了京城的物资需要。 由此可见,元代为保证运河畅通、修筑堽城坝阻止汶水入洸河的工程有多次,「 ”东平学派”文士参与了设计与修建,是此项工程的主要领导者与管理者,在元朝运河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作者:王贝宁,东平高级中学2017级5班优秀学生,指导教师:颜建国,陈国梁。原载《今日东平》2019年7月19日第四版,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赞哦! (1073)
- 上一篇
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 野人送朱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野人送朱樱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野人送朱樱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讯息,此
- 下一篇
一定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两年了!有个女儿!但是我们俩脾气都很倔!吵架谁都不让谁,还爱冷战!他说他心里一直都!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两年了!有个女儿!但是我们俩脾气都很倔!吵架谁都不让谁,还爱冷战!他说他心里一直都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两年了!有个女儿!但是我们俩脾气都很倔!吵架谁都不让谁,还爱冷战!他说他心里一直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