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区别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区别

火烧 2022-01-08 22:30:11 1057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区别 1、二者的结局上的区别:清末新政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产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预备立宪被揭穿最终失败,是一场阴谋。2、进行的方式上的区别:清末新政主要是对国内的制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区别  

1、二者的结局上的区别:

清末新政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产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效果。

但是,预备立宪被揭穿最终失败,是一场阴谋。

2、进行的方式上的区别:

清末新政主要是对国内的制度军队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且派出政府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经验。

 而预备立宪是进行一场阴谋的变革政府的活动.

3、性质上的区别:

清末新政是一场比较正义的维护政府统治的变革。

而预备立宪是一场阴谋活动,非正义的企图篡权的活动。

扩展资料

清末新政影响:

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增加了经济自由。

按照列强的观点是传统或中世纪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自由。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区别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区别

就传统经济领域而言,中国人当然可以经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

可是,有个障碍迎面而来:财产所有权的限制。

《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

若居父母丧而兄弟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八十。

”理由是:“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

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

仍令合籍共财。

"这是严重压抑经营积极性的规定。

更为严重的是清政府为新经济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

突出的表现是办新式工商、交通和金融事业,一律实行批准制,往往相应设置垄断特权,不准民间资本自由进入。

新学教育兴隆

在思想文化上,通过清末新政,在这方面的变化是十分突出的。

其一,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

其二,清末出现了办学热潮。

由于清政府号召办学,又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加上废除科举制度,于是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其三,由于清朝政府的号令及地方官和个人的努力,很快地出现了留学的热潮。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间,仅留日学生就多达8000余人(一说10000多人),这同新政前比较,增长了100多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清末新政

百度百科——预备立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