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应征地 面试准备—应征前把以往知识与经验归零
面试准备—应征前把以往知识与经验归零
如何做好应征前的准备工作?如何预防应征时容易出现的坏心态?且看本刊现场实录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育新的亲身体会。
3月24日晚6:30,东华大学第三教学楼二楼演讲厅,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育新作了题为“大学生初涉职场的应对技巧”的演讲。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张育新从自身经历说到多年来在科龙的招聘经验和体会,他的发言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大学生:“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改变结果,结果构成命运。”
积极心态:发烧催款感动欠债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张育新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某研究单位工作。初入职场,张育新就被领导派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去外地追债。那是过年前,那家汽配厂的设备科欠了研究所合作经费6万元。“当时,企业间的三角债非常厉害,大家都没钱还债。” 所以在当时,追债是非常难的事。可以说,张育新接到的是一项“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那时还年轻,根本不知道讨债有多难。而且又是大学刚毕业,能接到领导分配任务别提有多高兴。心里想着:这是领导对我的重视,嘴上立马答应:‘保证完成任务。’”于是,夹着公文包就坐火车上路了。到了对方厂一看:“妈呀,厂门外,设备科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催讨欠款的人。”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对方设备科科长一句“没钱”就把他打发了。不服气的张育新当场就指责了对方。“那时也不懂得沟通,不知道请人家吃个饭什么的,又加上态度不好,人家更不搭理我了。”但张育新并没放弃,抱着“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就在汽配厂简陋的招待所住下了。
第二天追债仍然失败,更糟的是,张育新因为劳累而发起了高烧。“当时根本没人知道,我就发著高烧在招待所躺了两天,两天啊,滴水未进,更别说食物了。” 睡了两天,烧还没退,“我想这样烧下去不行,突然想到隔壁还住着个东北来的催债人。”张育新挣扎着起床向东北人求助。算他运气好,东北人正好带着退烧药。“活雷锋”把药给了张育新,又帮他打了一壶热水,留下一包泡面。吃了退烧药的张育新睡了一个晚上,等天亮起床时,烧已经退了。然后“吃了泡面,肚子里有食,精神也来了,毕竟是年轻小伙子”,刚恢复的他,立刻重返追债之路。
没想到这回连厂门都没让他进。后来才知道是设备科特别通知门卫:“别让那个北京的追债小伙进来。”执著的张育新没有放弃,他发现另一条“通向设备科的路”。那是条职工打水的路,汽配厂的员工从宿舍爬梯子翻过宿舍区和工厂之间的围墙,到锅炉房打水。而张育新住的招待所就在宿舍区,设备科就在锅炉房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