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过城池 古代打仗爲何必須要打下城池?繞過去不可以嗎?專家:繞下試試
古代打仗爲何必須要打下城池?繞過去不可以嗎?專家:繞下試試
自古以來,人類戰爭就伴隨着血腥殺戮。在冷兵器時代,雖然士兵傷亡人數遠遠不及現代,但其殘酷程度有過之無不及。尤其在攻城戰的時候,進攻方的士兵只能通過雲梯等簡易攻城工具作戰,就算攻下城池,士兵的傷亡也將會非常慘重。
既然攻城戰這麼不好打,那麼繞過去不打行嗎?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怎麼走不是走啊,幹嘛非要打打殺殺的?
能有這種想法的人,只能說你是個天真的小天使。古代幾乎全是陸軍,少數海軍,在沒有空軍的情況下,繞開城市前進,只會將自己送入死地。

人類戰爭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攻城掠地。就算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也是如此。在蘇德戰場,蘇軍和德軍圍繞一座座城市進行反覆爭奪,幾乎採取的都是平推戰術,不存在繞過某處敵人的城市進攻下一個的情況。除非是“包餃子”
在古代,機動速度最快的騎兵部隊只有在平坦的地形中才能前進,而古代城市往往建設在雄關險隘之處,除了通關城市外,騎兵部隊根本寸步難行。沒有了機動作戰力量,“包餃子”就成了一句空談。
除了交通運輸上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部隊的生存問題。
在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是部隊後方的安全。一旦被敵人兩面圍攻,就算是最危險的處境了。大家所謂的繞過城市進攻,說白了就是將自己的後方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只要敵人有基本的偵察能力,很快就能判斷出最佳的作戰方案,聯繫前面的駐軍進行兩面圍攻,在這種情況下,自保都是問題,還談什麼戰術?
歷史上,我們能夠看到的類似戰術,往往都是前方部隊在佯攻城市,吸引敵人主力的注意,另外再派一支奇兵繞到敵人後方,去阻斷敵人的退路。沒有任何軍事家在不攻打城市的情況下,直接選擇繞過去的,這也是當時戰爭的客觀要求。
無論作戰先後,敵人城防堅固,補給充足的城市,還是一塊要啃下的骨頭。在冷兵器時代,堅固的城牆是城市防禦最重要的系統,城牆厚度可以達到數米。在堅守的時候,敵人只能聚集到城牆下用雲梯向上爬,對於防守士兵來說無異於以逸待勞。
古代攻打城市,要的就是先進的攻城器具,一鼓作氣的作戰氣勢。繞遠路是任何戰略家都不會選擇的方案,對士兵的士氣也是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