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求语文给力阅读现代文阅读八年级答案
求语文给力阅读现代文阅读八年级答案
求这本语文给力阅读现代文阅读答案八年级的
如果版本不同,请自行搜索(搜索练习册)如果帮助了你,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初中现代文阅读精讲精练答案 八年级 语文
你要愿意找答案,就一个个搜吧,但对于提高阅读水平,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八年级阅读风暴现代文答案
文言文
20课.项羽少有大志
译文:项籍是下相人,字羽,项籍处起事的时候,年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名叫项梁
项梁的父亲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楚国名将项燕,项氏世代都是楚国大将,封地在项
城,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候,学文字,为文史没有学成。改学剑术,为武史,又无成就,项梁
很生气,项籍:“文字不过记姓名而已;剑术不过能敌一个人,都不值得学。值得学
的是可以抵敌万人的大本事。”项梁以为很有道理,于是教授项籍兵法。项籍这才眉
开眼笑,但也只略知兵法大意,就不肯钻研到底了。
秦始皇帝出游,巡行会稽郡,渡浙江,项梁和项籍一起旁观。项籍就说:“那人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忙掩住了项籍的口,说:“不要胡说!要灭族呢!”因此,项梁以为项籍贯是奇才。项籍身长八尺有余,力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吴地的子弟,都畏惧项籍。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亲将王翦错虐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项籍身长八尺有余,力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吴地的子弟,都畏惧项籍。
3围绕“轻视读书学习,崇尚炫耀武力,胸怀大志等三方面来答就可以。对他个性看法,
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4.气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兮可奈何!
21课——王冕
译文:王冕是诸暨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到田野上放牛,王冕就偷偷的到学堂
听学生们读书,听后就默默记下来,傍晚回家,连牛也忘记了,有人牵来的牛责怪说牛
糟践了田,父亲非常的愤怒,打他,但是不久情况又复原如初。王冕母亲说:“儿子对
读书痴爱到如此地步,为什么不任其所为呢?”王冕因而离家而去,靠寺庙住下来。晚
上,他偷偷的出来,坐在佛像腿上,手拿书本,在佛象的长明灯前,彻夜读着。佛象大
多是泥塑的,面貌狰狞恐怖,王冕心神安逸,就好象没看见一样。
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很惊奇,将他录为弟子,他通过学习终于成为博学的大儒。
1.(1)田埂高地 (2)早晨
2.(1)王冕听完后就默默记住了 (2)安阳的韩性听说苦读的事认为他与众不同
3.学舍偷听读书。围绕学习成材这一中心言之成理就行,例: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
条件差只要努力照样能成材.等。
22课—王粲
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认为他不同常人。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十七岁时,司徒征召为僚属,皇帝又下诏任命为黄门侍郎,由于长安局势动乱,都没有到任。后来王粲就到荆州去依附刘表;刘表因为王粲其貌不扬,身体瘦弱,行为又不拘小节,不很看重他。刘表死后,王粲劝说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顺太祖。太祖任命王粲为丞相掾,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大祖在汉水边摆设酒宴。王粲举杯祝贺说:“当今袁绍在河北起兵,倚仗人数众多,立志兼并天下,不过袁绍喜欢招纳贤人却不能重用,因此有奇才的人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从容不迫,静观时局变化,等待时机,自己认为可以效法周文王,伺机夺取天下。来荆州避乱的士子,都是海内的豪杰;刘表不懂得任用他们,所以国家危难而无人辅佐。明公您平定冀州的时候,一到那里就整顿军队,收纳那里的豪杰任用他们,来驰骋天下;到了平定江汉地区之后,又使用那里的贤人豪杰并分别安置职位。使天下归心,希望您的到来使社会安定,文治武功一并使用,英雄能够全部施展才能,这是三王的作法阿!”后来王粲被提升为军谋祭酒。魏国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侍中。王粲学识渊博,询问他没有不能回答的。当时原有的礼仪荒废松驰,举建制定各种制度,经常是王粲主持的。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一字不差。看人下围棋,棋局乱了,王粲替他们恢复原来的棋局。下棋的人不相信,用头巾盖住棋局,让他用另一副棋摆棋局。用来互相比较,一道也没错。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的好。王粲擅长写丈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当时的人常常以为他是事先写好的;但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了。
1.时/邕/才学显著.
2.(1).以什么为奇. (2)全.满 (3)记
3.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的不差一字.
4.强记默知;善算;善属文.
5.没想到蔡邕热情欢迎的客人竟是一个年幼矮小的孩子.
6.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的心胸令人敬佩.
23课——王羲之
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1.令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1)严守秘密;(2)传授 (3)满,到
3.③.
4.C
5.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掩蔽我的名声的.
6.原因:天资聪明.喜好书法.主观努力.教导得法.
认识:在实际生活中,莪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
才成为书圣的!
24课文—短文两篇译文
(甲)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乙)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1.(1)热水. (2)对……感到惊奇
2.C
3.(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
4.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 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 聪慧
25.鲍氏之子
译文:
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 宴饮的宾客竟有上千人。?
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 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
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 “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以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那里是上 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
1(1)一起 (2)在 (3)吃 (4)对方
2.(1)B (2)D (3)B (4)A (5)B (6)B
3.(1)上天对于人真的优厚啊!(2)人类把能够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出的这的吗?
4.天只于民厚!殖五谷,生鱼鸟,以为只用 天地万物,与莪并声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送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归*法.
5.有道理。人与自然因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该和睦共处,共享一个家园。如大多书网友所谈论的那样,果子狸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不该杀,因为有人吃了它,才感染了病毒,正是因为人类与动物没有和谐相处才受到自然的惩罚,言之有理及可!
现代文
21课——幸福的开关
1.例子可以从喝汽水,吃白饭,在田园中玩耍,看萝卜花,出生的小狗中选中
分析应点出贫困者有此幸福感的原因.
2.末句“生命的幸福……与生活对应”
3.排比;仿写答案只要与所给句式一致,内容与幸福有关即可
4.开放性题目,要求内容准确,语言流畅.(以后答案像这样的我就不打了噢)
5.即为在贫困岁月中自己能找到幸福而感动,又为现实幸福的方式而感慨。
一个小孩子在那种环境当中尝到幸福,读来让人感到辛酸,更不用说亲身经历
过来的“我”了.
6.围绕“幸福”写出感想就可以.
7.(1)只有大约15%的幸福与收入,财产或其他财政因素有关,而近90%的幸福感
来自诸如生活态度,自我控制及人际关系方面.
(2)摆脱困境的出路其实在于精神。只有那些对欲望自觉约束,对旁人宽容忍让,
对生活抱乐观态度的积极拼搏者,幸福感才会大大超过旁人。
22课.——拍卖自己的生涯
1.作者希望我们能用心思考自己的人生,重新分析自己的价值观和生存质量,告诉我
们不要把金钱和名利,物质作为人参的全部追求,而应注重平凡生活中的生命价值,
人生道义,少一点世俗利益,多一点美好的品德,精神追求。
2.为“取之不进用只不竭的信用卡”,众人群情激昂,激烈争强,不惜斯文扫地,不
顾人格尊严,一奋勇女将自重围中掳走”一句,奋勇褒义贬用,女生呼为女将,掳走
意为抢掠而去,将这一女生在重重包围中不顾一切分离拼抢的丑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入木三分,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崇拜金钱追求物质享受这种人生观的否定与批判。
4.孩子的视角与弥漫着世俗气息的我的视角是相对的,是单纯的,真诚的,非功利,
非世俗的眼光。
5.略
6.例,惊天壮举,平凡小事,只要有爱的进驻,那就是最大的感动,只要奉献真情, 便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求八年级《课外现代文阅读》的答案! 要快啊!
问你的同学借啊! 不然自己改喽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案
你好,这个题目我在找题目的时候已经回答过一次了,没想到你提问了两次,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难度等级至少到了高二,所以回答的人会比较少。不知你还需要吗,你之前的同样的题目已经有答案了,也是我写的,我就不复制到这里来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追问
语文现代文阅读题,求答案
1、A(B、C、D三项触及的都是网络文学的外观和皮毛,没有深入到网络文学写作 的内部,且文本中有“答案只能是回到文学自身i回到文学写作的内部,就作品说作品就写 作说写作”的信息提示。)
2、C(断章取义,文本中“传统文学的那套话语已无力诠释网络文 学”一句是说传统文学话语体系“诠释网络文学”是无力的,而不是说传统文学话语体系本 身是无力的)
3、D(还需要增强对网络文学的关注能力,文本中有“如果我们对网络文学的关注持续停留在这样的外部与浅层,那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就是学风的浮躁”的信息提示)
sp八年级语文(上)水平测试 现代文阅读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 )
jiān( )默 广mào( )无垠 càn( )然一笑
炽热( ) 如法炮制( ) 相形见绌 (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粗制滥造 精巧绝伦 苍海桑田 鼠目寸光
B.目空一切 莫衷一事 胸有成竹 一视同仁
C.囊萤映雪 肃然起敬 随机应变 油嘴滑舌
D.一马当先 顾名思议 逢场作戏 八面玲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形形色色的辅导书中,讲解学习方法,分析解题思路的不是很多。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温情2008》向全国人民描绘出一幕幕感动的场景!
B.通过班主任老师的循循善诱,对大家启发很大。
C.为降低学校负担,国家发改委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学校水电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D.“老鼠嫁女”错印成“老属嫁女”,这样的错误出现在了中国集邮总公司1月5日在全国发行的《戊子年》特种邮票首日封上。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市政府对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B、国家发改委规定: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D、据统计,江苏,上海和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1.19%,这三地堪称“中国院士的摇篮”。
6、认真阅读思考下面的话,续写句子。(2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
由花及人,结论是:人也是一样,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以上文段节选自小说《 》,作者是 ,他被公认为是 。
8、古诗词默写。(5分)
(1)《赤壁》诗中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
(2)《饮酒》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的句子是 ,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格调高昂,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向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 , 。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 , 。
(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抒发诗人豪迈之情的诗句是
, 。
9、“感恩节”到来之际,你班准备举行一次“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答:
(2)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给父亲或母亲写一张贺卡,以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真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愿,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你准备怎样写这张贺卡?(2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两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2分)
答:
11、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11分)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搂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连月不开 (2)春和景明
(3)杂然而前陈者 (4)觥筹交错
13、 下列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一致的选项是( )(2分)
A、吾谁与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去国怀乡 乃记之而去
C、此乐何极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临溪而渔 把酒临风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答: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
15、两篇选文分别流露出范仲淹和欧阳修各自怎样的政治理想?(用原文句子回答)你更欣赏谁的政治理想呢?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0分)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象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16、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大意。(2分)
答:
17、文段中的动词富于表现力,请你结合语言环境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动词进行品析。(4分)
(1)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答:
(2)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
答:
18、文段用了许多笔墨描写自然风光,这些内容与“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20分)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9、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分条加以概括陈述。(3分)
答:
20、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
21、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4分)
答:
2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小草不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主旨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23 、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40字。(4分)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答:
四、 作文(50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缄 袤 粲 chì páo chù (3分) 2、C 3、C 4、D 5、B(2—5题各2分) 6、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2分) 7、《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3分) 8、(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5分) 9、(1)示例:感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词,也许我们都不曾理解过感恩的真正含义,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存在着无限的恩情,需要我们去感受,去回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吧!(2分) (2)示例:父爱,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温暖如骄阳,宽广如江海!老爸,感恩节快乐!或 妈妈:你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祝亲爱的妈妈永远健康快乐!(2分)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10、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自身境况的危苦。(2分) 11、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分) 12、(1)放晴 (2)日光,阳光 (3)摆开,摆放 (4)酒杯(2分) 13、B(2分)
14、(1)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小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啊。(2分)
(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之上就忧虑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之间就忧虑他的君主。(2分) 15、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醉能同其乐”(1分) 理由略(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6、十四五岁的赶马女孩子在山路上边赶马车边唱山歌(2分)
17、(1)“钻”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雀飞向天空的速度,形态,显得生机勃勃。(2分) (2)“鼓励”这个词,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云雀天生胆小、善良的特点,使云雀群显得活泼可爱、情趣盎然。(2分) 18、这些内容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以秀丽的自然风光来烘托映衬女孩清丽的歌声;写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声交相应和,交织成一首田园交响曲,更能表现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之美。 (4分) 19、(3分)①树比人活的长久,但并不以此傲人;②树绝对不伤人;③树比人坚忍;④树会帮助人。(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20、(3分)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1分)。人容易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但常常会被名利压垮(2分)(意思正确即可) 21、(4分)虔诚、尊敬——嫉妒——自卑、伤感——自信、自强(每点1分) 22、(6分)文章主旨是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惭形秽,而应像小草那样坦然、快乐地生活。(2分) 文中对小草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极为细致,手法多样,形神兼备,特点鲜明。(2分)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小草虽纤细、柔弱、不受重视,却依然能昂然挺立、安然生活的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2分)(意思正确即可)
23、(4分)自卑人人都有,但要勇于面对;人们虽然会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不能自惭形秽,要豁达自信,坦然快乐地生活,你就能走出自卑的泥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字数不够扣1分。)
四、作文(50分)
八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一)
我们都做了很多了,可是在学校里
求现代文阅读答案~~~(青岛暑假生活指导八年级)
这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暑假小助手》上有详细的解释,具体我也记不清了,你找本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