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小人物也能有大作为 两个小人物改变大历史:一个成功刺杀暴君,一个被冤史上十大罪人
两个小人物改变大历史:一个成功刺杀暴君,一个被冤史上十大罪人 南朝宋,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建康(今南京)出现了这样一件罕见的事:西南方的丘陵山间,一只彩色凤凰飞舞,周围众鸟群附。 于是宋文帝刘

两个小人物改变大历史:一个成功刺杀暴君,一个被冤史上十大罪人
南朝宋,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建康(今南京)出现了这样一件罕见的事:西南方的丘陵山间,一只彩色凤凰飞舞,周围众鸟群附。 于是宋文帝刘义隆,命人在彩凤飞舞的山间筑一座凤凰台,并且为了给它精美的软装,召集了附近很多能工巧匠。祖籍浙江湖州的寿寂之父子,就这样来到了宋国的京城建康。 寿寂之的父亲是名裁缝,时年15岁的寿寂之,继承父亲的手艺,也是位手艺人,整日从事缝制帘帐帷幔的工作,在这里遇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知己,一个参加筑台的劳工阮佃夫。 阮佃夫是从浙江诸暨被征召来,年纪比寿寂之略小一两岁,看他的名字就知道,出生佃户,是比较低级的寒门。两个同乡少年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志趣相投相惜相伴,一心盼望着凤凰台造好后,青春作伴好还乡。只可惜少年还是太年轻了,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负责督造凤凰台的是刘义隆的弟弟刘义宣。此人极其好色,仗着他是刘裕的第六子,有会稽宣长公主刘兴弟的庇护,连文帝刘义隆对他也不得不礼让三分。刘义宣纵情声色,成年之后,广纳男宠,一次到凤凰台巡视时,竟然在一群糙汉子中,发现了细皮嫩肉的阮佃夫,就立即将他带到了王府。 阮佃夫成了刘义宣的男宠,进入了皇族圈,但是他没有什么才能,所以并不受宠。两年之后,凤凰台竣工,阮佃夫作为刘义宣的跟班,参加了竣工验收典礼。在这里他再一次见到了寿寂之。 两人相会,互诉别后无恙,阮佃夫将在王府的所见所闻告诉寿寂之,觉得像他们这样的寒门底层,如果不付出极大的牺牲和努力,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世世代代受苦的状态。 阮佃夫的一番倾诉,触动了寿寂之,于是他决定去建康城里闯荡一番。阮佃夫将寿寂之引荐给刘义宣。但是刘义宣看不上孔武有力一身腱子肉的寿寂之,留他在身边做了王府侍卫。 到了444年,稽宣长公主去世了,刘义宣无人庇佑,被排挤出皇城,不得不接受文帝的派遣为荆州刺史,临走前将家臣侍卫,不得宠的小跟班悉数遣散。寿寂之和阮佃夫,当然不愿无功而返,留在建康找工作,分别进了文帝的儿子刘骏和刘彧府中,因为寿寂之的裁缝出身,阮佃夫这些年跟他厮混,也学得一些皮毛,于是两人凭借对时尚的理解,对服饰的掌控能力,被选为主衣,就是负责王府的服饰妆扮。 这之后,450年和452年文帝两次失败的北伐,导致北魏长驱直入、直抵长江北岸步、剑指建康,造成刘宋江北地区急剧萧条、六州残破。第二年太子刘劭弑父杀君,三个月后又被弟弟刘骏所杀,一时间南京乃至整个宋国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寿寂之虽然四肢发达,但头脑不够灵活,他的主人刘骏登基成为新帝,他一直从事主衣一职,没有升迁。而阮佃夫就不同了,他在百姓流离,生灵涂炭纷纷乱乱的皇族争斗中,抓住时机,展现实力,成为了刘彧的心腹。 虽然刘骏在位时,十分注重任用寒门,但寿寂之因为看不惯皇帝的所作所为,始终进入不了权力圈,活到30多岁了,他依然是个小官吏。等到世子刘子业被立为储君,寿寂之便成了太子府中的主衣。 大明八年(464),宋孝武帝去世,刘子业即位,这个刚刚15岁的混世魔王,却凶残暴虐,滥杀大臣。先杀了叔祖刘义隆的弟弟刘义恭,又杀了两个弟弟,然后又杀了一批大臣,如戴法兴等。 所谓伴君如伴虎,这种暴君身边的人,性命最是堪忧,只要惹得刘子业稍有不顺心,就会被杀头。你说寿寂之这种贴身侍卫,还要负责皇帝的穿戴服饰,真正是刀尖上讨生活。 而寿寂之确实好多次惹得刘子业生气发怒,不是衣服不好看,就是穿的不舒服,口口声声要宰了寿寂之,送他去见阎王。寿寂之不得不献出到处搜刮来的奇珍异宝,来讨刘子业的欢心,让他收回要杀他的怒气。 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啊。另一边阮佃夫混的就有模有样,都跟刘彧的老丈人、老师混到一个级别去了。公元465年,刘彧奏请他为其世子刘昱之师,同时做他的心腹幕僚。 刘子业继位后,狂悖无人君之道,心胸狭窄,害怕他的几位叔叔,会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抢他的皇位,所以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将他们统统囚禁在皇宫。对其中身体较胖的刘彧采取非常不友好的虐待。 把他关在一个特制的笼子里,每天也都只给他吃猪饲料,然后笑着羞辱封他为「 ”猪王”,而且经常亲自动手打他,动不动就要杀他。对于阮佃夫这样的人臣,援救家主也是挽救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联系到刘子业身边的寿寂子,一起谋划政变,假借竹林闹鬼,吸引信奉鬼神的刘子业,带着他姐姐山阴公主等人,到竹林中饮酒驱鬼。近身侍卫寿寂之手持尖刀,迎面而来。刘子业惊恐,操起身边的弓箭搭弓上箭,但过于紧张,一箭射偏,没有阻止寿寂之的近身伤害,于是刘子业转身就绕着园中的假山跑,一边跑一边口中还喊着「 ”寂寂”、「 ”寂寂”,寿寂之几大步追到他身后,将其斩杀。 随后拥推刘彧为帝,即宋明帝。之后论功行赏,一起参与政变的人,宋明帝都赐以高管厚禄,尤以阮佃夫为最,封为建城县侯,食邑八百户,任命为兰台侍御史。寿寂之为应城县侯,但是这个人吧,处事不够圆滑,有点居功自高,后来跟阮佃夫也闹翻了,到明帝后期被免官流放越州。在逃亡途中,这位成功刺杀暴君,为名除害的功臣被阮佃夫派人杀害。 而阮佃夫本人,也因参与谋划篡位,成功除掉暴君,又在公元473年,面对后废帝刘昱的倒行逆施,再次谋划篡位,却失败告终,以政变起家,却死于政变。即使他是为了个人利益,那也是推动了历史良性发展的进程吧。 让人不解的是阮佃夫竟被列为历史十大罪人。他两次政变多要推翻的都是天人共愤的暴君,实在是不明白何罪之有?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