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力大唐 他是大唐猛将,仅凭一己之力歼灭一国,后人却说他是“反贼”
他是大唐猛将,仅凭一己之力歼灭一国,后人却说他是“反贼”
本篇文章的开头,笔者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这样一位猛将,不畏生死,帮助效力的皇帝,征服了其他敌对国家。直到去世之际,始终没有动过忤逆犯上的念头,兢兢业业,过完一生。这样的将领,算不算得上是一位好将军?”我想99%的人都会认为,他绝对是皇帝最放心的臣子吧?可是大唐初期有这样一位猛将,助唐王朝和李世民立下不世之功,可是后人却认为他有污点,甚至是个“反贼”。那么为何做了好事还要被人误解至今呢?
这个人就是唐朝名将苏定方,根据《新旧唐书》记载,苏定方是河北冀州人,出生于隋朝末年。后因河北一带,饱受战乱困扰,举家前往陕西兴平。苏定方父亲,以及其他家族成员,都是陕西当地响当当的好汉。15岁那年,苏定方胆气绝伦,已在父亲身旁南征北战数年。16岁的苏定方,成为陕西一带响当当的军阀首领。可是在唐朝初期,陕西一带与山西颇有渊源,而山西则是唐高祖李渊的大本营,苏定方率领手下千把余人,投奔了唐王朝。
不过在此之前,苏定方还曾经归降于窦建德,最终在贞观4年左右,李世民才慧眼识珠,将苏定方招入麾下,并且安排他做军神李靖的副将。所以民间也有传闻,苏定方的师傅就是军神李靖。《新旧唐书》中,对于苏定方有长篇大幅的记载,且这些记载大多是颇于正面的。比如,李世民发动对颉利可汗的战役中,苏定方身先士卒,带领小股人马作为先头冲锋部队,一路打到颉利可汗老巢附近,给本方大军提供了充足的冲刺空间,后来苏定方远征高昌国、土谷浑、高句丽。
总之,苏定方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直到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的永徽六年,当时已经步入中晚年的苏定方,再次被封为三军统帅,唐高宗让苏定方与薛仁贵共同领兵收复高句丽。此战苏定方先是击灭百济、扶余,与薛仁贵通过水路和陆路两种进攻方向,将困扰大唐多年的顽疾高句丽彻底根除。随后苏定方被派往西北,又先后击败吐蕃、阿史那贺鲁可汗,平定西域。后世名臣李纲称赞苏定方“术略之奇”,皆凛然有贤将之风”。光绪皇帝更是称赞苏定方是位英勇非凡的武将。

所以苏定方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是极其正面,高大上的名将,并且苏定方也从来没有反叛过大唐的念头。但是清朝时期,一部名叫《说唐》的小说,将苏定方和他的儿子,完全描写成了反面人物。经过天桥说书艺人,不断的添油加醋,在他们的嘴中,苏定方俨然就是大唐反贼,因此苏定方就坐实了“反贼”名头。但是正史中苏定方是个英雄好汉,虽然他先在窦建德、刘黑闼等效力过,与唐王朝作对。可是他投奔李世民麾下先后30余年,并没有做过对不起大唐的任何一件事。
连唐高宗李治,都对其钦佩有加。因此,那些为了博取眼球的无良作家,故意篡改史实,编纂的胡说八道的小说,才是污蔑苏定方的元凶。在大唐历史当中,像苏定方这样的名将还有不少,诸如郭子仪、高仙芝、秦叔宝等等名将,他们的功劳或许还没有苏定方那么卓著,但是他们的口碑都很好。只是苏定方或许因为出身有些不太光彩,被那些穷酸文人抓住,当作反面典型不断造谣生事,将苏定方描写成了一个反贼,这简直是“滑天下大稽”。所以苏定方他绝非某些人想的那样,带领儿子起兵谋反大唐,相反,苏定方为大唐开疆辟土数千里,使得唐高宗李治时期,大唐版图达到空前绝后的巅峰。古往今来,苏定方这样的名将也是少之又少。
最后笔者也想告诫大家一句话,小说绝非正史,千万不要将小说当中的人物和发生的事情,带入到现实。要探究一个历史人物的好与坏,必须要从最权威的正史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新旧唐书
名将(16)大唐(53)陕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