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朝皇上都是奇葩 历史上奇葩皇帝最多的是哪个朝代
历史上奇葩皇帝最多的是哪个朝代
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之名,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后,朱棣获得靖难之役的最后胜利,入主帝都应天,即位登基,是为明成祖,在位22年,年号“永乐”。
永乐年间,朱棣修故宫,迁都北平,通大运河,南征安南,五入漠北,编纂《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朱棣在位期间文治武功,足以媲美汉唐,傲视古今。
明史载,“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
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六师屡出,漠北尘清。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
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朱棣的这些辉煌历史,已经有很多的文献记载,不少人对他的历史作为给出了正面评价,但是对于朱棣还有令人畏惧的一面,那就是对于建文遗臣的用刑过于凶残,甚至用刑开创了空前绝后的局面,因此,暂且将其列为明朝的“酷刑皇帝”。
那么,朱棣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使他能够获此“殊荣”呢?
1402年,朱棣攻入帝都应天,建文帝不知所踪(一说,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自焚而亡;一说,建文帝出逃做了和尚)。
朱棣入京后,问及建文帝下落,宫人指一烧焦的尸体,说是建文帝,朱棣含泪,让人以天子礼安葬,这时有一个穿着素服的人,靠近那具尸体,伏地大哭。
朱棣望着他,说,“你就是方孝孺啊?我正要抓你呢,你自己倒来送死。
”然后把他押入大牢。
朱棣为燕王大举南犯时,他的谋臣道衍和尚姚广孝对他说,“南方有名儒叫方孝孺,素有学行,你如果成功攻入应天,千万不能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就绝了。
”因此,朱棣没有杀方孝孺只是将他关入牢中。
没过多久,朱棣准备草诏登位,廷臣都说让方孝孺起诏,于是就把方孝孺放出来,说,“我准备效法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方孝孺问,“成王在哪?”朱棣:“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又说,“那为什么不让成王的儿子即位。
”朱棣说,“治理国家需要有经验的君主实行,他们太小了。
”方孝孺又问,“那为啥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无言以对,说,“这是我的家事。
”说白了,就是我家的事,关你何事?然后让人递纸笔给方孝孺说,“你是一代儒宗,今天即位需要昭告天下,麻烦你起草,请不要推辞。
”方孝孺把笔一扔,“要杀就杀,草诏不可能。
”朱棣说,“你不怕死,难道你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说,“就算诛我十族我又何妨。
”然后把笔捡起来,写上“燕贼篡位”,扔给朱棣,“这就是你要的草诏。
”朱棣一怒,你不是不怕诛族吗?好,如你所愿,我就诛你十族,然后下令逮捕方孝孺族人。
我们经常听说的是“诛九族”,那这九族又是哪九族呢?所谓的九族是指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
十族就是再加上朋友和门生,共作十族。
方孝孺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真可谓空前绝后。
就这还不够,朱棣诛杀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方孝孺的面前进行的。
方孝孺在被处以极刑前对弟弟方孝友潸然泪下。
方孝友占诗一首,“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方孝孺慷慨就戮前赋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据说,方孝孺被腰斩后,还能用肘向前爬行,然后用血连写了二十四个半“篡”字后才气绝身亡。
另一个被处以极刑的是同为建文遗臣的铁铉。
建文二年,朱棣兵围济南,用箭射了一封劝降信入城,铁铉用同样的方法给朱棣射回《周公辅成王》。
朱棣围济南城3个月不下,就绝黄河大堤,用水灌城,铁铉诈降,骗朱棣入城,准备用暗藏于门上的千斤闸将其砸死,但朱棣命不该绝,仅被砸中坐骑,连忙换了一匹马逃出。
朱棣大怒,命士兵猛攻城,但仍旧无法攻下,最后只好放弃济南城。
朱棣登帝位后,再次攻济南城,最终城陷,铁铉被俘。
被押解至南京,看到朱棣后,不停地骂他,不跪朱棣。
朱棣“使其面北一顾,终不可得。

”即让他称臣,铁铉愣是没屈服,朱棣一怒,令人割下他的鼻子耳朵,煮熟后塞入他的嘴中,问他:“好不好吃啊?”铁铉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的。
”仍不屈服,受磔刑(即分尸)而死。
朱棣又令人弄一油锅,将铁铉的尸体扔入油锅中,说,“你活着不肯向我称臣,死了也得向我称臣。
”然后另几个太监用铁棒夹住尸体,让他摆出称臣的样子,但是油锅中的油暴沸,溅出很远,太监被烫着后,丢下铁棒走开,但是铁铉的尸体依旧直挺挺的。
真不愧铁铮铮男子,不愧“铁铉”一名。
随后,又实行“瓜蔓抄”,所谓“瓜蔓抄”即与诛九族相似,但是比诛九族株连更广,甚至牵连至邻居。
这也是朱棣发明的,受害者是当时的御史大夫景清。
朱棣登位后,再次启用他,他受命不辞,当时很多人都笑话他,说他“言不顾行,贪生怕死”,但景清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依然委曲求全,委身于朝班很长时间,等待时机,意图谋杀朱棣。
一天,景清上朝时身穿绯衣,步履反常,受到怀疑,并且之前钦天监(夜观星象的官)奏称,“异星告变,光芒甚赤,直犯帝座。
”朱棣见他神色可疑,命人搜身,搜出利刃一把,便叱问,“你想干什么?”景清说,“我准备为故主(建文帝)报仇,可惜不能成事。
”并且破口大骂,“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
尔背叛太祖遗命,真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朱棣大怒,令人打掉他的牙齿,割去舌头,以磔刑处死,并且把他剥皮,然后在皮囊里塞入茅草,悬挂于长安门示众,并令人用铁刷将其肉一层一层刷下,打碎骨头。
下令诛其九族,杀其老师、门生、朋友甚至街坊邻居,只要和景清稍有关系的一律处死,犹如瓜之藤蔓,牵连甚广,故谓之“瓜蔓抄。
”《明史》记载“村落为墟。
”可见牵连之广。
景清之死堪比方孝孺,历史上死的最惨、牵连最广的两个人均出现在永乐朝,均是由朱棣一手造就,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建文遗臣亦遭到屠戮,黄子澄、齐泰、练子宁、陈迪……这些人不是被击齿(打掉牙齿),就是割舌,甚至截断手脚,死后再灭其三族(相对方孝孺和景清来说,还算幸运)。
这些人在历史上统被称为“壬午殉难”的忠臣义士(建文四年为壬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