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作霖女儿 鄭錦:冒死阻止張作霖將北平文物帶出關外

火烧 2022-07-23 19:04:44 1029
鄭錦:冒死阻止張作霖將北平文物帶出關外 在中國近代藝術的星空中,閃爍著眾多香山籍的耀眼之星。但提到「鄭錦」這個名字,恐怕不少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專業人士亦鮮有所知。然而,正是這位不為世人所熟知的香山籍傑出

鄭錦:冒死阻止張作霖將北平文物帶出關外  

在中國近代藝術的星空中,閃爍著眾多香山籍的耀眼之星。但提到「鄭錦」這個名字,恐怕不少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專業人士亦鮮有所知。然而,正是這位不為世人所熟知的香山籍傑出藝術教育家和畫家,親手締造了中國現代的第一所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國立北平美術學校,即當今名滿中外的中央美術學院。

张作霖女儿 鄭錦:冒死阻止張作霖將北平文物帶出關外

遊學日本

1922年,鄭錦與家人在北京

鄭錦(1883—1959年),字褧裳、炯裳、雲泉,號溫泉居士,生於香山(今中山)三鄉雍陌村的望族,5歲入鄉塾讀書,13歲隨父到日本,入讀大同中學,從梁啟超等遊歷三載。所就讀的大同學校為梁啟超、鮑滔宗所創辦,鄭錦甚得鮑氏賞識,後還將其女鮑桂娥嫁與鄭為妻,生有三女一子。

揚名扶桑

娉婷1907年

1897年,鄭錦在東京讀書並開始學習油畫。4年後,考入京都(西京)美術學院,學習工精細膩的日本畫。1907年,考入日本美術最高學府——日本繪畫專門學院,研究唐宋元明畫法。作品《娉婷》參加文部省美展時受到日本大正天皇讚賞,在日本聲譽日隆;作品《待旦》獲獎並被陳列於東京大正博物館。

籌建美院

鄭錦的講演錄《西洋新派繪畫》

1914年回國,在梁啟超的推薦下,鄭錦被國民政府教育部聘為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1917年奉教育部命,籌辦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家開辦的高等美術學校——國立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現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為尋求辦校經驗,他再度赴日本取經。翌年學校成立,被任為首任校長。

慧眼識才

徐悲鴻

鄭錦十分重視人才,在教育部任內時他爭取到六個公費去法國留學的名額。消息傳開後,許多權貴紛紛舉薦,一時間鄭錦的辦公桌上放了十一位被「推薦」的人選。鄭錦對這些「有權有勢」的人說:「我不管你們派誰去,但一定要有徐悲鴻在內!」後來,徐大師的遺孀廖靜文女士說到:「悲鴻當年每提到鄭錦時,都稱讚他為人正派。」

保護文物

《春神》台北故宮博物館收藏

1924年張作霖入主北京,後來與晉軍交戰大敗,在撤回關外時,命令古物陳列所將珍藏交出一同帶關外。其時,鄭錦恰好兼任故宮古物陳列所文華殿主任。為了保障古物免受損壞和盡忠守職,鄭錦四處奔走疏通關係,最後冒險去見張作霖,力阻張作霖不可破壞北平文物,張大帥從其言,致使古物免遭散落他方。

被逼辭職

鄭錦作品

鄭錦在外國生活了將近20年,對官場上的「為官之道」十分木訥,也不願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去趨炎附勢,自然會受到排斥。加之當時軍閥統治、學校內部的各種矛盾也愈演愈烈,任校長8年後,鄭錦被迫辭職。在他任職這段時間,培養了像劉開渠、李苦禪、李劍晨、常書鴻、王曼碩、雷圭元一大批人才。

平民教育

1924年辭去所任職務後,鄭錦與晏陽初、胡適等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深入農村,推行平民教育運動。當時的中國民眾教育第一套千字課本,當中的幾千幅插圖就出自鄭錦手筆。他還創作、編著了以平民百姓為對象的成人教育課本及教育掛圖。在定縣,他自制出無線電台全部機器,如幻燈機、留聲機等。

回歸故裡

1936年應廣東省政府之邀,鄭錦返回中山縣,翌年任中山模范縣建設專員、平民教育委員會主任等職。中山淪陷後,鄭錦辭職攜眷移居澳門。抗戰勝利後,他曾分別任中山縣坦洲鄉學校校長和坦洲鄉鄉長。後因身體等原因,返澳門青洲山邊石屋隱居,不問世事,以繪畫自娛,直至終老。

鄭錦無疑是20世紀初中國美術界的風雲人物,在中國美術現代化歷程上功不可沒。可是其名字至2001年前在中國的土地上幾乎消失,美術史對其貢獻也語焉不詳。但是,他創辦的國立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無疑為中國藝術寶庫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或許,鄭錦的故事不應該因時代的變遷和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

本文來源:中山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