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郭子仪与唐代宗 郭子仪都那么乖了,为何还遭皇帝猜忌?有兵有钱又能打就是原罪
郭子仪都那么乖了,为何还遭皇帝猜忌?有兵有钱又能打就是原罪 朔方军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部队,其长官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当世名将,但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结局却全然不同。郭子仪在传统故事中,是人人羨慕的人
郭子仪都那么乖了,为何还遭皇帝猜忌?有兵有钱又能打就是原罪

朔方军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部队,其长官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当世名将,但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结局却全然不同。郭子仪在传统故事中,是人人羨慕的人生赢家,而李光弼则并不受到唐朝皇帝的信任,屡屡被宦官鱼朝恩坏事,最后郁郁而终。不光李光弼不受唐朝皇帝信任,裕固怀恩、李怀光等人也遭到了同样的下场。唐朝皇帝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一门心思要拆分掉朔方军,最后终于达成所愿,让这支强军消失在历史中。 朔方军和其他袍泽部队不同(朔方军的历史早在朔方镇以前),它是除禁卫军外参与唐朝政变最多的军队。朔方军,治灵州,在长安西北1250里,辖区包括了内蒙河套、陕北和宁夏,后世的西夏统治区就是它的旧辖区。朔方军辖区内集中了六州胡、突厥、铁勒、党项等部族,他们都为朔方军服役(这也是一笔糊涂账,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计算在唐朝正规军内,而这些人的首领也是朔方军的高官,比如裕固怀恩,通典中记录的兵力数字只能当参考),是西北地区唐军最强的武装力量。由于它距离长安最近,唐朝的大臣、皇帝们发动政变时,朔方军就是必须考虑的砝码。 【有间】中国通史全套正版历史书籍中国古代史国学经典历史百科 ¥45 购买 政变发起方并不要求朔方军参与其中,但至少要他们中立。早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就和灵州道行军总管李靖(这算是朔方地方驻军干预中央的开端)有过联系。神龙革命爆发前朔方道(时称灵武道)大总管的姚崇从灵武赶回长安,想闹出「 ”大新闻”的张柬之、桓彦范 「 ”相谓曰:‘事济矣。’遂以其谋告之”,因为他们看来,姚崇在妇女干政问题上和自己志同道合,不会帮忙,但也不会帮倒忙。李三郎和姑姑斗法前,朔方军的老大郭元振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被唐睿宗任命为宰相、朔方道总管和兵部尚书,成了左右政变的关键人物。 朔方镇建立后,朔方军的地盘也有了庞大的经济资源。唐朝一共有十八个大盐池,十三个都在朔方军境内(最大的在河中,不在朔方军辖区),这些盐税有很大一部分就给了朔方军。朔方节度使还兼职闲厩宫苑监牧,负责唐朝在西北国营马场的生产,他手下可支配的战马数字绝不是14400匹。朔方节度使通常还兼管关内支度营田使,在开元末年每年有56万石粮食的收入,而当时整个唐朝的屯田收入不过是191万石。李亨和老爹李三郎势同水火,李亨一度穷的不如长安中产,但他却十分注意维护自己在朔方镇的关系网,和执掌朔方军的王忠嗣铁得不能再铁,对王忠嗣的部下也多有照顾,所以在朔方镇一呼百应。 李亨利用朔方镇的盐池、粮食、兵马坐稳了龙椅,击败了皇族中的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对朔方军的强大也心存忌惮。他生怕有人也效法自己拉拢朔方军,也害怕朔方军不能被自己控制,所以才对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猜疑不断。郭子仪的情商很高,看出了李亨等唐朝皇帝的小心思,因此非常配合。李光弼等人相对耿直一些,因此才有了不好的结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