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鬼吹灯2龙岭迷窟电视剧 龍嶺迷窟西周大墓的歷史原型是什麼 這個古墓的主人是誰身份揭秘
龍嶺迷窟西周大墓的歷史原型是什麼 這個古墓的主人是誰身份揭秘 《龍嶺迷窟》這部劇小編期待了很久,最近網路上經常有網友在討論這部劇中的西周大墓,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那麼劇中西周大墓有歷史原型嗎
龍嶺迷窟西周大墓的歷史原型是什麼 這個古墓的主人是誰身份揭秘

《龍嶺迷窟》這部劇小編期待了很久,最近網路上經常有網友在討論這部劇中的西周大墓,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那麼劇中西周大墓有歷史原型嗎?原型是誰的古墓?讓影視生活來告訴你們吧。
龍嶺迷窟西周大墓的歷史原型
近期有潘粵明、姜超、張雨綺領銜主演的鬼吹燈系列《龍嶺迷窟》在網上大火,評價是非常不錯的。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三人以一隻出自陝西鄉間的繡花鞋為開端,去往陝西尋寶。然後無意中進入到了一座西周的大墓探險的故事。
直接進入主題,小說中提到的古藍縣在陝西境內並未有真實地點,但必定有原型。原著中寫道:「我們一商量,便決定改變計劃,先過黃河西行。龍嶺往大處說,是秦嶺的余脈,往小處說,其實就是一片星羅棋布的土岡。這裡雖然不是黃土高原,但是受黃泛的影響,地表有大量的黃色硬泥,風就是造物主的刻刀,把原本綿延起伏的山嶺切割雕鑿,形成了無數的溝壑風洞,有些地方的溝深得嚇人。」
韓城區域地圖
經推敲此處原型在陝西韓城。該地由渭南市代管,位於陝西省東部黃河西岸,關中盆地東北隅,北依宜川,西鄰黃龍,南接合陽,東隔黃河與山西省河津、鄉寧、萬榮等縣市相望。明《韓城縣誌》記載:「韓,候、伯之國也」。
韓城禹門口的黃河
想要知道西周大墓原型是誰的,那必須追溯西周時期此處又分封給誰了?據《呂氏春秋·觀世》記載「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荀子·儒效》寫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稱「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從周成王開始,周朝大肆分封諸侯,直到周厲王、周宣王時期仍有分封。封了多少個?據統計,有記錄的多達181個,消失在歷史中的則不知有多少。
西周分封制
現在看看韓城地界歷史有哪些諸侯國。
第一個是韓(侯)國。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被封於韓國,只是受封者的名字並沒有在史籍中留下記載)封於韓,食采於韓原一帶,由於是侯爵之位,稱韓(侯)國,後被晉國滅。
《大雅·韓奕》中曾有關於韓侯的記載,「王錫韓侯,淑旂綏章,簟茀錯衡,玄袞赤舄,鉤膺鏤錫,郭鞃淺幭,鞗革金厄。」此詩主要是敘述西周周宣王時期,年輕的韓侯入朝受封、覲見、迎親、歸國和歸國後的活動,意思是周宣王賞賜年輕的韓侯,交龍日月旗漂亮,竹篷車子雕紋章,黑色龍袍紅色鞋,馬飾繁纓金鈴裝,車軾蒙皮是虎皮,轡頭挽具閃金光。(另一說,《韓奕》所描寫的韓侯可能與西周初年所封在韓城的韓侯不是一人,甚至可能不是一地。當年周宣王為了出征北方的犬戎,從封在韓城的韓侯一支中挑選了新的人,封在了西周時期東北地區,與燕國一起鎮守,「溥彼韓城,燕師所完」就是說的這個)
韓國大致方點陣圖,各國具體邊界不可考
韓原即韓城,《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中斷定:韓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今陝西省韓城市境內),它位於黃河西岸,古稱「河西」的地域內。
第二個是梁(伯)國。周宣王時又封秦仲的少子嬴康於夏陽的梁山(陝西澄城縣東北一帶地方),後來周平王正式冊封為嬴康為伯爵,建立夏陽少梁國(今陝西韓城西南一帶),稱梁(伯)國。由於嬴康是梁山的主人,改稱梁康,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梁康伯,後被秦穆公所滅。
梁國的版圖位置,前面的韓國先被晉國所滅
從出土的梁國遺址看,主要在韓城芝川、龍亭兩個鄉鎮,從現存城牆看,大部分高在1米左右,牆外築有壕溝,據城牆的製作技術和城內遺物等判斷,它是一座春秋城址。與《史記·晉世家》記載「十年,秦滅梁。梁伯好土功,治城溝」可以相印證。
第三個是芮(伯)國。周武王曾分封卿士芮伯良夫在芮邑,
周成王在位時芮國正式建立,國君被稱為芮伯。《史記·秦本紀》曾記載「德公元年,梁伯、芮伯來朝。」「成公元年,梁伯、芮伯來朝」。據註解看,芮國在今天的陝西省大荔縣一帶,南距古少梁國20里(今距韓城100里),後被秦穆公所滅。
芮國與梁國同屬周人的後代,是唇齒相依的同宗古國。梁國為嬴姓,芮國為姬姓。據《左傳》「秋
虢仲、芮伯、梁伯、賈伯伐曲沃」的記載來看,可以印證春秋時期,梁國、芮國與這幾個國家相距不遠,並且關係密切。
後出土的韓城市梁代村古墓也印證為芮國墓地,只是《漢書·地理志》記載芮國位置在陝西省大荔縣,現出土墓地在韓城,兩者相距一定距離,不知是不是由於韓(侯)國先滅亡的原因,導致了國土邊界發生變化。
梁代村遺址
第四個關於岑國。《呂氏春秋》曾記載:「周文王封其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其地也,今梁國岑亭是也。」意思是周文王封異母弟姬耀封為岑子,將其堂弟姬渠封於岑地(今陝西韓城),建立了岑國。
但據《風俗通》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岑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異母弟耀之子渠,武王封為岑子,……子孫因以為氏,世居南陽棘陽」,其實是武王在完成統一建立中央政權後才開始對姬姓族人進行分封,其實不在韓城境內,而是地處南陽。
所以,龍嶺迷窟下面的西周古墓原型,很大概率是韓侯國、梁伯國和芮伯國時期的國君墓地。那墓中又可能埋藏什麼文物呢?
西周五等爵制的形成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過程:初期繼承了殷商爵制,出現了"公、侯、伯、子、男、甸、采、衛"等較混亂的爵制;中期以後,伴隨著西周禮制的變革,逐漸形成系統化的"五等爵制"即"公、侯、伯、子、男」,說這個,其實也是因為不同爵位,喪葬禮儀、墓制規格、陪葬品等都有所不同。
西周墓葬的隨葬品主要有陶器、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玉石裝飾品、原始瓷器和漆器等。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的隨葬品很豐富,有製作精緻的成套青銅禮器,下面看看幾個同時期出土的古墓情況。
芮國墓
從出土的芮國古墓看,雖有數位國君,但出土的青銅器、樂器、玉器、金器等稀世文物多達2000多組,其中48件金器更是非常奢華;韓城附近的山西臨汾霸國,伯爵之位,翼城縣1017號古墓也出土了出土有1000多件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陶器、車馬器。
所以,同級別的梁伯,墓中可能也有大量的青銅器、樂器、玉器、金器、兵器。而更高一級的韓侯,則應該更為豐富,因為同為侯國的黎國,遠在山西黎城,雖然發掘時由於大量的青銅器全被盜空,只出土了幾件商代時期較珍貴的玉器,但也是非常壯觀。另外從《大雅》記錄中可以略窺一二,馬飾金鈴、金質的轡頭挽具,至於還有什麼文物,只能等待以後的考古發現了。
很赞哦!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