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国王向皇太极磕头 仁祖大王,朝鲜王朝国王列表
仁祖大王,朝鲜王朝国王列表
朝鲜王朝国王列表
1、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2、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3、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4、世宗 李 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5、文宗 李 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6、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7、世祖 李 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8、睿宗 李 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9、成宗 李 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10、燕山君 李 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11、中宗 李 怿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12、仁宗 李 岹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13、明宗 李 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14、宣祖 李 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中宗庶侄
15、光海君 李 珲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16、仁祖 李 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17、孝宗 李 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18、显宗 李 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19、肃宗 李 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20、景宗 李 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21、英祖(英宗) 李 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22、正祖(正宗) 李 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23、纯祖(纯宗) 李 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24、宪宗 李 奂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嫡子
25、哲宗 李 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26、高宗 李 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纯宗 李 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扩展资料
朝鲜国王的历史: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六日,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其时五十八岁。李成桂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头衔向明朝上表,趁高丽王混乱,自己受推戴不得不即位,明太祖朱元璋不予批准。
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号)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了朝鲜二字,但是又因为李成桂“顽嚣狡诈”而不正式册封赐印。于是李成桂的头衔改成了“权知朝鲜国事”。
李成桂即位后,次子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大君。经过两次王子之乱,在建文二年(1400年)被封为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禅让于松京寿昌宫。
此时,明朝发生了一场极大的变局。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明惠帝用人不当,渐处下风,被迫对朝鲜更多地采取怀柔政策。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朝廷一方,便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任他国中自主张”。
于是方赐李芳远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成了朝鲜国王。
明成祖“靖难”成功登基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封朝鲜国王。
此后,历任朝鲜统治者均循例受封为朝鲜国王。只能自称孤,寡人,不能自称朕;只能被大臣称大王,殿下,不能称皇上,陛下,否则即为僭越。

朝鲜王朝时期(公元1392-1910),朝鲜国王的官服是红底金色图案的蟒袍,朝鲜王后则饰以凤。公主、翁主和嫔妃则饰以花型图案。赤翟衣是明朝皇帝明惠宗朱允炆下赐给朝鲜国王的,是特许的亲王级别的服饰。天青色翟衣作为中国皇后的等级,朝鲜王妃不能僭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国王
朝鲜仁祖是谁?简介及怎么死的?
李倧率领李贵等人以救火为号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将李珲绑缚,押到仁穆王后面前接受训斥,然后宣布废黜其王位,史称此次政变为“仁祖反正”。 亲侄绫阳君李倧即位,即位后,其父被追尊为大院君,后来又被尊为朝鲜元宗。朝鲜仁祖怎么死的朝鲜仁宗在位27年,(1649年)仁祖二十七年五月一日,仁祖出现感冒症状,五月七日身上出现大片荨麻疹,服用侍药厅的竹沥和清心丸后不见好转,于五月八日清晨死于昌德宫大造殿的东寝阁。最初安葬于坡州云川里的长陵,后因“蛇灾”而在英祖七年迁至坡州交河长陵。仁宗死后庙号仁祖,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赐谥庄穆大王。
李孝宗的生平
朝鲜孝宗李淏(字静渊,号竹梧,潜邸时所称),李氏朝鲜第十七代君主。
在世时间 1619年—1659年 在位时间 1649年—1659年 庙号 孝宗 谥号 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 【王位继承】 前任君主 朝鲜仁祖 李倧 继任君主 朝鲜显宗 李棩 【生平】 万历四十七年(光海君十一年,1619)五月二十二日生于汉城庆幸坊本宫(仁祖潜邸)。为仁祖大王次子。天启六年(朝鲜仁祖四年,1626),七岁的李淏被封为凤林大君。 1636年的“丙子虏乱”之后,李淏和哥哥昭显世子李溰、弟弟麟坪大君李浚都被清军掳到沈阳,当了很久的人质。清朝入主关内之后,1644年11月9日,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北京紫禁城武英殿召见作为人质的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说“未得北京以前,两国不无疑阻。今则大事已定,彼此一以诚信相孚。且世子以东国储君,不可久居于此,今宜永还本国。凤林大君则姑留与麟坪大君相替往来……”。同时,清朝还宣布减少朝鲜的岁贡币物。 1645年3月,久居满清做人质的昭显世子返回汉城,随行清使勒令朝鲜仁祖李倧出城迎接。父迎子,于儒教礼法不合,且有承认清朝敕使代表天子身份的意思,所以忠于明朝的朝鲜两班朝臣士大夫对此心生忌恨。5月21日,昭显世子暴毙于昌德宫中,其死因,有史料认为系被宫人在饵饼中下毒。李倧讳言此事,怕多尔衮深究,上报“病亡”。6月7日,被多尔衮释放的凤林大君回到汉城。昭显世子在清廷为质近十年,历尽艰险,亲眼目睹了明亡清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积累了处理朝清关系的丰富经验。多尔衮对其逝世“深为惊悼”。虽对其暴毙觉得可疑,但是在朝鲜使臣众口一词的“确系病殪”的说辞下,也不得不信。同年11月14日,清朝册封李淏为朝鲜世子。1649年己丑五月十三日,仁祖大王去世,李淏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 送还质子,减少岁贡,本是清朝为缓和两国关系而为,但是经过1627年和1636年的两次战争,朝鲜对清朝产生了很深的民族仇恨。在朝鲜一方,明朝灭亡本是调整对清朝外交政策的良机,但是,反清分子利用朝鲜民族对满洲的仇恨心理,推行名分主义的外交,延缓了两国关系的改善。 当时的李朝上下皆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仁祖庄穆大王实录》,在明亡前用崇祯年号,在明亡后用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年号。在仁祖之后的历代朝鲜国王《实录》,只书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纪年。记载朝鲜李朝宗室谱系的《璇源系谱》中所载的李淏即位年份,即为“崇祯后乙酉”。至于私人著述,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崇祯后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当时朝鲜君臣认为,“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李朝孝宗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倡议北伐。他对大臣说:“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听者,天时人事,不知何日是好机会来时。故欲养精兵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对大臣“万一蹉跎,有覆亡之祸,则奈何”的担心,他说:“以大志举大事,岂可保其万全也。大义则明,则覆亡何愧,益有光举于天下万世也。且天意有在,予以为似无覆亡之虞也”。 为了北伐,孝宗首先采取措施,扩军备战。驻汉城的都城御营厅军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军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全部改编为骑兵。御营厅增加了大炮攻坚部队,还计划将守卫汉城的训练都监军增加10000名,御营厅军增加20000名。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实现。(韩国姜万吉《韩国近代史》)与此同时,孝宗时代,加快了宣祖时代出现的大同法的推行。所谓大同法,是指在朝鲜中期以后将贡物统一为米谷的纳税制度,客观上加快了朝鲜国内贸易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孝宗时的宰相金育大力主张推行大同法,对土地征收附加税。此法的实施证明对国家的岁入和对农民的境遇都极为有利。这样一个结果对孝宗特别宝贵,因为他的目的是要加强军队和增加国家收入以反对清朝。作为又一项增加收入的措施,他颁布一道命令,所有男子,甚至和尚,都要纳税以换取免服兵役。 李朝君臣确信“胡人无百年之运”的儒家格言,将地震、彗星等自然灾害视为清朝灭亡的征兆,对南明政权、吴三桂和三藩分裂势力、台湾郑成功、准噶尔蒙古等反清势力寄以厚望,准备派使臣渡海联络,策划夹击清朝。台湾郑氏多次请日本联合出师伐清复明,朝鲜对日郑联合乐观其成,甚至建议“假道朝鲜,出送援兵”(《仁祖大王实录》二十四年十二月甲午)。1650年,李淏向清廷奏报“日本近以密书示通事,情形可畏,请筑城训练为守御计”,企图以防御日本为由扩军备战。清朝警觉到朝、日、南明联手组成军事同盟的危险,于是派遣密使前往朝鲜核实情况。结果查明朝鲜与日本素和好,奏折不实,顺治皇帝下诏斥责朝鲜国王,罢其用事大臣。这就是朝鲜历史上有名的“六使诘责”事件。 由于朝鲜财政困难,军备薄弱,北伐大计难以实施。而且由于新兴的清朝连续有顺治、康熙两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不仅巩固了全国的统一,而且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朝鲜反清派期望的汉民族武装反抗、满清统治土崩瓦解局面一直没有实现。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南明残存势力灭亡,影响中、朝、日关系的不确定因素消失。作为实际行动纲领的朝鲜北伐计划,寿终正寝。朝鲜没有介入中国内战,也没有铤而走险联合日本跨过鸭绿江入侵辽沈,冒犯正处于全面上升和旺盛时期的新兴满洲军事强权。这是朝鲜的大幸,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孝宗的北伐计划虽没有成为事实,但是加重了朝鲜的财政负担,延缓了中朝关系改善的步伐。朝鲜的北伐论者不想肯定中国在满清统治下的文化和经济先进性,以后还几乎全面封锁了对中国文化的引进。 在孝宗年间,清朝还在1654年(顺治十一,孝宗五)和1658年(顺治十五,孝宗九)两次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清军在东北作战,扫荡入侵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1654年5月,朝鲜调发鸟铳手100名、领队1名、翻译2名、军官、旗鼓手火丁48名,前往宁古塔与清军会合,6月11日在松花江下游与斯捷潘诺夫部俄军相遇。清、鲜联军750余人在江边高地集结,俄军本想迎战,但是东风忽起,完全使用风帆动力的俄国军舰不得不撤退,朝鲜军枪手精确射击,俄军多人中弹。这支朝鲜部队回国后受到朝鲜兵曹(相当于兵部)的褒奖。1658年,清军集结兵力,准备围歼入侵俄军,朝鲜军第二次应战,计有鸟铳手200名,火兵20名,将官5名,翻译2名,随卒38名,刷马驱人39名,合计304人,于6月2日从朝鲜边境军事重镇会宁出发,9日至宁古塔与清军会师,乘坐战船52艘前往松花江下游。7月10日,清鲜联军在松花江口与俄军交战。俄军500人,其中180人临阵逃脱,270人被击毙或俘虏,俄军首领斯捷潘诺夫被打死。朝鲜军战功卓著,牺牲8人,伤25人。战斗结束后,联军在松花江下游继续警戒两个月,9月20日朝鲜军归国。 1659年己亥五月四日,孝宗大王去世于昌德宫之大造殿,在位十年,终年四十一。清朝赐谥号为忠宣。朝鲜自仁祖之后不用中国所赐谥号,自上谥号为宣文章武神圣显仁,英祖十六年加上谥号明义正德。初葬杨州,太祖健元陵西,显宗十四年十月七日移葬于骊州宁陵。 【家庭】 王妃 孝肃敬烈明献仁宣王后张氏(籍德水) 万历四十六年(光海君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于安山。崇祯四年(仁祖九年)行嘉礼于梨岘别宫。初封丰安府夫人,1644年乙酉册封世子嫔,1649年己丑进封王妃。1674年甲寅(显宗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去世于庆熙宫之会祥殿,终年五十七。葬宁陵。 子女 长子 显宗大王 李棩 长女 淑慎公主 二女 淑安公主 三女 淑明公主 四女 淑徽公主 五女 淑静公主 六女 淑敬公主 庶女 淑宁翁主(安嫔李氏出)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896636.?wtp=tt
朝鲜仁祖李倧是怎样的人
朝鲜仁祖李倧是宣祖所生的第五个庶子的儿子,宣祖期间发生了壬辰倭乱,当时朝鲜仁祖李倧的父亲李琈一直陪伴在宣祖身边,还曾经一起逃亡到北方去,也就是在他们逃到了黄海道的时候李倧出生了,后来安定下来以后被封为绫阳君。后来宣祖去世光海君继承了王位,但是他在位期间的行为让整个朝野对此都十分不满,于是发动政变废除了光海君之后让仁祖李倧登上了王位。
朝鲜仁祖李倧在位期间曾经发生了很多的动乱,还曾经有大臣想要再次推翻朝鲜仁祖李倧的统治,不过最后这位大臣兵败被仁祖下令杀死了。朝鲜仁祖李倧做国王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清明两朝战争不断的时候,朝鲜也在这次的战争中受到了波及,最后也让朝鲜从此之后属于大清朝,这一点让朝鲜仁祖李倧以及人民都十分的愤恨。 后来又发生了几次战乱之后朝鲜国内才逐渐恢复平静,同时朝鲜仁祖李倧也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粮食生产的税法,在国防方面也加大了管理的力度,但是朝鲜仁宗李倧在政治方面却依旧不能完全保持清明,朝鲜朝堂上的纷争一直都没有停歇。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仁祖李倧在1649年离开了人世。他的一生是十分曲折的,同时朝鲜国内国外的战争也十分纷杂,这些都让朝鲜仁祖李倧受尽了苦楚的折磨。可以说在朝鲜仁宗李倧的统治时期朝鲜王朝的地位再次下降,尽管朝鲜仁宗李倧有想要整治国家的想法,可是最终还是无法挽回这个局面。光海君下一任皇帝
光海君为李氏朝鲜的第15代君主,下一任是第16代君主,名李倧(朝鲜语:이종/李倧 I Jong),幼名天胤,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赐谥庄穆王),庙号初定为烈祖,八日后改为仁祖,葬于交河长陵。
朝鲜第一代皇帝是谁
可能是受《大长今》等韩国电视剧的影响,中国人普遍认为朝鲜(韩国)历史上也存在皇帝。但这完全是韩国影视界为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或中国翻译为崇洋媚外而篡改的历史。实际上,朝鲜(韩国)历史上称皇帝的,也仅两人:高宗李熙,韩国光武元年(1897年)至韩国光武十一年(1907年)在位;纯宗李坧,韩国隆熙元年(1907年)至韩国隆熙四年(1910年)在位。两人称帝合计十四年。
附:朝鲜、韩国历任君主在位年代: 1.太祖康献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李旦,朝鲜太祖元年(1392年)至朝鲜太祖七年(1398年)在位; 2.定宗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李曔,太祖李旦次子,朝鲜太祖七年(1398年)至朝鲜定宗二年(1400年)在位; 3.太宗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李芳远,太祖李旦五子,朝鲜定宗二年(1400年)至朝鲜太宗十八年(1418年)在位; 4.世宗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李祹,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朝鲜太宗十八年(1418年)至朝鲜世宗三十二年(1450年)在位; 5.文宗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李珦,太祖李旦长孙,朝鲜世宗三十二年(1450年)至朝鲜文宗二年(1452年)在位; 6.端宗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李弘暐,朝鲜文宗二年(1452年年)至朝鲜端宗三年(1455年)在位; 7.世祖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李瑈,世宗李祹次子,朝鲜世祖元年(1455年)至朝鲜世祖十四年(1468年)在位; 8.睿宗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李晄,世祖李瑈次子,朝鲜世祖十四年(1468年)至朝鲜睿宗元年(1469年)在位; 9.成宗康靖仁文宪武钦圣恭孝大王李娎,世祖李瑈长孙,朝鲜睿宗元年(1469年)至朝鲜成宗二十五年(1494年)在位; 10.燕山君李漋,成宗李娎长子,朝鲜成宗二十五年(1494年)至朝鲜燕山君十二年(1506年)在位; 11.中宗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李怿,成宗李娎次子,朝鲜中宗元年(1506年)至朝鲜中宗三十九年(1544年)在位; 12.仁宗荣靖献文懿武章肃钦孝大王李岹,中宗李怿长子,朝鲜中宗三十九年(1544年)至朝鲜仁宗元年(1545年)在位; 13.明宗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李峘,中宗李怿次子,朝鲜仁宗元年(1545年)至朝鲜明宗二十二年(1567年)在位; 14.宣祖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李昖,中宗李怿孙、德兴大院君李岹第三子,朝鲜明宗二十二年(1567年)至朝鲜宣祖四十一年(1608年)在位; 15.光海君李珲,宣祖李昖长子,朝鲜宣祖四十一年(1608年年)至朝鲜光海君十五年(1623年)在位; 16.仁祖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李倧,宣祖孙、定远君李琈长子,朝鲜仁祖元年(1623年)至朝鲜仁祖二年(1624年)、朝鲜仁祖二年(1624年)至朝鲜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在位; 17.兴安君李瑅,宣祖李昖第十一子,朝鲜仁祖二年(1624年)在位; 18.孝宗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李淏,仁祖李倧次子,朝鲜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至朝鲜孝宗十年(1659年)在位; 19.显宗昭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李棩,孝宗李淏长子,朝鲜孝宗十年(1659年)至朝鲜显宗十五年(1674年)在位; 20.肃宗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李焞,显宗李棩长子,朝鲜显宗十五年(1674年)至朝鲜肃宗四十六年(1720年)在位; 21.景宗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李昀,肃宗李焞长子,朝鲜肃宗四十六年(1720年)至朝鲜景宗四年(1724年)在位; 22.英祖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干健坤宁配命垂统景历洪休中和隆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李昑,肃宗李焞次子,朝鲜景宗四年(1724年)至朝鲜英祖五十二年(1776年)在位; 23.正祖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李祘,英祖李昑孙、李愃次子,朝鲜英祖五十二年(1776年)至朝鲜正祖二十四年(1800年)在位; 24.纯祖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峻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干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建功裕范文安武靖英敬成孝大王李玜,正祖李祘次子,朝鲜正祖二十四年(1800年)至朝鲜纯祖三十四年(1834年)在位; 25.宪宗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德弘运章化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李奂,纯祖李玜孙,朝鲜纯祖三十四年(1834年)至朝鲜宪宗十五年(1849年)在位; 26.哲宗熙伦正极粹德纯圣钦命光道敦元彰化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李升,英祖李昑玄孙、李愃曾孙、恩彦君李裀孙、全溪大院君李圹第三子,朝鲜宪宗十五年(1849年)至朝鲜哲宗十四年(1863年)在位; 27.高宗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巍勋洪业启基宣历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仁翼贞孝太皇帝李熙,英祖李昑六世孙、李愃玄孙、恩信君李禛曾孙、南延君李球孙、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次子,朝鲜哲宗十四年(1863年)至韩国光武十一年(1907年)在位,韩国光武元年(1897年)起称帝; 28.纯宗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李坧,高宗李熙长子,韩国光武十一年(1907年)至韩国隆熙四年(1910年)在位。朝鲜最后一个王妃是个什么样滴人物?
33·懿愍皇太子英王 谥号加尊号--文仁武庄至
孝明晖 1897-1970 太子妃—日本贵族梨本宫方子,夫妇住在日本 直到1965年韩国准予回国 1·太祖高皇帝1335-1408 谥号加尊号--康献 至仁启运应天肇通光勋永n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 讳旦,字君晋;初讳成 桂,字仲洁,号松轩,潜邸时所称 神懿高皇后 安边韩氏—原封为节妃,定宗1398 年即位,加封尊号神懿,1897年承仁纯圣神圣王 后 神德高皇后 谷山康氏--原封为显妃,顺元显敬 2· 定宗大王 1357-1419 谥号加尊号--恭靖 懿文庄武温仁顺孝, 讳曔 字光远 初讳芳果 安定王后 庆州金氏—原封德媛,之后被封为德 妃,1400年太宗继位后,封为顺德王大妃,温明 庄懿 3·太宗大王 1367-1422 谥号加尊号--恭定 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 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 讳芳远,字遗德 元敬王后 骊兴闵氏1365-1420,徽号—元敬章 德昭烈,原封贞嫔,1400年封为静妃,世宗继位 后封为厚德王大妃,厚德为尊号 扶幼执政—其兄长支持大儿子让宁大君,太宗 晚年生重病怀疑王妃与其妻舅将扶幼执政,曾 酿起要废妃,之后太宗要求大儿子让宁大君内 禅四弟世宗 4·世宗大王 1397-1450 谥号加尊号--庄宪 英文睿武仁圣明孝, 讳 祹,字元正 昭宪王后 青松沈氏 原封为三韩国夫人,1408 世宗册封为世子后,封为敬嫔,1418年世宗继位 后封为恭妃,1432年世宗规定王之正室均以王 妃称之,不再加上**妃,同时也以中宫殿称呼王 妃殿,尊号--宣仁齐圣 5· 文宗大王 1414-1452 谥号加尊号--恭顺 钦明仁肃光文圣孝, 讳 珦,字辉之 显德王后 安东权氏—1418-1441年,1431年是 为当时世子鲁山君(之后为文宗)之承徽,1433 年封为良媛,1437年封为纯嫔,1441生下端宗后 因产后病死亡, ,尊号仁孝顺惠 文宗死后,当时宫中最大者为世宗的嫔妃—惠 嫔杨氏,以及文宗的宠妃-贵人洪氏与粱氏,政 策决定权暧昧不明,世祖(首阳大君)发起癸酉 靖难,开始确定议政府,使相权缩小,中央集权 强化,王权加以强化,并且斥佛倡儒(文宗与端 宗都有倾佛倾向),确定户籍制度还有国防军事 制度 6· 端宗大王 1441-1457 谥号加尊号--纯定 安庄景顺敦孝, 讳弘暐 定顺王后 砺山宋氏,1440-1521,由於个性勤俭 恭顺,所以死后第二年端宗本来要选妃因而取 消,1455年世祖原本还追封为懿德王大妃,但是 成三问与朴彭年等所谓死六臣发起端宗复位运n动,使得1457年世祖 降端宗为鲁山君,王大妃 也被降为夫人,1698年肃宗年间复位 7·世祖大王 1417-1468 谥号加尊号--惠庄 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 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 讳瑈,字粹之 贞熹王后 坡平尹氏 1418-1483 1469-1476垂 帘听政 1428与世祖举行嘉礼—封为乐浪府大夫 人,1455封为王妃,1457尊号慈圣,1468开始摄 政,1469年睿宗即位时上尊号—钦仁景德宣烈 明顺徽懿,当时睿宗14岁,其与睿宗同位摄 政,1471年再上尊号元淑慎惠神宁,睿宗死后, 钦选睿宗之二侄子(德宗之子)者乙大君为继位 者, 是为成宗,继续垂帘听政直到1476年成宗 亲政 8· 德宗大王 1438-1457 谥号加尊号--怀简 宣肃恭显温文懿敬,讳瑈, 字原明;初讳崇 昭惠王后 清州韩氏—1437-1504,历史上多称 她为仁粹大妃,1455封为世子嫔粹嫔,1470年成 宗即位后封为仁粹大妃,晚年因为燕山君调查 其生母尹妃被废之事,而在病床上遭其孙子燕 山君羞辱迫害 9·睿宗大王 1450-1469 谥号加尊号--襄悼 钦文圣武懿仁昭孝,1457 年,8岁被封为世子,20岁死去, 讳晄,字明照 章顺王后 清州韩氏 1445-1461,当时重要门阀 韩明浍之女,1460年行嘉礼,封为世子嫔,备受 世祖疼 爱,1460年生下仁城大君(仁城大君五 年后死去),1461年生下公主后死去,其与成宗 第一王妃恭惠王妃是亲姊妹 安顺王后 清州韩氏 ~1498年 1462年封为王 妃,1466年生齐安大君,原为继承王位的第一顺 位人选,但因世祖贞熹王后反对,加上成宗之生 母昭惠王后运用计谋而变成8岁的成宗继 位,1472封为仁惠大妃,1497年燕山君加封为明 懿王大妃,1590上尊号章圣,1604年又上尊号徽 徽,贞宪, 10·成宗大王 1457-1494 谥号加尊号--康靖 仁文宪武钦圣恭孝, 讳娎 恭惠王后 清州韩氏 1456-1474年,1467年封为 世子嫔,1469年成宗即位成为王妃,1474年死后 上尊号 恭惠,1498年加封尊号徽懿慎肃 废妃咸安尹氏 1474年恭惠王后死,燕山君之生 母淑仪尹氏成为继妃,1479年因为成宗宠妃严 淑仪与郑淑仪谗言以善妒被废,1480年被赐死, (其与成宗之生母仁粹大妃不和而遭排斥), 贞显王后 坡平尹氏 1462-1530,原为成宗之淑 仪,1480年成为王妃,1497年尊号慈顺,1504加 上尊号和惠,1506年支持反正大臣废燕山君,中 宗(其子大君继位)是为中宗反正,1530年死后 又加尊号昭懿钦淑 11·燕山君 为废岀,无祖位名与庙号 1476- 1506 1496年追崇生母尹氏为大妃제헌왕후, 其夫人居昌慎氏,父亲为慎承善,兄长为慎守 勤,与成宗之第一王妃端敬王妃为亲姑侄关系 12·中宗大王 1488-1544 谥号加尊号--恭僖 徽文昭武钦仁诚孝, 讳 怿,字乐天 端敬王后 居昌愼氏 1487-1557,1499年封为晋 城君府夫人,1506年中宗刚即位被封为王妃·因 其父为燕山君之义兄又是国舅,而被废位,1739 年王妃名号才复位 章敬王后 坡平尹氏 1506年封为淑仪,1507年 封为王妃,1511年生孝惠公主,1515年生仁宗因 为产后病死去,徽号淑慎明惠,1547年明宗加封 尊号宣昭懿淑 文定王后 坡平尹氏 1501-1565年,1517年7月 19日入宫册封为王妃,1534年庆源大君(即明 宗),1545年开始八年垂帘听政,尊号慈懿 ◎中宗34年封文定王后之子为庆源大君,仁宗 实录上写到—当时仁宗病危,遗命12岁的庆源 大君继位 13· 仁宗大王 1515-1545 谥号加尊号--荣靖 献文懿武章肃钦孝, 讳峼 仁圣王后 罗州朴氏 1514-1577 1524年行嘉礼 封为世子嫔,1544年进封为王妃,1547年上封尊 号恭懿,徽号孝顺,殿号孝慕 14·明宗大王 1534-1568 谥号加尊号--恭宪 献谷昭文光肃敬孝, 讳 峘,字对阳 仁顺王后 青松沈氏 1575年死於昌庆宫,44岁, 徽号宣烈,1569年上封尊号懿圣 15·宣祖 1552-1608, 谥号加尊号--昭敬 正倫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n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 孝, 讳昖,初讳钧 宣祖生母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之后宣祖封为 德嫔, 懿仁王后 磻南朴氏 1555-1600 1569年行嘉礼 册封为王妃,1590年尊号章圣,1604年加尊号徽 烈,1610年加尊号贞宪 仁穆王后 延安金氏 1584-1632 史上多称为仁 穆大妃,1602年19岁封为王妃,1606年生宣祖唯 一嫡岀子永昌大君,1614年其子永昌大君以及 父亲延兴府院君金悌男被光海君以谋反罪名遭n杀害,1612年光海君要求废大妃,1618年被光海 君幽禁於西宫五年,1623年仁祖反正成功才复 位,尊号为昭圣贞懿明烈,徽号为光淑庄正 仁穆大妃的遭遇曾被宫中宫女写成癸丑日记, 与仁显王后传和恨中录(思悼世子-庄祖之妃洪 氏著)同为朝鲜朝宫中小说三部曲 16·光海君 被废,无谥号也无尊号 1575-1641 夫人为文城郡夫人文化柳氏,死於1623年 17·元宗大王 谥号加尊号--敬德仁宪靖穆章 孝 1580-1619 仁献王后 绫州具氏 仁祖生母,1578-1626,原 封为定远君(元宗原为定远君)府夫人,后来又 被封为远珠府夫人,还被封以宫号启运宫,1626 年死去,1632年追崇仁献王后,加封尊号敬懿贞 靖 18·仁祖大王 1595-1649 谥号加尊号--开天肇运正纪宣德宪文烈武明肃 纯孝,号松窓,潜邸时所称 仁烈王后 清州韩氏 1594-1635 1610年封为绫 阳君(仁祖原为绫阳君)清城县夫人,1623年仁 祖即位封为王妃,16325年生下龙成大君后死 去,1651年孝宗追尊尊号明德贞顺 庄烈王后 汉阳赵氏 1624-1688,又称赵大 妃,1638年15岁成为王妃,1649年仁祖死 后,1651年孝宗上尊号慈懿,1659年孝宗死,为 了这位仁祖继妃要为孝宗服丧期年(1年)或是 齐衰(3年),引发朝鲜朝第一次服丧问题,因为 孝宗为仁祖第二嫡子,当年仁祖的世子-昭显世 子死去时,赵大妃是守丧1年,但是帝王去世,宫 中都要为他服丧三年,所以问题就来了,毕竟孝 宗并非嫡长子身分入继,所以这位长命的王妃 要服几年丧引发朝臣中南人与西人之第一次党 争 19·孝宗大王 1619-1659 谥号加尊号--钦天达道光谷弘烈宣文章武神圣 显仁明义正德 字静渊,号竹梧,潜邸时所称 仁宣王后 德水张氏 1618-1674 1630被封为丰 安府夫人,1645年昭显世子死,凤林大君成为世 子,成为世子嫔,1649年孝宗继位成为王 妃,1674年死时又引发显宗服丧大功(9月)或期 年之服丧纠纷 20·显宗大王 1641-1674 谥号加尊号--昭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 彰孝 讳棩,字景真 明圣王后 清风金氏 1642-1683 1651封为世子 嫔,显宗继为后封为王妃,1683年於储承殿42岁 死去 21·肃宗大王 1661-1720 谥号加尊号--僖顺 显义光倫睿圣英烈裕谟永 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 勋章文宪武敬明原孝, 讳焞,字明普 仁敬王后 光山金氏 1616-1680,1713尊号光 烈,1722徽号孝庄明显,1753年徽号宣穆,1776 年殿号惠圣, 仁显王后 骊兴闵氏 1667-1701尊号孝敬淑圣 庄,徽号纯元化懿,殿号贞穆 仁元王后 庆州金氏 1687-1757, 1711尊号惠 顺慈敬,1711又上尊号献烈光宣显徽号-定懿章 穆,殿号-孝昭 22·景宗大王 1688-1724 谥号加尊号--恪恭 德文翼武纯二宣孝, 讳 昀,字辉瑞 端懿王后 青松沈氏 1686-1718 ,1697年封为 世子嫔,来不及作王妃就死了,1720追封殿号永 徽,1726年尊号恭孝定穆 宣懿王后 咸从鱼氏 1705-1730,1718年受封世 子嫔,1720景宗即位持为王妃,英祖继位后成为 敬纯王大妃,膝下无子,个性温和,尊号敬纯,徽 号孝仁惠穆 23·英祖大王 1694-1776 谥号加尊号--庄顺 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洪 倫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 永尧明舜哲乾健坤寧配命垂统景历洪休中和隆 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 讳昑,字光 叔,号养性轩 贞圣王后 达城徐氏 1704封为达城郡夫 人,1721年封为世子嫔,1724年死去,1740年上 尊号惠敬,1753年又上尊号庄慎康宣,1756年又 上尊号恭翼仁徽昭献,1772年殿号端穆章和 贞纯王后 庆州金氏 1745-1805 1759封为王 妃,与当时世子-思悼世子之间有争论(背后代 表的世大夫势力正在党争),1776年正祖即位, 其家族代表的辟派失势,但是1800年纯祖即位 后,赐死恩彦君,以果断的政治手腕维持政治秩 序,1778年徽号端穆章和,尊号顺圣哲明宣隆仁 24·眞宗昭皇帝 1719 - 1728 谥号加尊号--恪愍 温良睿明哲文孝章, 讳 緈,字圣敬 孝纯昭皇后 丰壤赵氏 1715-1751 1724年与孝 章世子(真宗)行家礼,1735年封为贤嫔,1776年 庄献世子(思悼世子)长男-正祖入继承统孝章 世子,正祖即位后封为大妃 25·庄祖懿皇帝 1735-1761 谥号加尊号--思悼绥德敦庆弘仁景祉章倫隆范 基命彰休赞元宪诚启祥显熙神文桓武庄献广 孝, 讳愃,字允宽 献敬懿皇后 丰山洪氏 1735-1815 历史上常被 称为惠庆宫洪氏,1735年成为思悼世子的世子 嫔,封为惠嫔,到了正祖年间加封惠庆宫宫号 26·正祖宣皇帝 1752-1800 谥号加尊号--敬-天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 仁庄孝 讳祘,字亨运,号弘斋 孝懿宣皇后 清风金氏 1753-1821 1762年封为 世孙嫔,1776年进封王妃,死於慈庆殿,徽号睿 敬慈粹 27·纯祖肃皇帝 1790-1834 谥号加尊号--宣恪 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 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倫熙化浚 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乾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n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功裕范文安武靖英敬成 孝, 讳玜,字公宝,号纯斋 纯元肃皇后 安东金氏 1789-1857 1802年册封 王妃,1824年尊号明敬,宪宗年间进号大王大 妃,1827年又上尊号文仁光圣隆禧正烈宣徽英 德,1857年又上尊号慈献显伦洪化神运n 28·文祖翼皇帝 1809 - 1830 谥号加尊号--康穆 体元赞化锡极定命成宪英 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浚 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统神勋肃谟乾大坤 厚广业永祚庄义彰倫行健配寧基泰垂裕熙范昌 禧立经亨道成献昭章致中达和继历协纪刚粹景 穆峻惠衍祉宏猷愼徽绥緖佑福敦文显武仁懿孝 明, 讳旲 字德寅,号敬轩 神贞翼皇后 丰壤赵氏 1808-1890 1820年12岁 行嘉礼成为世子嫔,1827年生宪宗,1830年王世 孙册封,1834年宪宗继位,期间纯元王大妃垂帘 听政18年,1857年纯元王大妃去世,神贞才被封 为王大妃,年高宗继位也垂帘听政,尊号加殿 号--孝裕献圣宣敬正仁慈惠弘德纯化文光元成 肃烈明粹协天隆穆寿寧禧康显定徽安钦伦洪庆 泰运昌福熙祥懿谟睿宪敦章启祉景勋哲范神贞n翼皇 29·宪宗成皇帝 1827-1849 谥号加尊号--庄肃 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 德弘运章化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宗成皇帝 讳 奂,字文应,号元轩 孝显成皇后 安东金氏 1828-1843 1837年成为 王妃,1851年上封尊号敬惠靖顺端圣粹元 孝定成皇后 丰山洪氏 1844年封为王妃,1849 年哲宗与高宗继位成为王大妃,死於1904年 尊号加殿号--明宪淑敬睿仁正穆弘圣章纯贞徽 庄昭端禧粹显懿献康绥裕寧慈温恭安 30·哲宗章皇帝 1831-1863 谥号加尊号--熙倫正极粹德纯圣钦命光道敦元 彰化文显武成献仁英孝, 讳升,字道升,号大 勇斋 哲仁章皇后 安东金氏 1837-1878 1851年册封 为哲宗王妃,尊号加殿号明纯徽圣正元粹寧敬 献庄穆 31·高宗太皇帝 1852-1919 谥号加尊号--统天隆运肇极敦倫正圣光义明功 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巍勋 洪业启基宣历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 仁翼贞孝, 讳熙,字圣临;初讳载晃,字明 夫,号诚轩n明成太皇后 骊兴闵氏 1851-1985尊号加殿号- -孝慈元圣正化合天洪功诚德n 32·纯宗孝皇帝 1874-1926 谥号加尊号--文温武寧敦仁诚敬n纯明孝皇后 骊兴闵氏 1872-1904,1882年为世 子嫔,1904年因水肿而死,一生未生一子半女 纯贞孝皇后 海丰尹氏 1894-1966,1910年纯宗 召开会议,在众大臣要求下要将玉玺交出并按 手印时,躲在一旁屏风偷听的尹氏出手阻止,还 将玉玺藏起来,结果仍被其父尹德荣强行一手 夺走…终身未有子女,晚年笃信佛教 33·懿愍皇太子英王 谥号加尊号--文仁武庄至 孝明晖 1897-1970 太子妃—日本贵族梨本宫方子,夫妇住在日本 直到1965年韩国准予回国为什么韩国人歌颂万历崇祯而大陆电视歌颂康熙乾隆
因为朝鲜王国一直是明朝的附属国,而且万历朝有大恩于朝鲜,出兵击败日本的侵略,粉碎了丰臣秀吉的狼子野心,帮助朝鲜光复国土。
所以对万历皇帝乃至明王朝感恩戴德,对崇祯的亡国深表同情和遗憾。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朝鲜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写汉字、穿汉服、行汉礼。 大陆为什么总歌颂康、乾,也许是北京满清文化的惯性,也许是奴才没当够,对异族独裁者的崇拜实在是令人遗憾、痛心! 朝鲜(76)王朝(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