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史上第一个为赵州桥立传的人叫张嘉贞,只有204字,信息量丰富

火烧 2021-11-02 20:04:19 1069
史上第一个为赵州桥立传的人叫张嘉贞,只有204字,信息量丰富 坐落在河北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建成后不久,隋朝即灭亡,没有为赵州桥留下任何完整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是千古名桥研究的一大缺憾。 过了100多年
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史上第一个为赵州桥立传的人叫张嘉贞,只有204字,信息量丰富

史上第一个为赵州桥立传的人叫张嘉贞,只有204字,信息量丰富  

坐落在河北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建成后不久,隋朝即灭亡,没有为赵州桥留下任何完整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是千古名桥研究的一大缺憾。 过了100多年后,到盛唐初期,这一缺憾始得弥补,中书令张嘉贞写出了具有重大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石桥序》。 如今,研究赵州桥文化很难绕过张嘉贞和他的《石桥序》。 (一)话说偶张嘉贞其人 张嘉贞(666 -729年),本为范阳旧姓大族,其高祖张子咤仕隋任河东郡丞,遂家迁河东浦州猗氏(今山西省永济市临猗县)。 张嘉贞少蓄大志,家学渊源,颇有文才,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后坐事免归乡里。武则天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得识嘉贞才干,荐嘉贞材可宪官,请以已之官秩授之。则天于内殿召见嘉贞,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日:「 ”以臣草莱而得人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飓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目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称「 ”善”,遂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嘉贞为政严肃,断决敏速,甚为人吏所畏。 开元初,嘉贞因奏事至京师,玄宗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开元八年春二月,擢张嘉贞为中书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年五月,加嘉贞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位居宰辅。 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出为幽州制史。十二年,复拜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判都督事。 开元十三年,嘉贞左转台州刺史。未几,复为工部尚书,又出为定州刺史,知北平军事,累封河东侯。 张嘉贞虽久历显宦要职,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任职时,所亲近者劝其置田业,嘉贞说:「 ”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殁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服。 开元十七年(729年),张嘉贞遘疾,表请往东都就医,玄宗恩准并遣御医往省医之。秋七月,张嘉贞卒,享年六十四岁。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 张嘉贞出身士家,饱读诗书,文学素养深厚,又为政年久,阅历丰富,对世情事物有较高的辨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于晚年两次任职河北,得与赵州桥结缘,并以如椽妙笔写下传之千古的《石桥序》,为天下奇胜赵州桥立了传记。这是一位当朝宰相在施政之外面为中华文明做出的不朽贡献。 (二)《石桥序》其文仅204字,信息量丰富 《石桥序》原文: 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试观乎,用石之妙:楞平砧斫,方版促郁,缄穹隆崇,豁然无楹。吁!可怪也!又详乎,メ插骈些,磨砻致密,甃百象一,仍楜灰璺,腰铁栓蹙。两涯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虽怀山而固护焉。非夫深智远虑,莫能创是。其栏槛华柱,锤斫龙兽之状,蟠绕孥踞、眭盱翕欻、若飞若动,又足畏乎。 夫通济利涉,三才一致。故辰象昭回,天河临乎析木;鬼神幽助,海石到乎扶桑。亦有停杯渡河,羽毛填塞,引弓击水,鳞甲攒会者。徒闻于耳,不觏于目,目所觏者,工所难者,比于是者,莫之与京。 张嘉贞写《石桥序》,是在定州刺史任上,具体时间可能是开元十四年(726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罢相,出为幽州刺史,这是他第一次来河北道任职,当然也是首次路过赵州桥。但他不可能在此时写《石桥序》,因为时间不长他又复拜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紧接着,张嘉贞又贬转为台州刺史。开元十三年,复为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迁转多地,基本上没有喘息的时间,其凄惶的心情可想而知。 开元十四年,是张嘉贞到定州履职上任的时间,他再次路过赵州桥。大概就是在这时候,张嘉贞应赵州刺史之请求,撰写了《石桥序》这样的推断,有两个依据:一是《旧唐书张嘉贞传》记载了张嘉贞到定州任职后所做的第一件事:「 ”至州,于恒岳庙中立颂,嘉贞自为其文,乃书于石,其碑用白石为之,素质黑文,甚为奇丽”。由张嘉贞书的《恒岳庙颂碑》至今还保存在曲阳县城北岳庙内。由能斯知,罢相后的张嘉贞经历了两年多的辗转奔波,再次来河北道任职,重赌河北的风物胜迹,使他疲惫的身心略得缓释。 赵州桥是张嘉贞多次路过和观赏的著名胜迹,于此时援笔撰写《石桥序》是极有可能的。二是对《石桥序》题目的推敲。从文题和文体来看,《石桥序》应是一篇赠序,不能理解为铭或文的序言。赠序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文体,对后世亦有一定影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韩愈的《送董生邵南序》,以及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是赠序名篇。 张嘉贞虽然贬任定州刺史,但毕竟有原国相的身份,他路过赵州赴定州任职,赵州刺史不可能不恭迎款待,这也是古今官场不可缺少的基本礼仪。趁此机会恳请曾任中书令的张嘉贞为赵州桥题词也是很正常的。张嘉贞便撰写了《石桥序》以赠赵州刺史。 《石桥序》只有204个字,却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信息量。该文写于一千两百多年前,赵州桥建成才百三十十年,基本上还保持着创建时的原始风貌,完全是一座通济利涉「 ”来往征人急于蚁”的实用桥。 (三)第一个记载赵州桥建造者为李春 《石桥序》明载赵州桥为隋匠李春所造,查《隋书》,没有关于李春和赵州桥的任何记载。张嘉贞可能是依据民间口碑或碑记铭刻,但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应该是勿庸置疑,因为赵州桥尽管工程浩大,却不是钦点的国家工程,而是属于地方主持的民间工程,按例是入不了正史的,但正如其实体样,来自于民间而利于民间,一定有为世人乐道的口传资料,这是最可贵最真实的信息。所以,《石桥序》首句「 ”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隋匠李春”设计建造了旷世奇迹赵州桥,李春应该是什么样身分的人呢?「 ”匠” 虽然指有专门技术的工人,如木匠、铁匠、石匠等,但也指在某一方面造诣或修养很深的人。李春的身分应该是既担任一定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是被委派来或被赵州刺史聘请来设计建造赵州桥的。 张嘉贞对赵州桥的总体评价是非常客观的。在这204个字的短文中,用了那么多赞叹词语,实际上已经为赵州桥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篇古代研究赵州桥的开山之作,其重要的文献意义也正在于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