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岛怎么样 养马岛马埠崖村名由来
养马岛马埠崖村名由来
养马岛一名其实只是清代以来的俗称,它的本名叫做莒岛。
岛东南方向陆地上傍海有个村子,叫莒城。
莒岛与莒城在地理和名称上都存在着对应关系,它们当初究竟因何命名?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吞并周边邻国后,将原西部邻国遗民如牟人迁往齐国东部边境,而将原东部邻国遗民如莱人迁往其西部边境。
有人推测,莒城和莒岛很可能是当时莒人东迁后的一个定居点。
然而,终究是因为时间久远的关系,难有文献和考古发现的证明。
莒岛后被俗称为养马岛有两层原因。
首先是岛上确可能曾经养马。
胶东海岛中的荒地被作为马场,有实例可征,如黄县的屺坶岛,明代永乐年间曾有几十倾土地被赐给山东备倭都指挥使卫青作牧马场。
养马岛内的村子“马埠崖”,其地水深岸阔,而地名又很像是装运马匹的埠头。
在清代马场废弃后,还能延续养马岛的名字,则可能要归因于始皇帝的影响力了。
牟平城东四十里有系马山,北宋太平寰宇记云:“古老相传:始皇游此山,揽草系马,至今山中草春生,并皆垂屈,若人系结之状,俗云系马础。”养马岛对岸戏山,明代焦志又称为憩山,传说始皇帝曾在此驻跸,故名。
到了清同治重修州志,恐怕是由其近傍的“养马”岛名产生灵感,人们把系马山的传说移植到戏山,于是戏山又被改为系山,秦皇系马;反过来,养马岛秦皇牧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样,养马岛虽然再不曾养马,可这一名称却经由秦皇牧马的传说而在民间记忆中永久地固定下来。
养马岛又被当地人叫做“象岛”,岛东北隅海中,有一块巨大的礁石,像一头饮水的大象,故名。
地方文献记载的莒岛最早的历史事件发生在金朝末年,自杨安儿率领红袄军进入登莱地区开始,流寇、官兵、地方割据势力互相攻伐,半岛充满杀掠和相伴生的饥馑。
有海水阻隔的莒岛便成为宁海州人躲避兵燹的绝好场所。
此时,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应势而生,担负起了率众保卫莒岛的重任。
少年英雄名叫孙海,可惜因为时代久远,记载太简略,对他没有细致描述,只说他“聪明勇捷”,才十七岁就以军功任牟平县令,累迁至宁海州同知。
岛上历史人物还有明代的张惠。
张惠,字天泽,养马岛西张家庄人。
弘治乙丑进士,历陕西咸宁知县,工部主事。
嘉靖二年以郎中升河南彰德府知府。

为人“赋性廉峻,不畏强御”,奏革辖境内临漳王府镇国将军禄米三分之一,谪其家人七人充边。
然而得罪了藩王的张惠也被降职为河东盐运同知,在愤恚中去世。
窃以为,我们该为之塑像纪念的应是这样土生土长的优秀人物、海岛的守护者,而不是某某帝王虚无缥缈的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