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省中招历史试题 河南中招历史试卷分析
河南中招历史试卷分析
一、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3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较去年试卷的难度略有降低,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中国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涉及均匀,试题难度适中,符合《考试说明与检测》的难度设计以及课标的考察范围,体现出了时代性和选拔性特征。
1、选择题方面,充分体现出命题人的细致,考察角度新颖,切入点巧妙。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涵盖非常平均,难度不大,考生作答起来应该比较容易。
2、材料解析题方面: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问题,融合;近代化探索;科技革命及德国史;美国史;难度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也较清晰,考生作答起来可以说较为容易,但如果粗心,就会失分。
二、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3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较去年试卷的难度略有降低,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中国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涉及均匀,试题难度适中,符合《考试说明与检测》的难度设计以及课标的考察范围,体现出了时代性和选拔性特征。
1、选择题方面,充分体现出命题人的细致,考察角度新颖,切入点巧妙。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涵盖非常平均,难度不大,考生作答起来应该比较容易。
2、材料解析题方面: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问题,融合;近代化探索;科技革命及德国史;美国史;难度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也较清晰,考生作答起来可以说较为容易,但如果粗心,就会失分。
三、河南2013中考历史考试大纲中历史考不考古代史
历 史 一、命题理念:题目设计、答题、评价均体现开放性。
充分体现历史课程鉴古知今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渗透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一是运用开卷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二是运用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本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共六部分。
要求依据课标,体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注重基础性和探究性;题目设置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特点,试题难易程度适中。

四、历年中招试卷
2007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试题及答案(文字版)2007-07-06 18:10 来源:商城学网 【大 中 小】 2007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并配有历史试卷详细答案和评分细则。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 )A、北京故宫 B 、北京八达岭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孔子的教育思想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右图(圆明园遗址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战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4、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5、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 ——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有关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 ③中国的抗战胜利 ④国共第二次合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上面有国民党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7、对右图(《国民党军赴内战前线》图和重庆谈判毛蒋合影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A、国民的积极准备内战 B、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危机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8、暑假期间,郑州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四个地点考察。
其中前往西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三军会师 长征胜利 D、开国大典 欢庆胜利9、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索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10、右下图(《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展的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11月5日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
这张照片所呈现的新中国外交成就是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1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下列哪项不是右两幅图片(昔日购物凭票抢购图和今天购物随意挑选图)所表达的历史信息A、从物质供应匮乏到市场商品充足 B、个体经济完全取代了公有制经济C、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13、下列哪一现象,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A、龙门石窟的开凿 B、使用公元纪年法 C、圣诞节前青年人互赠圣诞贺卡 D、过春节时晚辈叩拜长辈1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
五一长假期间,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那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A、乘火车到达武汉 B、乘轮船游览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平安 D、承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15、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下列哪国在这次工业革命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新成员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16、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依据上述观点,下列哪项因果搭配是正确的A、启蒙思想——《人权宣言》的发表 B、文艺复兴——拉美独立运动C、马克思主义——英国宪章运动 D、生物进化论——洋务运动17、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下面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到:“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
这幅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哪项暴行A、制造国会纵火案 B、策划实施“慕尼黑阴谋” C、屠杀西班牙无辜居民 D、在波兰设集中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18、md说:“象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md的论断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19、“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聚居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大陆”。
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式在A、新航路开辟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 D、二十世纪。
五、河南中考历史简答题怎么答
首先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字眼。
还有最关键的是看后面的分值,注意按点答题。答案尽量简小精悍,力求准确。
下面具体些: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 我们现在的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文字型材料题、图文结合型材料题、表格型材料题。 (1)文字型: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如句号或者分号,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句话,总结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最后总结每一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2)图片型:首先大家对书本上的所有的图片要熟悉,看到图片应该想到跟图片相关的事件的背景、经过,内容、作用、影响等等相关的内容。不能只看图片的本身,要看到跟图片相关的所有历史信息。
(3)表格型: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变化,要透过数字看到背后的历史信息。主要是横比和竖比资料的变化。
(4) 通常每题的最后一问是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遇到诸如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认识的,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中心意思答题.遇到我们中学生怎么做的,通常是从我们怎么想和打算怎么做的角度答题。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同时每题的前言也会对此类题目有提示作用。
▲问答题解答思路和方法 1、审题是前提 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题干和设问的限定条件。 2、答题是关键,按问而答。
问答题是采点给分,所以后面的分值就是给你提示本题有几个答题角度。 3、如果一小题当中有两小问或更多小问,而你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明确的话,就不要写清楚是哪一小问的答案,直接在那一题的相应位置写上你有的答案。
4、因为是使用答题卷,答题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范围。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
友情提醒:遇到棘手的不要气馁,容易的不要得意忘形,一切以平常心对待!!。
六、河南中考历史学科是哪一年开始开卷考试的
河南全省中考 历史考试实行开卷 2008年04月26日
再过一个多月,河南省180多万名初中毕业生即将走进考场。今年河南中招历史考试将首次全省开卷。河南省所有的初中毕业生,今年起都是经历过课改实验的毕业生了,中招历史考试时,他们都将尝试开卷考试。据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吴处长介绍,历史课开卷考试是为了防止学生机械记忆。学生在考试时以死记硬背的形式得分,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让学生开卷考试则可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及综合素养。据了解,历史考试时考生可携带资料入场,但必须坚持独立答卷,不能交头接耳,相互商量和抄袭。 (据《河南商报》)
七、高中历史试卷分析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 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 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
由于世界古 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 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 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 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八、绝对名师河南中考考点全解历史答案
中考总分以及各科分值中考总分:650以下: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一、考试科目、时间及分值(一)考试科目。
学业(升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理科(理化合卷)、综合文科(政史合卷)、体育6个学科。(三)学科分值。
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理科(理化合卷)、体育考试成绩按分数呈现,满分值分别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含听力30分)、综合理科1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体育50分,总分650分。综合文科(政治、历史合卷)为开卷考试,成绩按等级呈现,分别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
政治、历史的权重各为0.5。综合文科的考试成绩不得以分数形式计入中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