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棺的意思 乾隆陵墓被盜時的“靈異事件”:石棺跳下龍床,擋住了石門

火烧 2023-01-27 15:48:33 1032
乾隆陵墓被盜時的“靈異事件”:石棺跳下龍床,擋住了石門 作者:金滿樓一向自詡“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其既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89歲)的皇帝,也是實際在位時間最長(63年)的皇帝。然而,令

乾隆陵墓被盜時的“靈異事件”:石棺跳下龍床,擋住了石門  

作者:金滿樓

一向自詡“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其既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89歲)的皇帝,也是實際在位時間最長(63年)的皇帝。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其駕崩一百多年後,其陵墓竟然會被公然盜掘,這就是1928年7月發生的孫殿英東陵盜寶案。

當然,作為清東陵中規格最高的陵墓,乾隆的裕陵並不容易進入。

當時,孫殿英手下韓大保部先由裕陵寶城向下深掘,因建築堅固未通,後改由琉璃照壁下炸開進入裕陵地宮的入口,接下來就是通往墓室的四道石門。

石棺的意思 乾隆陵墓被盜時的“靈異事件”:石棺跳下龍床,擋住了石門

據老守陵人回憶,孫殿英部匪兵先是砍伐了後寶山上的大松樹,然後由十幾個年輕力壯的兵匪抱住樹幹撞擊石門。

在將門後的自來石撞斷後,第一道刻有菩薩立像的石門被匪兵撞開。

接著,匪兵們又用同樣的方法撞開了明堂券二、三道石門。因此,現在仍可以看到這三道石門上的撞痕。

但是,第四道門卻奇怪了,匪兵們是如何撞擊也愣是打不開。束手無策之下,孫殿英部工兵營便炸藥將其炸開,此道門等於被炸燬了。

然而,在炸開第四道石門後,匪兵們被眼前的情形驚呆了:原來,這大門的背後竟然是一口石棺,也正是這石棺頂著大門讓這道門無法開啟!

乾隆墓中,總共有6口石棺。正常來說,皇帝的棺材擺放十分講究,應放在正中央龍脈最盛的地方,並用四塊鎮龍石壓住。

試想,好好的一口如此沉重的棺材,如何會突然跑到石門背後呢?

而更詭異的是,這口石棺不是別人,正是乾隆本人的!難不成在盜墓的時候,乾隆復活了?

正因如此,盜墓匪兵們嚇得魂飛魄散,好半天都沒人敢接近這些帝后棺柩。

最後,還是長官下了死命令,匪兵們才壯著膽子大加掠奪,之後便匆忙離去,不敢停留。

這時到這裡還沒完。在孫殿英部匪兵逃走後,附近的土匪也聞風而來,企圖搜刮殘餘,趁機發點小財。

然而,奇怪的事情再度發生了。

當這些人進入乾隆裕陵後,還是在第四道門這裡,門居然又打不開了!

原來,孫殿英部匪兵為了掩蓋罪跡而臨時修復了一下石門,按說這個修復很粗糙,應該可以很輕易就能開啟。

但是,這些土匪卻怎麼也打不開,最後只好用土炸藥炸開。

而等他們炸開後進去一看,居然還是乾隆的棺材頂著石門,而且,就連乾隆的屍骨都跑了出來,頂住了棺材的後部!

這一詭異的情景,真是讓土匪們目瞪口呆,膽小的人當場就嚇得逃走了,剩下幾個膽大的,也就在陵墓中亂摸一起撿了幾個寶物後便趕緊跑了。

那麼,乾隆陵墓被盜時發生的詭異事件是不是真的“靈異事件”呢?也有人認為,石棺之所以會脫離寶床,很可能是墓室中有水衝移所致。

據事後被遜帝溥儀派去收拾殘局的大臣寶熙的記載:乾隆裕陵地宮積水三到四尺,最初疑為雨水灌入,但後來才發現,積水並非來自雨水,而是墓室本身鑿通了泉眼。

如其日記所載:“查此水來源,並非雨水。實因墓地下通泉眼,故有此患。內面之水,雖經吸乾,然地孔中,亦時時冒水,後用棉花及泥水封填,亦歸無效。”

換言之,在一百多年中,乾隆地宮中可能多次溢水,以致棺柩漂移而堵在了石門的後面,這就是所謂“靈異事件”的可能真相。

至於第二次“靈異事件”,則可能是匪兵們踐踏屍骨而導致的。

事實上,寶熙還記載了另一件詭異之事,那就是在被盜墓後的一片狼藉中竟然找到一具未被損傷的女屍,據其記載:

“敬審其面貌,頗多皺紋,齒未全脫,似五六十歲人,而皮骨具存,絲毫未腐,笑容圓相,有如古佛。誠異事也。為後為妃,未取遽定。”

據推測,此為乾隆的孝儀皇后,即嘉慶皇帝之生母也。

事後,與寶熙一同前往處理善後事宜的大臣陳毅(曾任庫倫辦事大員)也無限感慨地說:

“高宗(乾隆皇帝)聖壽七十以後,自稱‘古稀天子’,又自稱‘十全老人’,乃賓天百三十年,竟嬰此奇慘!”

而這批遺臣在陰森的地宮中審視乾隆頭顱時,發現其“兩眼僅存深眶,眶向內轉作螺旋紋,執燈遙視,似有白光自眶中出”。

難道,乾隆地下有知,知道自己的陵墓要被盜而“復活”性阻止,而其在天之靈所發出的懾人心魄的憤怒,竟未能阻止這群盜墓賊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