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只是陈锡联的一个传令兵 48年后成就超过老领导 官至正国级
当年他只是陈锡联的一个传令兵 48年后成就超过老领导 官至正国级
起开国上将陈锡联,几乎无人不知。他14岁就参加了红军,作战英勇顽强,有“小钢炮”之称。因为屡立战功,仅用了6年时间,陈锡联就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红十师的师长。1935年7月的一天,上级给陈锡联派来了一个传令兵,他就是李德生。

李德生和陈锡联一样出生于大别山地区,也是14岁参加红军。长征时因为反对zg的错误路线遭到处分,不仅交通队支部书记的职务被撤销,还被开除了党籍。李德生在后来的回忆中称:这是自己参加革命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辛亏他在此时遇到了陈锡联,陈锡联在了解了李德生降职的原因后对他深表同情,鼓励他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此后陈锡联给了李德生许多帮助和关照,比如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由于编制压缩,绝大多数干部都是降职任用,而陈锡联却提升了李德生的职务,先是安排他当通信排排长,以后又相继升任通信连连长、特务连连长、副营长和营长,许多重大的作战任务陈锡联都交给李德生去完成。在陈锡联的领导下李德生先后参加了夜袭阳明堡、设伏响堂铺和鏖兵狮脑山等大仗、恶仗。在一次反扫荡中,李德生的头部中弹,陈锡联不仅马上安排医务人员抢救,还在战斗间隙亲自看望了李德生,叮嘱他好好养伤。
抗战胜利后已是3纵司令员的陈锡联又将李德生从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调到了自己手下,并担任纵队王牌主力七六九团的团长。不久后陈锡联又向纵队党委提议:推倒zg错误路线强加给李德生的‘莫须有’罪名,把他的党籍恢复到1932年。多年后李德生对此仍心存感激。在陈锡联的培养下,李德生逐步成长为我军著名的悍将。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李德生先后参加了襄樊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并在1952年11月出任上甘岭战役前线总指挥。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生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并在1973年召开的中共十大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国级,由此超越老领导陈锡联(陈锡联在十大上当选政治局委员,副国级)。虽然在地位上超过了老领导,但李德生对陈锡联仍然十分尊敬,每逢节假日,他都要给陈锡联打电话或亲自上门拜访。陈锡联去世后,李德生曾撰文说:“陈锡联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我为失去陈锡联这样一位老领导、老战友感到无限的惋惜与悲痛,将会永远深深地怀念他!”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历史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