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抗战名将有哪些 真正叱咤三国的江苏名将,只有以下六位,其余都是浮云
真正叱咤三国的江苏名将,只有以下六位,其余都是浮云
古语有云:江东子弟多才俊。事实的确如此,江苏自古便是人杰地灵,名将辈出。在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江苏一带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名将,深刻影响着三国军事的走向。
根据《三国志》等相关史料的记载,真正叱咤三国的江苏名将,当属以下六位:
第一位:陆逊
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三国时期吴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的一流名将。
纵观陆逊一生,深谋远虑,忠诚耿直,出将入相,可谓是轰轰烈烈。他跟随孙权长达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被誉为股肱之臣。
事实上,陆逊一生最大的亮点共有两个:其一是辅佐吕蒙夺回荆州,袭杀关羽;其二则是指挥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刘备精锐蜀军。基于此,陆逊堪称吴国历史上继周瑜之后的又一位顶级帅才,他的军事才能在整个三国时代也是属于顶级水准。
第二位:步骘
字子山,临淮均淮阴县(今江苏淮阴)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名将。
步骘最初避难江东,后被孙权征召,自此大展其才。建安十五年,步骘率军平定交州,劝降士燮兄弟,将岭南收入东吴版图,极大增强了吴国的综合国力。此后,步骘驻守西陵二十年,未尝有失,威震曹魏。
与陆逊相似的是,步骘除了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之外,也有着非凡的治国才能。其一生出将入相,确是叱咤三国。
第三位:陈登
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人,东汉末年名将、贤士。
陈登才兼文武,少年时便有扶世济民之志。然而,由于其英年早逝,致使他留下的事迹并不多。对后人而言,陈登往往是一个谋士,而忽略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事实上,陈登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而这一点可以从他与孙策的交战中可见一斑。
建安四年,孙策在攻下皖城后,便领军进攻陈登。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东吴军队迅速溃散,大败而回。不久,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陈登一面派人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敏锐捕捉战机,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取得了保卫广陵的胜利。
可以说,陈登屡破孙氏,确为一代名将。对此,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感慨道:“孙策的用兵,几于所向无敌,独有两次攻陈登,都是失败的……所以陈登在广陵,确是孙氏的一个劲敌。”
第四位:朱桓
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纵观朱桓一生,可谓轰轰烈烈。孙权是朱桓军事才能的发掘者,也是朱桓一生的伯乐。自被孙权收入麾下后,朱桓屡立战功。而其最大的功绩,当属镇守濡须,大破曹仁。
夷陵之战不久,魏国大举伐吴,东吴面临三方受敌的窘境。魏国名将曹仁率领数万步骑出征濡须,此战之中,驻守濡须的朱桓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先后斩常雕、擒王双,斩溺魏军千余人,自此威震曹魏。除此之外,在黄武七年的夹石之战中,朱桓又跟随陆逊大破魏国名将曹休,重创魏国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代名将,朱桓善养士卒,轻财重义,深得士卒爱戴。据记载,他死的时候,部下无不哭啼,确实令人动容。
第五位:吕岱

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纵观吕岱一生,可谓叱咤风云。他先后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屡建功勋,为东吴政权的巩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后人对这位名将往往低估。事实上,吕岱的军事才能在当时的孙吴政权里确为一流水准。他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多次为东吴开疆拓土,一生戮力奉公,值得后人敬佩。
第六位:陆抗
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陆逊的次子,被后人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陆抗真正大放异彩的时期,已是吴国后期。当时孙皓在位,国力日益衰弱,而陆抗凭借着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力挽危局,堪称吴国当时的军事支柱。
公元272年,陆抗成功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使得东吴政权得以延续。两年之后,陆抗病逝,自此吴国再无良将,覆灭已成定局。
客观地说,陆抗的军事才能与其父陆逊相比,尚存在一些差距。但在当时的情形下,陆抗足以称得上是叱咤风云。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各位若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