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以人方便以己方便什么意思 【诸篇今家三方便】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诸篇今家三方便】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三方便、方便罪相, 子题:部有二义、初二篇立三方 便、初二篇以下诸篇聚立二方便、远方便、次方便、初二两篇不成之罪同号偷兰、近方便、根本,戒本疏‧诸篇方便:
【诸篇今家三方便】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三方便、方便罪相, 子题:部有二义、初二篇立三方 便、初二篇以下诸篇聚立二方便、远方便、次方便、初二两篇不成之罪同号偷兰、近方便、根本,戒本疏‧诸篇方便:「大门第三,诸篇方便。(一,标示所出)四分诸律,但言方便;不约篇聚位立多少。今依明了论,解律说罪,有五部者。(二,引疏以解)彼疏释云,此间为篇,今依本义,立名部也。故知梵本各有所由,翻经之家,以意商度,以篇译之。何事纭纭浪诤字也?故彼解云,何故名部?有二义故:一﹑成就根本义,二﹑随顺根本义。初之二篇,立三方便。下诸篇聚,立二方便。故云第一波罗夷部有十六罪;一一各有四部,成十六罪。(一、列示因本)一者远方便。如行婬时,先起欲心,未动身口,便止不作,责心即灭。二﹑者次方便。动身就彼,口陈欲作。此对人灭,通名吉罗。若准十诵多论,此则初篇远方便偷兰。名虽有异,对人不殊也。故彼文中,初二两篇,各有远近方便,位分三阶。初篇近者,界内僧忏;初篇远者,二篇近者,合为一阶,界外四人边悔;二篇远者为第三阶,一人前悔。俱号偷兰,忏同堕罪。若依本律,初二两篇不成之罪,同号偷兰;至于定罪,不分轻重。可依上律,如法治之。广如删补羯磨疏钞。三﹑者近方便。至彼人边,或欲摩触,身未交前,是偷兰遮。为行婬故触,不为戏乐故触,所以不成僧残。故此偷兰对僧忏也。第四、身交,是根本也。(二、结成部义)前三方便,皆为成犯,故名部也。若根本未成,前三可忏;若已成就,则随根本悉不可忏。」(戒疏记卷四‧一二‧八)(请参阅附录二『方便罪相表』一五○页)
很赞哦!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