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天文书第二卷 大般涅40卷 第二卷
大般涅40卷 第二卷
《大般涅第二卷》(第一品命 第二陀佛莫入涅)
― ― ―
大般涅
第一品 命 第二 陀佛 莫入涅
本主:
1 平供和最後供,同等果。
2 佛救度生住世,也利益生涅。
3 不思惟佛短。
4 涅就是常,如法身常,不能把有常看成常。
― ― ―
大般涅卷第二
第一品 命 第二 陀佛 莫入涅
〈一〉陀供佛
中有婆塞,是拘那城工巧之子,名曰陀,其同十五人俱。令世得善果故,身威【不得威】,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悲泣,佛足,而白佛言:“唯世尊及比丘僧,哀受我等最後供,度量生故。世尊,我等今主、、救、、、趣、【精神】困,欲如求食。唯哀愍,受我微供,然後乃入於般涅。世尊,譬如利【帝王】、若婆【知者】、【商平民】、首陀【奴】,以故,至他,役力作【致力於耕作】,得好牛,良田平正,沙、草、株杌,唯天雨【只是盼望天上下降得甘雨】。言牛者,喻身口七【身口,身,口妄言绮】。良田平正,喻於智慧。除去沙、草、株杌,喻除。世尊,我今身有牛、良田、除去株杌,唯如甘露法雨。四姓者,即我身是,於上法之【上面比喻中的的四人,就是指我些人,於上法的精神富,匮乏】。唯哀愍,除我等困苦,拯及量苦生。我今所供,微少,冀得充足如大。我今主、、,垂矜愍,如【我今主、、,佛矜我,就如世尊孩子候一】。”
世尊、一切智、上御【都是佛】,告陀曰:“善哉,善哉。我今汝除,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汝今於我,欲求命、色力【色相端正】、安【身心】、,我施汝常命、色力、安、。何以故?陀,施食有二,果差。何等二?一者受已,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上正等正】;二者受已,入於涅。我今受汝最後供,令汝具足檀波蜜【布施解到彼岸】。”
陀即白佛言:“如佛所,二施果差者,是不然【二施,果差,不我是想不通】。何以故?先受施者,未,未得成就一切智,亦未能令生具足檀波蜜【施解到彼岸】;後受施者【第二情下的受施者】,已,已得成就一切智,能令生普得具足檀波蜜。先受施者,直是生【第一情下受施者,是生中的一肉身】;後受施者,是天中天。先受施者,是食身、之身、是後身、是常身;後受施者,身、金之身、法身、常身、之身。何而言,二施果等差【什又二施果平等差】?先受施者,未能具足檀波蜜乃至般若波蜜【第一情下的受施者未能具足布施解到彼岸,乃至智慧解到彼岸】,唯得肉眼,未得佛眼乃至慧眼:後受施者【第二情下的受施者】,已得具足檀波蜜乃至般若波蜜,具足佛眼乃至慧眼;何而言二施果等差?世尊,先受施者,受已食,入腹消化,得命、得色、得力、得安、得;後受施者,不食、不消、五事果【上面的得命、得色、得力、得安、得】;何而言二施果等差?”
佛言:“善男子,如已於量阿僧劫【法表述的久】,有食身、之身、後身。常身、法身、金之身【早就有了食身、之身,也有後身。是常身、法身、金之身】。善男子,未佛性者,名身、食之身,是後身。
菩受食已,入金三昧【固能碎物之正思禅修】,此食消已,即佛性,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言,二施果等差【至於供菩,尚未涅的菩接受食以後,入金三昧(固而能碎物法,破一切使,有余),此食消已,即佛性,得上正等正,所以我二施食的果平等差】。菩破四魔,今入涅,亦破四魔。是故我言二施果等差【魔、五魔、死魔、天魔)】。菩不十二部,先已通,今入涅,生分演,是故我言二施果等差【菩未入涅,不十二部,先已通,今入涅,生分演。所以我二施果等同差】。
善男子,如之身,已於量阿僧劫不受食。言,先受陀、陀波二牧牛女所奉乳糜,然後乃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我不食。我今於此大,是故受汝最後所奉,亦不食。”
〈二〉陀和文殊大菩
大,佛世尊普大,受於陀最後供,喜,同言:“善哉,善哉。希有陀,汝今立字,名不。言陀者,名解妙【希有陀,真不妄陀。陀的意思,就是解妙】。汝今建立如是大,是故依立名,故名陀。汝今世得大名利,德足。甚奇陀,生在人中,得得上之利。善哉陀,如昙花【yōután花,祥瑞花,天花,三千年一】世希有。佛出於世亦甚,值佛生信法,佛涅最後供,能辨是事於是。南陀,南陀,汝今已具檀波蜜【敬陀,拜托陀!你今已具足布施解到彼岸】,如秋月,十五日夜,清,翳,一切生不瞻仰,汝亦如是,而我等之所瞻仰。佛已受汝最後供,令汝具足檀波蜜。南陀,是故汝如月盛,一切生不瞻仰。南陀,受人身,心如佛心。汝今陀,真是佛子,如,等有【如佛的孩子候等同有】。大即偈言【拜托陀世尊莫入涅】:
“汝生人道,已超第六天。
我及一切,今故稽首。
人中最尊,今入涅。
汝愍我等,唯速佛。
久住於世,利益量。
演智所,上甘露法。
汝若不佛,我命不全。
是故,稽御。”
陀,喜,譬如有人,父母卒,忽然活,陀喜亦如是,起佛,而偈言:
“快哉己利,善得於人身。
蠲除恚等,永三道。
快哉己利,遇得金聚。
值遇御,不畜生。
佛如昙花,值遇生信。
遇已善根,永鬼苦。
亦能,阿修。
芥子投,佛出於是。
我以具足檀,度人天生死。
佛不染世法,如花水。
善有,永度生死流。
生世人,值佛世亦。
如大海中,盲遇浮孔。
我今所奉食,得上。
一切,摧破不牢。
我今於此,不求天人身。

使得之者,心亦不甘。
如受我供,喜有量。
如伊花,出於檀香。
我身如伊,如受我供。
如出檀香,是故我喜。
我今得,最上妙。
梵天等,悉供我。
一切世,悉生苦。
以知佛世尊,欲入於涅。
高唱是言,世御。
不生,如一子。
如在僧中,演上法。
如山,安於大海。
佛智能善,我等明。
如空中,起得清。
如能善除,一切。
如日出,除光普照。
是生等,啼泣面目。
悉皆生死,苦水之所漂。
以是故世尊,生信。
生死苦,久住於世。”
佛告陀:“如是,如是,如汝所,佛出世如昙花,值佛生信亦甚,佛涅最後施食,能具足檀【布施】,倍甚。汝今陀,莫大愁苦,生,喜自幸,得值最後供如,成就具足檀波蜜【布施解到彼岸】,不佛久住於世,汝今佛境界,悉皆常,行性相,亦如是【行常,一切事物刻都在常化之中。包括人外界探知、人的思想行、由此而生成的因果等等】。即陀,而偈言:
“一切世,生者皆死。
命量,要必有。
夫盛必有衰,合有。
年不久停,盛色病所侵。
命死所吞,有法常者。
王得自在,力等。
一切皆,命亦如是。
苦,流休息。
三界皆常,有有。
有道本性相,一切皆空。
可法流,常有患等。
恐怖,老病死衰。
是有,易怨所侵。
所裹,如。
何有智慧者,而是。
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
扼等,根本利。
上至天身,皆亦如是。
欲皆常,故我不著。
欲善思惟,而於真。
究竟有者,今日涅。
我度有彼岸,已得苦。
是故於今者,受上妙。
以是因故,。
永,今日入涅。
我老病死,命不可。
我今入涅,如大火。
陀汝不,思量如。
如住,如山。
我今入涅,受於第一。
佛法如是,不啼哭。”
陀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教。我今所有智慧,微如蚊虻,何能思如涅深之?世尊,我今已大象菩摩诃,漏文殊利法王子等【平等一】。世尊,譬如幼年,初得出家,未受具,即僧。我亦如是,以佛菩神通力故,得在如是大菩。是故我今,欲令如,久住於世,不入涅。譬如人,吐,使世尊亦如是,常住於世,不入涅。”
文殊利法王子告陀言:“陀,汝今不如是言,欲使如常住於世,不般涅,如彼人所吐。汝今行性相,如是行具空三昧【你在正地察行本性相,你就知道一切法相,包括五(色受想行)都是有我、也有我所(我所有的一切身外之物),究竟到底都是空。欲求正法,就!(空三昧,三昧意正定、正受、正思禅定、入入定於一。空三昧,意入到到一切皆空的最底最高的境地)】,欲求正法如是。”
陀言【陀不服地】:“文殊利,夫如者,天上人中最尊最,如是如,是行耶【如,就是天上人中最尊最,的如道可以和世上其它的一切事物相提的】?若是行者,生法【要知道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生法】,譬如水泡,速起速,往流,如,一切行亦如是。我天命,何世尊是天中天,命更促不百年?如聚落主【某群中的主宰】,得自在,以自在力,能制他人,是人福,其後,人所蔑,他策使,所以者何?失力故。世尊亦,同於行,同行者,不得天中天【如果世尊亦是,和世上其它的一切事物相同,不得天中天】。何以故?行即是生死法故。是故文殊,勿如同於行【什?因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生死之法。所以,文殊,不能把如同於世上其它的一切事物】。
次文殊,知而,不知而,而言如同於行【再有,文殊,你到底是知是不知,就如同於行(和世上其它的一切事物相同)】?使如同行者,不得言於三界中,天中天,自在法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手下有大力士】,其力千,更有能降伏之者,故此人一人千。如是力士,王所念,偏爵,封自然。所以得千人者,是人未必力於千,但以伎所能,能千故,故千。如亦,降魔、魔、天魔、死魔,是故如名三界尊,如彼力士一人千。以是因,成就具足量真功德,故如、、正遍知。文殊利,汝今不想分,以如法同於行。譬如巨富者生子,相占之有短相,父母已,知其不任家嗣,不重,如刍草。夫短者,不沙、婆等男女大小之所敬念。若使如同行者,亦不一切世人、天、生之所奉敬,如所不、不、真之法亦受者。是故文殊,不言如同於一切行。
次文殊,譬如女,有居家救之者,加病苦渴所逼,游行乞丐,止他客,寄生一子,是客主逐令去,其未久,抱是,欲至他,於其中路,遇雨,寒苦至,多蚊虻、蜂螫、毒之所唼食,由河,抱而度,其水漂疾而不放,於是母子遂共俱。如是女人慈念功德【子慈念功德】,命之後,生於梵天。文殊利,若有善男子欲正法,勿如同於行、不同行!唯自,我今愚,未有慧眼,如正法不可思,是故不宣,如定是有、定是【六道生的所作所所想都是在因果的因作用之中,由因而生、且又造成以後果,叫做有法。因造作,即悟得道者,佛、菩、,所作所所想不在因果之中,叫做法)】。若正者,如定是,何以故?能生生善法故,生愍故。如彼女,在於河,念子,而身命。善男子,法菩亦如是,身命,不如同於有,言如同於,以如同故,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上正等正】,如彼女人得生梵天,何以故?以法故。何法?所言如同於。善男子,如是之人,不求解,解自至,如彼女,不求梵天,梵天自至。
文殊利,如人行,中路疲,寄止他,寐之中,其室忽然大火卒起,寤,自思惟,我於今者定死不疑。具愧故,以衣身,即便命,生忉利天。是已後,八十返作大梵王,百千世,生於人中王,是人不生三趣,展常生安之,以是故。文殊利,若善男子,有愧者,不佛同於行。文殊利,外道邪,可如同於有,持戒比丘不如是,於如所,生有想。若言如是有者,即是妄,知是人死入地,如人自於己宅。文殊利,如真是法,不言是有也。汝今日於生死中,智,求於正智,知如即是。若能如是如者,具足得三十二相,速疾成就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文殊利法王子,陀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已作因,能知如是常住法、不法、之法。汝今如是善覆如有之相,如彼火人,愧故以衣覆身,以是善心生忉利天【三十三天】,梵王,王,不至趣,常受安。汝亦如是,善覆如有相故,於未世必定得三十二相、八十好、十八不共法【指佛具有的相貌,佛特有的十八功德】、量命、不在生死、常受安,不久得成、正遍知【成佛】。陀,如次後自,我之汝,俱亦覆如有。
有、且共置之【有、的我放一】,汝可速施食,如是施者,施中最。若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行疲,所之物,清,。如是速施,即是具足檀波蜜根本子。陀,若有最後施佛及僧,若多、若少、若足、不足,宜速及,如正般涅。”
陀答言:“文殊利,汝今何故,此食,而言多、少、足不足,令我施【你今天是怎啦,得吃起,什多了少了,足和不足,叫我上布施分食物】?文殊利,如昔日苦行六年,尚自支持,於今日臾耶【道在乎今日一的】?文殊利,汝今,如正受斯食耶【你今天道真的如正之身,要接受食】?然我定知,如身者,即是法身,非食身。”
佛告文殊利:“如是,如是,如陀言。善哉,陀,汝已成就微妙大智,善入甚深大乘典。”
文殊利陀言:“汝如是者,如之身即是,若作是知,佛所可【你不是了如是者,如之身即是,如果能佛,佛所可(、喜、可)】。”
陀答言:“如非可於我,亦可一切生。”
文殊利言:“如於汝及以於我、一切生皆悉可。”
陀答言:“汝不言如可,夫可者,是倒想。若有倒想,是生死。有生死者,即有法【可,其是不正的想法,如果有不正的想法,入到生死之中。有生死者,即有法】。是故文殊,勿如是有也,若言如是有者,我仁者俱行倒。
文殊利,如有念之想。夫念者,如彼母牛念其子,渴行求水草,若足、不足,忽然。佛世尊有是念,等一切如【而佛世尊有念,世尊是平等一切生如自己孩子候】。如是念者,即是佛智慧境界。文殊利,譬如王,御驷,欲令而及之者,有是。我仁者,亦如是,欲如微密深,亦是。文殊利,如金翅升空量由旬,下大海,悉水性、鼋鼍、之,及己影,如於明色像。凡夫少智,不能量如是所【一般人缺少的智慧,不能思量度的平等思想】,我仁者亦如是,不能量如智慧。”
文殊利陀言:“如是,如是,如汝所。我於此事,非不,直欲汝菩事。”
世尊,其面出光,其光明曜,照文殊身。文殊利,遇斯光已,即知是事,告陀:“如今者是瑞相,不久必入於涅。汝先所最後供,宜奉佛及大。陀知,如放是光明,非因【不是有原因的】。”陀已,情塞默然。
佛告陀:“汝所奉施佛及大,今正是,如正般涅。”第二、第三亦如是【佛陀又了第二遍,第三遍】。
陀佛已,啼哭,悲咽而言:“苦哉,苦哉,世空。”白大:“我等今者,一切共,五投地,同佛莫般涅。”【又中大:“我在所有的人,一起五投地,同佛莫般涅。”】
世尊告陀:“莫大啼哭,令心憔悴。是身,如芭蕉、之炎、水泡幻化、乾闼婆城【幻音之城】、器光,亦如水、死之囚、熟果段肉,如,如碓上下,行,毒食,有之法,多患。”
於是陀白佛言:“如不欲久住於世,我何而不啼泣?苦哉,苦哉,世空。唯世尊,愍我等及生,久住於世,勿般涅。”
佛告陀:“汝今不如是言,愍我故,久住於世。我以愍汝及一切,是故今欲入於涅【你就不了,你了我,要我久住於世。而我正因你及一切生,所以在入於涅】,何以故?佛法。有亦然,是故佛而偈言:‘有之法,其性常。生已不住,寂。’陀,汝今一切行法,我、常、不住,此身多有量患,如水泡,是故汝今不啼泣。”
陀白佛言:“如是,如是,如尊教。知如方便示,入於涅。而我不能不苦,覆自思惟,生。”
佛陀:“善哉,善哉。能知如示同生,方便涅【如了示和生同,方便涅】。陀,汝今如娑娑【共行、候)】,春之月,皆共集彼阿耨池【清炎】。佛亦,皆至是。
陀,汝今不思惟佛短,一切法皆如幻相,如在中以方便力所染著,何以故?佛法。
陀,我今受汝所供,欲令汝度於生死有流故【有,指有三界果。流,指四惑,使人漂流於生死海】。若人、天於此最後供我者,悉皆得不果,常受安,何以故?我是生良福田故。汝若欲生作福田者【你如果在是希望一切生作福田的】,速所施,不宜久停。”
陀,生得度故,低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若堪任福田,能了知如涅及非涅。我等今者及、,智慧如蚊,不能量如涅及非涅。”陀及其眷,愁啼泣,如,香散花,心敬奉。文殊座而去,供餐具。
其去未久,是此地六震,乃至梵世亦如是。地有二,或有地,或大地。小者名地,大者名大地。有小者名曰地,有大者名大地。地者名曰地,山河木及大海水一切者,名大地。一向者名曰地,周回旋名大地。名地,能令生心名大地。菩初兜率天下浮提【浮提又名南部洲,是娑婆世界欲界中的四大部洲之一,即我在所居住地方】名大地,初生出家、成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於法及般涅名大地。今日如入涅,是故此地如是大。
天、、乾闼婆【香音神】、阿修、迦【金翅】、那【有角音歌神】、摩伽【大蟒神】、人及非人,是已,身毛皆,同哀泣,而偈言:
“稽首御,我等今。
於人仙,永有救。
今佛涅,我等苦海。
愁悲,如失母。
救,如困病人。
自心,食所不食。
生病,常害。
法,服食邪毒。
是故佛世尊,不。
如君主,人民皆。
我等亦如是,失及法味。
今佛涅,我等心迷。
如彼大地,迷失於方。
大仙入涅,佛日於地。
法水悉枯涸,我等定死。
如般涅,生苦。
譬如者子,新於父母。
如入涅,如其不者。
我等及生,悉有救。
如入涅,乃至畜生。
一切皆愁怖,苦焦其心。
我等於今日,何不愁。
如放,如涕唾。
譬如日初出,光明甚晖炎。
既能自照,亦一切。
如神通光,能除我苦。
在大中,譬如山。”
“世尊,譬如王,生育子,形貌端正,心常念,先教伎,悉令通利,然後付魁脍令。世尊,我等今日法王子,蒙佛教,以具正,莫放,如其放,同王子,唯久住,不入涅。
世尊,譬如有人善,於此而生怖畏。如亦,通法,而於法,生怖畏。若使如久住於世,甘露味,充足一切,如是生,不畏於地。
世尊,譬如有人,初作,官所收,之囹圄,有人之:‘汝受何事?’答曰:‘我今受大苦,若其得,得安。’世尊亦,我等故,修苦行,我等今者,未得免生死苦,何如得受安?
世尊,譬如王,善解方,偏以秘方教授其子,不教其余外受者,如亦,以甚深秘密之藏,偏教文殊,我等,不愍。如於法悭吝,如彼王偏教其子,不教外受者。彼所以不能普教,情存,故有秘惜。如之心,,何故如是,不教?唯久住,莫般涅。
世尊,譬如老、少、病苦之人,於善,行於路,路,多受苦。更有人,之愍,即便示以平坦好道。世尊,我亦如是,所少者喻未增法身之人,老者喻重,病者喻未生死,路者喻二十五有【二十五因果】。唯如,示我等甘露正道,久住於世,勿入涅。”
世尊告比丘:“汝等比丘,莫如凡夫、天人等,愁啼哭,勤精,系心正念。”天人、阿修等,佛所,止不啼哭。如有人,殡子已,止不啼哭。
〈三〉世尊大常 我
世尊大,是偈言:
“汝等意,不大愁苦。
佛法皆,是故默然。
不放逸行,守心正念。
非法,慰意受。”
“次比丘,若有疑念,今皆。若空、不空,若常、常,若苦、不苦,若依、非依,若去、不去,若、非,若、非,若、若常,若生、非生,若有、若,若、不,若真、不真,若、不,若密、不密,若二【有差】、不二【平等差】,如是等法中,有所疑者,今咨,我汝之,亦汝先甘露,然後乃入於涅。比丘,佛出世,人身得,值佛生信是事亦,能忍忍是亦,成就禁戒具足缺,得阿果是事亦,如求金沙昙花【祥瑞花,天花,三千年一】。汝比丘,於八【八佛法有障的地方。地、鬼、畜生、北俱洲、想天、盲喑】,得人身,汝等遇我不空。我於往昔苦行,今得如是上方便,汝等故,量劫中身、手足、目、髓,是故汝等不放逸。汝等比丘,何正法城,具足功德珍,戒、定、智慧、以埤?汝今遇是佛法城,不取此之物,譬如商主遇真城,及瓦而便家。汝亦如是,值遇城取物。汝比丘,勿以下心,而生知足。汝等今者,得出家,於此大乘,不生慕。汝比丘,身得服袈裟染衣,其心未得染大乘清之法。汝比丘,行乞食,多,初未曾乞大乘法食。汝比丘,除,未正法除使。汝比丘,今真教敕汝等,我今在大和合,如法性真不倒,是故汝等精心,勇猛摧使,十力慧日【十力慧日,指如之十力。一、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二、知三世智力,三、知禅解正思禅定智力,四、知根劣智力,五、知解智力,知一切生知解之智力,六、知世生境界不同而如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智力,九、知宿命漏智力,十、知永智力。】既已,汝等明所覆。比丘,譬如大地山,草生用,我法亦,出生妙善甘露法味,而生病之良。我今令一切生,及以我子四部之【比丘、比丘尼、居士、女居士】,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安住是中,入於涅。何等名秘密之藏?如伊字三【指梵文,有象倒的品字】,若不成伊,亦不成;如摩酰首【大自在天、色究竟天之天主】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之法亦非涅,如之身亦非涅,摩诃般若【照了法相大智慧(透理解一切事物真本性的大智慧)】亦非涅,三法各亦非涅,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生故,名入涅,如世伊字。”
比丘,佛世尊定涅,皆悉愁,身毛,涕盈目,稽首佛足,量匝,白佛言:“世尊,快常【行常、人生常、世事常】、苦、空、我。世尊,譬如一切生中,象上,是常想【行常的思想方法】,亦如是,於想中最第一。若有精勤修之者,能除一切欲界欲、色、色、明、慢及常想【除常想、常想,均指了行常律的束,得到解常】。
世尊,如若常想者,今不入於涅。若不者,何言修常想,三界、明、慢及常想?【如如果已行常律的束,得解常的,那在就不入於涅(因已得常)。如果有得解常,什生修行常的思想方法(以下注意常想和常想),三界、明、慢,得到解常?】
世尊,譬如夫,秋月之,深耕其地,能除草。是常想,亦如是,能除一切欲界欲、色、色、明慢及常想。世尊,譬如耕田,秋耕。如中,象。於想中,常想。【世尊,譬如夫,秋月之,深耕其地,能除草。行常的思想方法,亦是,能除一切欲界欲、色、色、明、慢,得解常。世尊,譬如耕田,秋耕。如中象。於想中,行常的思想方法最第一。】
世尊,譬如帝王,知命,恩赦天下,囚系,悉令得,然後命。如今者,亦如是,度生一切知、明、系,皆令解,然後乃入於般涅,我等今者皆未得度,何如便欲放,入於涅?
世尊,譬如有人,鬼所持,遇良咒,以咒力故,便得除差。如亦,除明鬼,令得安住摩诃般若解【透理解一切事物真本性的大智慧而得到解】等法,如世伊字。世尊,譬如香象,人所,有良,不能禁制,䪺[去*]【摒】羁,自恣而去。我未如是五十七【嗔慢疑…】系,何如便欲放,入於涅?
世尊,如人病,值遇良,所苦得除。我亦如是,多患苦,邪命病,遇如,病未除愈,未得上安常,何如便欲放,入於涅?
世尊,譬如醉人,不自知,不疏、母女、姊妹,迷荒淫,言放逸,中,有良,令服,服已吐酒,自,心愧,深自克。酒不善根本,若能除,罪。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生死,情色所醉,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於非生,生生想,是故,受生死苦。如彼醉人中,如今施我法,令我吐酒,而我未得醒寤之心,何如便欲放,入於涅?
世尊,譬如有人,芭蕉以,有是。世尊,生亦,若我、人、生、命、育、知、作者【作之因者】、受者【受之者】,是真者,亦是,我等如是修我想。世尊,譬如滓,所用,是身亦,我、主。世尊,如七花有香,是身亦,我、主。我等如是,心常修我之想,如佛所:‘一切法我、我所【我,也有我所有的一切身外之物】,汝比丘修,如是修已,除我慢,我慢【自以是,自高自大,侮慢他人】已,便入涅。’世尊,譬如,空中者,有是。有能修我想者,而有,亦是。”
世尊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我想。”
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我想,亦更修其余想,所苦想、常想、我想。世尊,譬如人醉,其心眩,山河、石壁、草木、殿、屋、日月星辰,皆悉回。世尊,若有不修苦、常想、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多放逸,流生死。世尊,以是因,我等善修如是想。”
佛告比丘:“谛,谛。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其【有了解其真正含】,何等?如彼醉人,上日月,非回,生回想。生亦,明所覆,生倒心。我我、常常、不、苦,以之所覆故【把有我看成我、把有常看成常?把看成不、把看成苦,是因被之所覆的原因】,生此想,不其,如彼醉人於非而生想。我者即是佛,常者是法身,者是涅,者是法。汝等比丘,何而言,有我想者,慢高流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常、苦、我等想,是三修,有【你些比丘,什要,有我想的人就是自以是的人,入生死回之中呢?你所、所修的常、苦、我等想,有理解其真之】。
我今三修法,苦者、者苦,是倒法。常常、常常,是倒法。我我、我我,是倒法。不、不,是倒法。有如是等四倒法,是人不知正修法【把苦看成,把看成苦。把常看成常,把常看成常。把我看成我,把我看成我。把不看成,把看成不,些都是不正的。如果有四不正的想法,人就不知正修行的各法】。汝比丘,於苦法中生於想,於常中生於常想,於我中生於我想,於不中生於想。世亦有常我,出世亦有常我。世法者有字【只知道文字而不知道其真】,出世者有字有【知道文字也知道其真】。何以故?世之法有四倒,故不知,所以者何?有想倒、心倒、倒。以三倒故,世之人,中苦、常常、我我、不,是名倒。以倒故,世知字而不知,何等?我者名生死,我者名如;常者,常者如法身;苦者一切外道,者即是涅;不者即有法,者佛、菩、所有正法;是名不倒。以不倒故,知字知。若欲四倒者,知如是常、、我、。”
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所,四倒者【四倒之妄。凡夫四倒,在生死回之中偏地快清等。小乘四倒,入於涅苦常等】,得了知常、、我、,如今者永四倒,已了知常我。若已了知常我,何故不住一劫半劫【劫,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的】,教我等,令四倒,而放,欲入涅【什不住於世,教我些人,令四倒,而在要我,欲入涅】?
如若念教敕,我至心受修,如若入於涅者,我等何是毒身【指每人的肉身】,同共止住,修於梵行?我等亦佛世尊,入於涅。”
佛告比丘:“汝等不作如是,我今所有上正法,悉以付摩诃迦。是迦者,汝等作大依止,如如生作依止。摩诃迦亦如是,汝等作依止。譬如大王,多所,若游巡,悉以事付大臣。如亦,所有正法,亦以付摩诃迦。汝等知,先所修常、苦想,非是真【你等知,你今天表看,你原修的常想、苦想、都不是真】。譬如春,有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失琉璃,深水中。是人,悉共入水,求是,捉瓦石、草木、沙,各各自得琉璃珠,喜持出,乃知非真。是珠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乃珠,故在水下,如仰空月形。是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如是修常、苦、我想、不想等,以【指小乘涅四倒】,如彼人,各以瓦石、草木、沙而珠。汝等善方便【具情,具分析的思方式】,在在常修我想、常、、想。知,先所修四法相貌,悉是倒。欲得真,修想者,如彼智人,巧出珠,所我想、常、、想。”
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先,法我,汝修。修是已,我想。我想者,慢。慢者,得入涅。是何?”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善能咨是,自疑。譬如王,少智,有一,性【】,而王不,厚俸,治病以乳,亦不知病起根原,知乳不善解。或有病、冷病、病、一切病,悉教服乳。是王不,是知乳好丑、善。有明,八,善病,知方,方,是不知咨受,反生高慢之心。彼明即便依附,以,咨受方秘之法,言:‘我今仁,以范,唯我宣解。’答言:‘卿今若能我使四十八年,然後乃教汝法。’彼明即受其教:‘我如是,我如是,我所能,走使。’是,即客共入王。是客,即王方及余伎:‘大王知,善分,此法如是,可以治;此法如是,可以病。’王是已,方知【愚】智,即便逐,令出界,然後倍恭敬客。是客作是念言:‘欲教王者,今正是。’即王言:‘大王,於我念者,求一。’王即答言:‘此右臂及余身分,意所求,一切相。’彼客言:‘王我一切身分,然我不敢多有所求。今所求者,王宣令,一切,今已往,不得服乳,所以者何?是毒害,多故。若故服者其首,乳已,更有死之人,常安,故求是。’王答言:‘汝之所求,不足言。’宣令:‘一切有病之人,皆悉不以乳,若者,其首。’客以味和合,辛、苦、、甜、醋等味,以病,不得差。其後不久,王得病,即命是:‘我今病重,困苦欲死,何治?’占王病,用乳,白王言:‘如王所患,服乳。我於先,所乳,是大妄。今若服者,最能除病,王今患,正服乳。’王:‘汝今狂耶?病乎?而言服乳,能除此病。汝先言毒,今何服,欲欺我耶?先所,汝言是毒,令我遣。今言好最能除病,如汝所言,我本,定汝。’是客王言:‘王今不作如是,如食木,有成字者,此不知是字非字,智人之,不唱言,是解字,亦不怪。大王知,亦,不病,悉乳,如彼道,偶成於字。是先,不解乳好丑、善。’王言:‘何不解?’客答王:‘是乳者,亦是毒害,亦是甘露。何是乳名甘露?若是牛【母牛】,不食酒糟、滑草、䴬[*弋],其善;放牧之不在高原,亦不下,以清流,不令走;不特牛【三以上的牛】同共一群,【喂】,行住得所。如是乳者,能除病,是名甘露妙。除是乳已,其余一切皆名毒害。’大王是已,言大:‘善哉,善哉。我今日始知乳善、好丑。’即便服之,病得除愈。宣令一切,今已往服乳。人之皆生恨,相言:‘大王今者鬼所持,狂耶?而诳我等,令服乳。’一切人民,皆恨,悉集王所。王言:‘汝等不於我而生恨,而此乳服不服,悉是教,非是我咎。’大王及人民,喜,倍共恭敬,供是。一切病者皆服乳,病悉除愈。
汝等比丘,知如、、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解、上士、御丈夫、天人、佛世尊【佛之十】,亦如是,大王,出於世,降伏一切外道邪,王中唱如是言,我王欲伏外道,故唱是言:‘我、人、生、命、育、知、作者、受者【我、人、生、命、育、知、作者、受者】。’比丘知,是外道,所言我者,如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於佛法中,唱是我;生故、知故,是我。有因故,亦有我,如彼良,善知於乳,是非。非如凡夫所吾我【不是如凡夫所的我】,凡夫愚人所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如我悉不如是【如所的我全部不是】,是故言,法我,非我。何者是我?若法是、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易者,是名我。如彼大,善解乳,如亦,生故,法中,真有我。汝等四,如是修是法。”
中佛典 大正藏
第 12 No. 0374 大般涅
北天竺三藏昙谶
李鑫森注
迎播 迎指正
2016-10-0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