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言堂的来源典故 端午节吃五毒饼有什么历史来源典故

火烧 2022-03-08 23:06:42 1063
端午节吃五毒饼有什么历史来源典故 以下来自百度。农历五月俗称为“毒五”,五日是“恶日”,正是蚊蝇毒虫肆虐猖獗的时候,这个季节的夏韭俗称臭韭,百姓通常不食用的,皆因害虫多,韭菜上的农药多,对人有害。《红

端午节吃五毒饼有什么历史来源典故  

以下来自百度。

农历五月俗称为“毒五”,五日是“恶日”,正是蚊蝇毒虫肆虐猖獗的时候,这个季节的夏韭俗称臭韭,百姓通常不食用的,皆因害虫多,韭菜上的农药多,对人有害。

《红楼梦》中临近端午节,元妃娘娘给贾府赏了端午节的礼,除了宫扇、纱罗等避暑纳凉之物,还有香袋和锭子药,夏季佩带,既有香气可驱虫,也可以随时捣碎服食治病。

因此,五月驱虫避邪是百姓的头等大事。

传说元朝末年,有一位少年感染时疫,晕倒在北京的一家饽饽铺前,掌柜的宅心仁厚,救了这位少年。

这位少年本是江西贵溪县龙虎山某一代张天师的裔孙,在承袭道统之前,下山游玩的。

几年后,他正位天师,想起当年掌柜的救命之恩,于是画了一道灵符送给掌柜,留为驱邪之用。

当时饽饽铺有个心灵手巧的雕刻糕点模子的工匠,照灵符的笔顺刻了一方模子出来,掌柜的有心,用它刻了一炉饼,这炉饼无论放在哪里,都不招蚊蝇,于是掌柜的取名“五毒饼”,在端午节发售,大家听说五毒饼不招虫,又能驱邪,饼一出炉,就被抢光了。

有文字记载可考的五毒饼有两种:一种是用枣木模子磕出来,上吊炉烤熟,出炉后提浆上彩,表面上再抹一层油糖,点心上有凸凹的花纹的五毒饼,一种是翻毛酥皮饼,然后盖上鲜红的“五毒”形象的印子的五毒饼。

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罢了。

分别为杏蓉、枣泥、绿豆蓉、台湾卤肉、黑麻香蓉五种馅。

一言堂的来源典故 端午节吃五毒饼有什么历史来源典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