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的词语意思 中國48幅過億的書、畫作品,美不勝收!
中國48幅過億的書、畫作品,美不勝收!
古代書畫珍品一方面技法高超難在復且存世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珍品極具歷史和學術價值;這兩者聚融,方是書畫珍品的價值所在。如此珍品,我們賞讀之時,貴在研習、品讀。本文列舉的書畫,雖都是過億的珍品,但我們可不能就它們的數字價而進行對比,固然要從一作品的創作背景、立意、技法等處品賞鑑讀。
1、黃庭堅《砥柱銘》
4.368億元
北宋黃庭堅《砥柱銘》卷長達8.24米,計82行407字,作於1095年前後。
北宋,是一人才大密集的時代,如王安石、歐陽修、三蘇,蘇門六君子,米芾等;黃庭堅,蘇門六君子之一,蘇門四學士之一,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爲其中一宗)之稱。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2、王蒙《稚川移居圖》
4.025億元
王蒙,元朝畫家,趙孟頫外孫,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元四家”;其作以繁密見勝、重巒疊嶂、長鬆茂樹、氣勢充沛、變化多端見長;喜用解索皴和牛毛皴,乾溼互用,寄秀潤清新於厚重渾穆之中。
《稚川移居圖》以其精妙的筆墨、傳奇的身世,在歷史風雨中輾轉八百年後,一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竟毫無懸念地成爲中國拍賣史上最昂貴的古代畫作。4個億在業內人看來正常,可一般人看來這個數字實在匪夷所思。
3、北宋《子母猴圖》
3.62億元
《子母猴圖》北宋年間作,作者未知,水墨紙本,縱92釐米、橫46釐米。
此畫,畫的是一母猴呈側蹲式扭首坐立,閉嘴抿鼻雙眸炯視,神態安詳而嚴肅,似在眺望遠方,流露出一種超然而清淡的超逸之感。子猴竄於母猴背上,扭頭張望,右爪欲撫摸母猴臉部。而母猴右爪則緊拽小猴尾巴繞壓住子猴小手,母猴左手回曲向後似在託舉小猴臀部。
此畫構圖佈局之奇絕,毛色梳渲之鮮潤,形象刻畫之準確,神態表現之生動,顯示出畫家的頗具匠心和精湛技藝,顯然若非絕頂高手而絕難爲之。此畫含着“有靠山輩輩爲侯”之寓意。
4、房大年、文宗帝《萬歲山圖稿本》
3.348億元
《萬歲山圖稿本》,紙本設色。乃是房大年與元文宗罕見之藝術精品。
5、王羲之《平安貼》
3.08億元
晉王羲之草書《平安帖》(後世摹本),又名《告姜道帖》,絹本,最早見於北宋《絳帖》,後經《宣和書譜》著錄,當時共有九行,後被一分爲二,此爲前半部,縱24.5釐米,橫13.8釐米,保留了前四行計41字。
6、任仁發《五王醉歸圖卷》
3.036億元
《五王醉歸圖卷》用的是宋代紙本,高35.5釐米,長212.5釐米,曾是清宮舊藏。該畫刻畫了唐玄宗五兄弟的故事,畫中五王,指臨淄王李隆基(即後來的唐玄宗)、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禮、岐王李範、薛王李業。唐玄宗年少時與四位兄弟感情和睦,經常相從宴飲,鬥雞擊球,外出打獵。這張畫描繪了兄弟五人一起騎馬遊玩的場景。
7、曾鞏《局事貼》
2.07億元
曾鞏局事帖:29×38.2釐米。
此帖全文:局事多暇。動履禔福。去遠海誨之益。忽忽三載之久。跧處窮徼。日迷汨於吏職之冗。固豈有樂意耶。去受代之期。難幸密邇。而替人寂然未聞。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曠弛。實自賢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謝左右。庶竟萬一。餘冀順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專此上問。不宜。鞏再拜。運勾奉議無黨鄉賢。二十七日。謹啓。印文:曾鞏再拜。
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又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其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世稱“南豐先生”。
8、郎世寧《乾隆大閱圖》之《行陣》
2.037億元
《乾隆大閱圖》是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晚期作品。
郎世寧,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裏奧內,生於意大利米蘭,爲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
9、宋 陳皋《蕃騎弄簫圖》
1.84億元
要說此幅畫爲何上億,僅是宋畫足矣。
10、蔣廷錫《百種牡丹譜》
1.736億元
▲《百種牡丹譜》花卉部分
蔣廷錫的《百種牡丹譜》在清宮內珍藏了近200年,四大巨冊,普通人抱都抱不動。這樣的大部頭文物,實屬珍貴。
11、唐寅《仿李唐山水》
1.72億元
唐寅的此幅《仿李唐山水》爲其29歲時爲文徵明的父親文林所作。
謬誤一:唐寅是寅年寅月寅日寅時所生,所以叫唐寅。
其實不然,由唐寅的墓誌銘可知唐寅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即庚寅年,己卯月,癸丑日,即寅年卯月丑日。而唐寅的弟弟唐申的確是申年出生的,所以唐寅取名寅的確與寅年有關,但並不是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僅爲寅年所生,故名唐寅。
謬誤二:唐寅的母親邱氏。
很多公開發行的書籍寫唐寅的母親爲邱氏,但祝允明所寫的《唐子畏墓誌銘》卻是丘氏。查閱資料,明代只有丘姓,到了清代要求避諱孔子的名諱丘,所以下令丘姓改爲邱姓。近代書籍想當然寫成邱。唐寅的母親實爲丘氏。
謬誤三:弘治十二年科舉舞弊案是都穆陷害唐寅
自明代小說和筆記多把唐寅在弘治十二年會試落榜並牢獄之災歸罪於都穆,後世小說家更是不厭其煩地指責都穆善妒忌能。
12、吳彬《十八應真圖卷》
1.69億元
吳彬作品傳世稀少,入清內府並著錄在《石渠寶笈》、《祕殿珠林》中共十八件,得乾隆親題者僅此一件,正可謂“寶笈之寶”。
13、宋 佚名《漢宮秋圖》
1.68億元
《漢宮秋圖》是南宋宮廷畫家筆下的上乘之作。
14、王蒙《秋山蕭寺圖》
1.3664億元
▲元·王蒙《秋山蕭寺圖》
15、石濤《閩遊贈別山水卷》
1.3552億元
▲清·石濤《閩遊贈別山水卷》
石濤被譽爲中國繪畫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人物之一,他主張師法自然,“搜盡奇峯打草稿”是其藝術創作的綱領。
16、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
1.34億元
▲清·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局部)
全圖以寫實的筆法,描繪了一個歷史時刻的片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乾隆時期清朝宮廷紀實繪畫的又一佳作。
17、錢維城《雁蕩圖》
1.2992億元
▲清·錢維城《雁蕩圖》
此卷爲紙本青綠設色手卷,長731.2釐米,乾隆八璽齊全,並有嘉慶、宣統的鑑藏印。錢維城的山水畫,典雅端莊,渾厚華滋,體現出濃厚的書卷氣。
18、王翬《唐人詩意圖手卷》
1.26億元
▲清·王翬《唐人詩意圖手卷》
王翬(huī)此圖,寫江南景色,坡岸之間,蹊徑蜿蜒,山勢漸起,村舍列列映帶於喬木茂樹之間。小道之上,人騎往來,碧溪盡頭,歸鴉翔集。晚靄生處,崗嶺遂峻,疊壑層巖,逶迤有磅礴之勢。其間喬松積翠,山寺藏幽,其下芰荷送香,平疇交遠,大江與青山,遠而不見盡頭矣。其末以落照結,故意境益見祥和。
19、王時敏《仿各家山水冊》
1.2億元
▲清·王時敏《仿各家山水冊》
20、八大山人《山水卷》
1.1615億元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謝稚柳題引首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啓功 唐雲題跋
21、八大山人《竹石鴛鴦》
1.187億元
▲清·八大山人《竹石鴛鴦圖軸》
朱耷,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朱統託,字雪個,號八大山人。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後削髮爲僧,成了亡命之徒,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
22、陳栝《情韻墨花》
1.137億元
▲明·陳栝《情韻墨花》
陳栝《情韻墨花》是乾隆十分喜愛的明代作品,乾隆自書詩十首,前後鈐蓋印章三十餘方,可見珍愛至極。清朝皇宮收藏錄《石渠寶笈·續編》共著錄十件作品,便包括這件,足見其珍貴。陳栝爲明代花鳥畫宗師陳淳之子。
23、王振鵬《江山勝覽圖》
1.012億元
▲元·王振鵬《江山勝覽圖》
24、元《崇真萬壽宮瑞鶴詩唱和卷》
1.012億元
這件國寶級書法史詩鉅製終破億元大關,這也是北京匡時成立以來首件破億元的拍品。
25、宋《徐常侍篆書之跡手卷》
1.008億
▲南宋·朱熹等 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卷
《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爲朱熹、張景修等6段宋人墨跡,1段元人墨跡,原此卷中的一段樓鑰題跋,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26、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4.255億
27、《萬山紅遍》李可染
2.9325億元
在山水畫方面,李可染主張“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 他也強調作山水畫要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即從單純到豐富,再由豐富歸之於單純。
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認爲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學,素描唯一的目的就是準確地反映客觀形象。形象描繪的準確性,以及體面、明暗、光線的科學道理,對中國畫的發展只有好處,絕無壞處。
李可染也提出過“採一煉十”的主張。意即,採礦是艱辛的,冶煉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勞動,真正的藝術創造必須兼有採礦工人和冶煉家雙重艱辛和勤奮。
28、潘天壽《鷹石山花圖》
2.79億
《鷹石山花圖》捨去了文人畫逸筆草草的隨性,在反傳統呼聲此起彼伏的大環境下,最大限度地將傳統養分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開拓出全新的花鳥畫創作體系。
29、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
2.668億元
《九州無事樂耕耘》是一幅農耕題材的作品,這種人與動物相結合的宏幅鉅製在徐悲鴻的創作精品中是極爲罕見的。
30、傅抱石《雲中君和大司命》
2.3億元
31、張大千《桃源圖》2.254億元▲張大千《桃源圖》全幅高約七尺,上方几近滿畫,以極厚重的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反覆潑灑,層層堆疊。從該畫中可看出大千潑墨和潑彩的結合可謂駕輕就熟、爐火純青。
32、常玉《瓶菊》
2.0616億元
▲常玉·花卉 《瓶菊》 1940年作
《瓶菊》纖維板油彩,51×40cm,1940年作。
畫家常玉一生大起大落,在藝術上堅持我行我素。1966年在巴黎因煤氣泄漏去世時仍默默無聞、不被賞識。而今,西方公認他爲世界級的繪畫大家。
33、吳冠中《周莊》
1.97億元
▲吳冠中 ·《周莊》 油彩畫布
此前亦有多件吳冠中周莊題材作品拍賣,但價格都不及此件。
34、齊白石1931《山水冊》
1.94億元
《山水冊》是1931年齊白石爲著名碑帖鑑賞收藏家文素鬆所作,共十二開,每開34.5×35釐米。此冊自署標題者八幅,即《朝陽》、《放牛圖》、《蒼海煙帆》、《陽羨山水》、《月明人靜時候》、《雨後》、《荒山殘雪》、《柳浦秋殅》,未署標題的四幅,根據內容可命名爲《古木寒鴉》、《荷塘游魚》、《沙渚鸕鶿》、《山上人家》。
35、李可染1964年作《萬山紅遍》
1.84億元
▲李可染《萬山紅遍》
36、徐悲鴻《巴人汲水圖》
1.71億元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
《巴人汲水圖》。高300釐米,寬卻僅有62釐米。
37、任伯年《華祝三多圖》
1.67億元
▲清·任伯年《華祝三多圖》
任頤,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畫家,自幼隨父賣畫,後從任熊、任薰學畫,後居上海賣畫爲生,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爲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傑”之一。
38、張大千《嘉藕圖》
1.58億元
39、吳冠中《長江萬里圖》
1.495億元
40、黃胄《歡騰的草原》
1.288億元
黃胄,男,字映齋,長安畫派代表人物,此畫描繪了七位女性人物、九條牧羊犬、七十多匹駿馬,如此衆多的表現對象,畫幅尺寸達到驚人的46平尺。如此精彩的巨幅作品在黃胄的繪畫生涯是非常少見的。
41、李可染《井岡山》
1.265億元
42、李可染1974年作《韶山》
1.242億元
▲李可染《韶山·革命聖地md舊居》
43、吳冠中《獅子林》
1.15億元
▲吳冠中《獅子林》
該幅作品是吳冠中點線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間的尺幅最大作品,甚爲難得。
44、李可染《長征》
1.075億元
▲李可染《長征》
45、張大千《愛痕湖》
1.008億元
▲張大千《愛痕湖》

47、《最後的晚餐》曾梵志
1.42億元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創作於2001年,形式上借鑑了達芬奇《最後的晚餐》,耶穌及十二個門徒,被換上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紅領巾的少先隊成員。
曾梵志,1964年出生於湖北武漢市,1991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曾梵志的創作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敏銳的社會批判,受到評論界廣泛的讚譽,也得到社會民衆的持續關注,被認爲是當代中國較具代表性和國際影響的藝術家之一。
48、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之三》
1.13億港元
《協和醫院系列之三》創作於1992年,爲曾梵志剛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時的大型早期風格代表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