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昭君出塞赏析 汉宫孤雁缘何飞—昭君出塞历史上确有其事?毛延寿真是这么坏?
汉宫孤雁缘何飞—昭君出塞历史上确有其事?毛延寿真是这么坏? 昭君出塞的故事是一出动人心弦的悲剧。已经2000多年了,但关于这个故事的传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因为文人的青睐被写成小说或编为

汉宫孤雁缘何飞—昭君出塞历史上确有其事?毛延寿真是这么坏?
昭君出塞的故事是一出动人心弦的悲剧。已经2000多年了,但关于这个故事的传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因为文人的青睐被写成小说或编为戏剧而传颂不绝。 那时候,王昭君被选人宫,作为宫女待诏掖庭。昭君可谓国色天香,绝代佳人。按理她能很快地成为汉元帝的宠妃,但由于当时宫廷画工毛延寿向昭君索贿不成,便在她的画像上做了手脚,把一个绝代美女画得倒有几分丑陋,自然未被元帝看中。所以入宫几年,元帝还不知道宫中有这么一位艳冠群芳的佳人,昭君也只得在宫中默默虚掷着自己的青春。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元帝见到了昭君,她那光彩照人的形象强烈震撼着元帝。元帝与她一见钟情,将她封为后妃。两人情深意浓,恩爱异常。 自然,元帝要追查昭君被冷落几年的原因。这样,毛延寿的阴谋败露了。他料到自己难免一死,于是潜逃到西汉的敌国——匈奴那儿。为了破坏汉匈关系,同时报元帝欲杀他的仇恨,他精心画了一幅王昭君的画像,献给匈奴单于,挑唆匈奴单于兴兵南下,指名要娶昭君。 那时候,西汉国势早巳衰微,匈奴大军压境,朝中既无精兵,义无良将。元帝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献出爱妃,这样可保两国和平相处;要么举兵抵抗,到头来别说昭君保不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无可奈何之下,元帝只好被迫就范,交出自己的爱妃昭君。 昭君为着国家的利益怀着一腔哀怨出关了。昭君是个烈性女子,她不愿届节奴事敌酋,在行至番汉交界处的黑龙江边时,终于投江自尽。昭君的死,也震动了匈奴呼韩邪单于,他终于醒悟了。他认为这次兴兵南下,实在得不偿失,既未得到昭君,又与汉朝结下了仇隙。思前想后,之所以落得这般结局,全是毛延寿挑唆的结果。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把毛延寿解送汉朝处置,与汉朝重修旧好。于是呼韩邪单于将毛延寿押解汉朝,元帝终于将他斩首,以慰九泉之下的昭君。 以上是戏曲中关于昭君出塞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昭君作为「 ”良家女”(身世清白的民间女子)被选人宫中后,由于无钱贿赂画工毛延寿,毛延寿便把王昭君的画像故意画丑,使其几年不能接近元帝。后来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婚,元帝决定以宫女五人赐之,王昭君也在其中。当呼韩邪临行辞别时,元帝才第一次见到王昭君,原来她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元帝后悔不迭,但君无戏言,如果此时反悔,势必影响汉匈两国关系,只好忍痛放人。昭君走后,元帝立即将毛延寿杀了。在这个传说中,昭君自始至终也没有成为元帝的妃子。 关于昭君出塞后的结局,除了上述投江自尽外,还有几种传说。早期的传说,昭君并没有自杀全节,而是强忍悲怨,在匈奴默默地苟且偷生。后来的传说又改为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因不愿改嫁大阏氏之子而吞药自杀。唐朝时则传说昭君出塞后哀怨愁闷,郁郁而终。至于投江自尽的传说,则是宋朝以后才出现的。 历史上,王昭君确有其人。 但是她并非像传说或戏曲中所说的那样,出身于名门闺秀。从正史中看,王昭君,原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晋朝称她为明君,是因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而改的。后来传说她是元帝的妃子,故也转称她为明妃。她的父亲姓名、身份传说不一,有的谓王穰,有的谓王襄,有的谓王忠,还有叫王长者的。至于其身份,传说纷纭,但都没有说他是朝中官员,正史也无记载。 正史上说王昭君只是一个在后宫待诏掖庭的「 ”良家子”,即身家清白者的子女,元杂剧说王昭君的父亲平生以务农为业,应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汉朝有选送天下秀女人宫充当嫔妃的制度,王昭君可能就是因为貌美而被南郡献给宫廷。秀女们到了宫廷后一般暂住在掖庭,即皇帝的后宫里,等候皇帝召见,故称为待诏。在待诏的日子里,这些人的命运尚在未卜之中。汉宫中等级森严,除皇后外,妾皆称夫人,夫人中又依次分昭仪、婕妤、侄娥、熔华、充作……14个等级,而待诏的「 ”良家子”因还未受到皇帝的封诰,身份尚未确定,其地位当在十四等之下。 王昭君是在还未等到元帝召见的时候就出塞和亲了。所以说,她在出塞前在宫中的地位连最低等级的嫔妃也不如。 在关于昭君出塞的各种传说中,毛延寿始终是一个罪魁祸首。千百年来他一直遭到人们的唾骂,可谓永世不得翻身了。传说他是一名宫廷画工,论其画技,自然是高超的。他虽是一个画工,却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因为后宫佳丽无数,元帝自然不能一一召见,只有凭借毛延寿所作的画像,按图召选。这样,宫女的命运实际上就掌握在毛延寿的手中。他的笔只要下一点功夫,就会给你增色几分,你就可能有机会被元帝选中。相反,即使你长得天仙般美丽,他的笔一歪,也会使你顿时变得几分丑陋,那你一辈子也别想见到皇帝了。因此,宫女们都争着向毛延寿行贿,希望他把自己的画像画得更美一些。而毛延寿偏偏又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不但接受贿赂,而且还常常强索恶要。你要是不能满足他的欲望,那你一辈子也别想见到皇帝了。王昭君正是不愿行贿,乃至被冷落了好几年,一直无缘与元帝见面。毛延寿的卑劣伎俩后来终于暴露了,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如果毛延寿真是这么坏,自然是罪该万死,死有余辜。问题是关于毛延寿的事,正史中根本没有记载。有关毛延寿的传说,它的最原始的依据,原来是几百年后西晋人葛洪所写的一本笔记小说络绎不绝。 昭君为汉匈两族人民的友谊所做出的贡献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很赞哦!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