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局和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公司历史
中国电信公司历史
中国电信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主要是从电信局开始,那时候电信的固话产品就是非常之出色的,之后是开启了宽带,随后是手机,现在的4G网络水准已经不亚于移动了! 个人观点! 用不完的流量下个月能用吗? 1、如您手机上网按流量计费的月套餐用户,套餐内或流量包(含国内、省内、本地、小区流量月包及闲时流量月包等)当月剩余流量可结转至次月继续使用,次月底未使用完的结转流量清零。
本业务无需申请,默认开通。 2、如您办理的是定向流量包、后向流量包、国际及港澳台流量包、季/半年/年包、一次性流量包,以及其它非周期类非月包产品用户,手机上网流量只能当月使用,套餐内剩余流量不能结转到次月。
中国电信的诞生和发展历史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1999年,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后来寻呼和卫星并到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 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 2001年, 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 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2009年1月7日14:30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2011年3月29日10时58分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过亿 成为全球最大CDMA运营商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公司历史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电信移动通讯邮电总局”。
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1999年,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后来寻呼和卫星并到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
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
2001年, 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
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2011年3月29日10时58分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过亿 成为全球最大CDMA运营商 。
2012年7月20日 中国电信(韩国)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开始进入韩国市场。
2013年12月12日 中国电信已获准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开展4G规模网络实验。
2014年7月15日中国电信正式在全国首批16个城市开放天翼4G手机服务。
2016年1月13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资源共建共享、客户服务提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中国电信公司的发展历史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
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1999年,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后来寻呼和卫星并到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
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 2001年, 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
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 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2009年1月7日14:30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中国电信即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中国电信作为中国主体电信企业和最大的基础网络运营商,拥有世界第一大固定电话网络,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成员单位包括遍布全国的31个省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旗下有两大上市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0728,NYSE:CHA)和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0552)。
中国电信的历史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中国电信的支持。根据您的描述,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我国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连续多年入选“ 世界500 强企业”,注册资本1580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全国 31个省(区、市)和美洲、欧洲、香港、澳门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的通信信息服务网络,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国内商用最早、覆盖最广的CDMA3G网络,旗下拥有“天翼”、“天翼飞Young”“天翼e家”、“天翼领航”、“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等知名品牌,具备电信全业务、多产品融合的服务能力和渠道体系。公司下属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两大控股上市公司,形成了主业和辅业双股份的运营架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2年在香港纽约上市、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6年在香港上市。
2008年10月1日原中国联通CDMA的经营主体正式变更为中国电信。同年12月,在原中国联通133、153号段的基础上,中国电信新号段189正式启用。2011年1月1日,在天翼3G即将满两周岁之际,中国电信天翼3G 180号段正式放号。2011年1月20日消息,继中国移动182号段放号后,中国电信已在各地营业厅启动了180号段的放号。2011年3月30日,中国电信移动CDMA用户数突破1.17亿户,中国电信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电信181号段于2012年9月20日开始启用。
在追求企业价值增长的同时,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坚持企业与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和谐共生,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004年以来累计上缴利税 725亿元,通过业务外包向社会提供近 10万个就业岗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自觉承担扶贫援藏任务,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保护行业“生态环境”,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务。
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大力开发和推广信息化应用,以全新的多业务、多网络、多终端融合及价值链延伸,努力使信息化成果惠及社会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先后为20多个行业和广大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江苏无锡成立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认真履行电信普遍服务义务,积极服务“三农”,持续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和“千乡万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主动为广大百姓提供“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综合信息服务,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方便百姓享受信息新生活做出了应有贡献。
在新的征程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将抓住3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和差异化发展策略,持续深化企业转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强化精确管理,努力开创有效益规模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服务信息化的新突破,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如需查账单、交话费请登陆安徽电信网上营业厅。祝您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能得到您的采纳!
我国电信业演变历程-中国电信发展史中国电信的发展好象经历了很多
中国电信作为企业简称通常意义上是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及其下属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0728,NYSE:CHA)、中国大陆南方21省区的电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中国电信北方公司和在北方10省区的分公司以及中国电信(美国)公司。
中国电信目前是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 历史发展 中国电信的前身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邮电部,实行邮电合营、政企合一的经营模式。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信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电信业务蓬勃发展的需要,同时中国电信独家垄断的局面也屡遭诟病。 1993年,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作为中国电信的竞争者的形式出现了,中国大陆的电信市场首次出现了两家运营商的局面。
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中国电信的垄断状况,因为中国电信在参与竞争的同时也是整个市场的管理者,这种情况被比喻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在此后几年,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网通)、中国吉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吉通)等纷纷成立,而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也于1999年被剥离,另行成立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
2000年,中国电信结束了邮电合营、政企合一的经营模式。 5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作为一家完全的电信业务运营商成立,而电信市场的管理职能则交给了信息产业部负责,邮政业务则由邮政总局经营。
2001年,为进一步打破电信业的垄断格局,中国电信被南北拆分。其中南方的21省区的省电信公司成立了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南方地区的主导电信运营商。
而北方10省区的电信公司则与原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吉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2002年9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董事会选举了周德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及首席执行官,常小兵为副总经理、总裁。
11月,中国电信H股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以ADS形式)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 下属机构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部分资产重组后成立的上市公司,其H股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以ADS形式)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31个省级电信公司:其中20个省区市的电信公司在纽约和香港上市 中国电信(香港)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美国)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正式开业。 中国电信(美国)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为美国企业提供中美间国际电话、专线、数据、电视传送和商用业务。
中国电信(欧洲)有限公司:2006年9月12日正式在英国首都伦敦挂牌成立。[1]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信元公众信息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经营范围 中国电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范围内经营除移动通信业务以外的各类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
包括: 一、语音通信业务 包括固定电话本地通话、国内长途通话、港澳台通话、国际通话、IP通话。 二、数据通信业务 包括各类专线、主机出租等。
三、网络通信业务 包括宽带上网、窄带上网、ICP服务等。 四、信息服务 中国电信原先的114查号服务在转型后成为了综合性的各类信息提供者。
争议 中国电信宽带上网的帐号含有可自动登陆的“互联星空一点通”的功能,该功能默认开通,可以让中国电信宽带用户在无需用户密码、无需上网帐号的情况下,“轻松一按”,即可登陆中国电信旗下网站“互联星空”网站进行消费,可消费的内容包罗万有,费用全部由该用户的固网电话统一收取。 然而,该功能的推出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电信局在借机乱收费。
该功能推出不久,全国就有许多用户陆续投诉,说自己家的电话费无缘无故多出几百元,经查证,这些用户的电脑其实许多都中了一种病毒,该病毒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用户宽带的“漏洞”进行消费,随后,部分地区的电信局退还了部分“多收”的电话费,但仍有一部分电信局拒不退费。 这引起许多用户的不满。
电信局解释说:用户是可以自行到客户服务中心申请禁用“一点通”功能,由病毒引起的损失理应由用户承担。 服务接入号 中国电信客服中心:10000 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服务:114,118114 中国电信接入码:190 。
电信历史背景
你这个电信的历史的背景指的是什么?
是中国电信公司的,还是电子信息的历史的背景?
中国电信公司历史的背景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1999年,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2001年, 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电信的历史
中国电信发展新中国时期大事简记 1950年 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开通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
经由苏联转接通往东欧各国的国际电话电路也陆续开通。 1951年 1950年6月开始建设的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于1951年相继竣工。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重点通信建设工程。 1952年 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1952年9月10日,北京至上海的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9月24日,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我国首次开通明线十二路载波电话电路 1952年9月30日,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机(J2)装机,开通了北京至厂家庄的载波电路。
1954年 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56年 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 我国第一次开放会议电话业务 1956年2月28日,北京长途电话局开放会议电话业务。首次会议电话会议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十省市电话会议。
1958年 上海试制成功第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第一套国产明线12路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1959年 第一套60路长途电缆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开通国际用户电报业务,1月20日正式开放 北京市内电话开始由五位号码向六位号码过渡 1963年 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4年,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 开始研制晶体管载波电话机 1966年 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1967年 电子式中文译码机样机试制成功,在上海安装试用。 1970年 960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2年 —北京、上海使用卫星通信地球站。
北京开始建设地球站一号站,1973年建成投产。 1974年 —北京卫星地球站二号站建成投产。
通信容量为132条话路和一条双向彩色电视。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与亚非各国和地区开通直达电路。
—研制成功石英光纤。1976年,每公里损耗达6分贝以下。
—60路报纸传真机正式开通使用。 —960路微波进行电路试验。
1975年 —北京市内电话中继传输开始装用脉码调制设备,首批装用30部端机。 1976年 —京沪杭4管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工程竣工。
北京至东南五个省省会及天津、上海两市陆续开放长途电话全自动和半自动拨号业务。 —北京长话大楼7月1日竣工投产。
全部通信设备采用国产设备并自行安装。 —我国与日本之间建成了海底同轴电缆。
1978年 —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试制成功。 —120路脉码调制系统通过鉴定。
—研制成功多模光纤光缆。 1980年 —64路自动转报系统(DJ5-131型)研制成功。
1982年 —福州从日本富士通引进程控电话交换机。 —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
—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户使用。 —我国自行设计的8频道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年 —我国开始发展寻呼业务。9月16日,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438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年 —4月8日,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高度为35786公里,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E赤道上空。
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 —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进入了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 —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
—首次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HJ09型)研制成功。 1985年 —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
—深圳发行了我国第一套电话卡,共3枚,面值87元。 —我国正式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全球波束转发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1月8日,北京至南极无线电话通话成功。这是我国电信史上最远距离的短波通信。
1986年 —我国首次利用卫星开通国内长途电话业务。7月1日,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内卫星通信网建成投产。
—2月,我国第二颗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台局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DS-2000)研制成功。
1987年 —重庆通信设备厂引进意大利PCM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 —第一个长距离架空光缆通信系统(34Mb/s)在武汉至荆州、沙市间试通。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 —我国第一个160人工信息台在上海投入使用。
—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 1988年 —第一部程控数字长途电话交换设备(JD1024线)通过鉴定。
—第一个实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34Kb/s)在扬州、高邮之间开通,全长为75公里。 —北京高能物理所成为我国最早使用因特网的单位。
它利用因特网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3月27日、12月22日我国分别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
—5月9日,北京、波恩国际卫星数字式电视会议系统试通。 1989年 —第一条1920路(140Mb/s)单模长途干线在合肥、芜湖间建成开通。
—5月,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