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供养僧衣的果报 【摄僧摄衣宽狭多少】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摄僧摄衣宽狭多少】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僧界衣界宽狭多少,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一,第一句)(一、标示)初、自然摄僧,与自然摄衣,宽狭一多,各为四句,互显其相。(二、列释)初摄僧宽,摄衣狭。
【摄僧摄衣宽狭多少】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僧界衣界宽狭多少,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一,第一句)(一、标示)初、自然摄僧,与自然摄衣,宽狭一多,各为四句,互显其相。(二、列释)初摄僧宽,摄衣狭。如兰若中僧作法,必方五里;衣若远身,止七十步,故曰也。二﹑摄僧狭,摄衣宽。如不可分别聚落中有一家,方二百步内通摄衣,外兼势分;若论摄僧,则六十三步。三﹑摄僧一,摄衣多。如一小村众多家住,可村僧集;家别摄衣。四﹑摄衣一,摄僧多。如不可分聚,方二百步为一家,衣虽通摄;僧则限约。五﹑僧衣俱多。即此家中更加三碍等是也。六﹑僧衣俱一。如一处伽蓝,正可五十步许;衣界随蓝,取其势分与僧界等。(二,第二句)(一、标示)第二作法摄僧界,对自然摄衣界,分相有六。(二、随释)初明宽狭。一﹑僧宽衣狭者。如结大界极大,伽蓝院小,出院不出界,成夏失衣,以衣随院相故。二﹑衣宽僧狭者。如齐伽蓝结大界,界外有势分,出界破夏不失衣,以界随相故。三﹑僧衣二界俱等者。如结大界可伽蓝衣势分上是也。四﹑摄僧二,摄衣一。如大界有戒场,两处集僧;自然衣界,通彼此故。五﹑摄僧一,摄衣多。结僧界大,中间多村,村别摄衣也。六﹑僧衣一界两俱多者。大界安诸小别住又有家村是。(三,第三句)三,作法摄衣,与自然摄僧,相对。据义则不可。(四,第四句)(一、标示)四,僧衣俱作法相对,两句不同。(二、列释)一﹑摄僧二摄衣一。如大界安戒场,二处摄僧,衣界随大界,戒场则无是也。二﹑僧衣两界俱一者,如大界上结摄衣界,无场不可别摄僧是也。(三﹑结斥)此乃义尽。『有人更立多句。前句有场大界戒场中护衣,可非僧衣俱多?后句上多有俗家,可非僧一衣多耶?』答:『既言二俱作法相对,故分一多。今言有者,但是自然耳,非作法也。此则事有义无,不可复论也。』」(戒疏记卷一一‧一一‧二)(请参阅附录二『自然摄僧界与自然摄衣界宽狭一多表』一五七页)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