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宦官专权的影响 明代秘史:宦官专权
明代秘史:宦官专权 西厂特务头子汪直滥施淫威,引起大臣的强烈不满。大学士商辂与万安、刘?、刘吉联名给宪宗皇帝上奏,疏中列举了汪直十一条罪状。 gt gt 这个奏章,列举了西厂擅作威福、生杀予夺
明代秘史:宦官专权

西厂特务头子汪直滥施淫威,引起大臣的强烈不满。大学士商辂与万安、刘?、刘吉联名给宪宗皇帝上奏,疏中列举了汪直十一条罪状。>> 这个奏章,列举了西厂擅作威福、生杀予夺的大量事实,把汪直特别是韦瑛的狰狞面目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表达了朝中群臣的心愿。>> 不料,头脑发昏的宪宗皇帝,不辩忠奸,看完这个奏章后,怒气冲冲地说:“朝廷用汪直缉访奸弊,有何坏事!”当即召来司礼监太监怀恩覃吉、黄高,要他们一同到内阁,去找商辂等阁臣传达口谕,查明“疏出谁意?”究竟是谁带头上了这样的奏章?企图分化阁臣,予以压服。>> 怀恩等来到内阁,向阁臣们转述了皇上的谕旨。阁臣们听后,非常气愤。商辂义正辞严,再次向怀恩等数说了汪直的罪行:“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逮问。直擅抄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边城要害,守备俄顷不可缺,直一日械数人。南京,祖宗根本地,留守大臣,直擅收捕。诸近侍在帝左右,直辄易置。直不切,天下安得无危?”>> 针对宪宗所谓“是谁先主意”的追问,商辂回答说:“臣等同心一意,为国除害,无有先后”。阁臣万安、刘?、刘吉也慷慨陈词,具实以对。刘?声泪俱下,说道:“某等奉侍皇上于青官,迨今几二十年。……今忽汪直为害,使远近不安,何忍坐视?某等誓不与彼戴天!”>> 刘吉也按耐不住心中怒火,说道:“汪直之罪,纵使某等不言,不日必有言之者。”>> 怀恩秉怀耿直,虽为太监,但不愿与汪直同流合污,对汪直一伙制造冤狱之事,也很不满。来到内阁,听了阁臣们的诉说,当即表示:“我当具实回话。倘上召问,望诸公不要改口另行。”商辂环顾诸位,非常激动地说:“诸公皆为国如此,我就不再有什么忧虑了。”>> 怀恩等回来,如实地向宪宗皇帝汇报了阁臣们的意见和态度。宪宗看阁臣们意见一致,态度坚决,感到不大好办。>>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项忠又联合部院大臣、联名上书,揭露汪直一伙的罪行,乞请罢除西厂。>> 两天来,宪宗看到朝中大臣,群情激愤,异口同声怒斥汪直,要求撤销西厂,无有任何回旋余地。如果,置此不顾,继续公开袒护汪直,必将激化矛盾。迫于群臣这种压力,宪宗皇帝宣布撤销西厂。但他对汪直仍然是信而不疑。他明的是让汪直回御马监,暗中继续让汪直从事侦缉工作。>> 汪直这个腐朽官场上训练出来的特务头子。经过这次较量,他以自己的失败被斥回到御马监,心中积聚了无比的仇恨。贪得无厌的权欲与对异己的仇恨,驱使他以疯狂的热情,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他迎合宪宗的心理,伺机谗言。诬告商辂的奏章,是司礼监太监黄赐、陈祖生出的主意。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杨晔报仇。于是,传令斥逐黄赐、陈祖生,让他们到南京奏事。>> 项忠是朝中很有地位的大臣,曾经串连部院大臣上书弹劾汪直,要求撤销西厂。但他也清楚地看到,西厂虽罢,汪直依然受宠;对汪直的奸诈,也有所估计。为了免遭暗算,他决定乞请皇上允他离职回家养病。可是,他没有料到汪直动作是那样的迅速。>> 汪直回御马监后,与锦衣卫副千户绶结为心腹,指使东厂校尉,收集项忠的材料;又唆使给事中郭镗、御史冯等奏章指控项忠的“不法”行为。宠信汪直的宪宗,不加分辨,就下令三法司与锦衣卫共同审理其事。在会审中,项忠对所指控诸事,一一予以反驳。参加会审的官员,有的也明知项忠受冤,可也不敢违抗汪直的意图,于是,匆匆了结此案,将项忠罢官削职为民。>>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汪直用卑鄙的手段,不仅将带头反对他的商辂、项忠逐出朝廷,还撤销了尚书董方、薛远及侍郎滕昭、程万里、左都御史李宾等要员数十人。同时,任用自己的亲信担任这些要职。升王越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陈钺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冯为大理寺丞,戴缙为尚宝司少卿,寻升为佥都御史,王亿为湖广按察副史。>> 第二年四月,将驸马都尉马诚逮捕下狱。五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文升案。马文升为兵部右侍郎,奉命整饬辽东军务时,发现巡抚陈钺在那里胡作非为,遂上书陈述边功事务十五事,请求禁止。陈钺对马文升怀恨在心。成化十四年陈钺以杀害无辜冒功请赏,激起骚乱。宪宗派马文升处理其事,马成功地平息了骚扰,颇得朝中上下称赞。成化十五年五月,汪直受命巡视边防。带领大批随从,一日急行数百里。沿途御史、主事等官,都在路边迎拜马首。各边官员听说汪直巡边,无不极力讨好汪直。张设供应,样样俱全,长达百余里。汪直来到辽东时,心腹陈钺在郊外匍匐跪迎。入城后,立即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并对所有随行人员送上厚厚的礼物。马文升对陈钺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对汪直的到来,只是一般性接待,不向汪直谄媚。汪直认为是对自己不恭不敬,便与陈钺合谋,把陈钺在辽东扰敌边防激变的罪行,统统强加在马文升头上。并将马文升逮捕,关进锦衣卫狱,后罢官流放至重庆卫。株连所及,将给事中了俊、御史王浚等五十六人,杖于阙下。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