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歷史文物,燃中國驕傲——看《國家寶藏》第二季耀眼迴歸
賞歷史文物,燃中國驕傲——看《國家寶藏》第二季耀眼迴歸
“我們有多年輕?”“上下五千年”就在這高亢的對白聲中,我們看到了等待已久的《國家寶藏》第二季。在這一季,相較於第一季,一脈相承的是節目獨特的環節設置。每一集以一個博物館爲主題,推薦三件文物,並且由一位明星嘉賓扮演古人形象講述文物的前世故事,在找到與國寶相關的現代人講解它的今生傳奇。

而在這一季,除了探究寶藏的前世今生、感受古代工匠的巧奪天工,節目更放大了寶藏和時代的鏈接、對當下的影響。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國家古文物裏的寶藏,也使我們看到了中國綜藝中的寶藏。
最炫中國風
不得不佩服央視爸爸,不出手就不出手,一出手美不驚人死不休。先說說匠心獨運的舞美設計。當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老師一身長衫出場,具有東方建築對稱、四方平穩之美的門框通過燈柱將張國立納於其中,並且隨着他的行走,變換着大小和紋路。配合着隆重的長喇叭之音,穩重中不失動感、莊重中瀰漫和諧之音。就這氣派的出場讓人肅然起敬,也更期待接下來的節目隱藏的驚喜。
當國寶守護者出現在現場開始講述國寶的前世故事時,在燈光的配合下,變換着背景,即快速又能將轉場融入璀璨的燈光之美中,讓人目不暇接。還記得在胡杏兒扮演“最美畫師”還原清乾隆農耕商貿圖外銷壁紙前世故事時,有一個畫面,背景變成一個半弧形,還原了整個壁紙的全貌。在顏色分明的圖紙上,人物栩栩如生、景物和建築清晰可見,胡杏兒站在這壁紙前面慷慨激昂地訴說創作的深遠意圖。不僅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更給人帶來中國韻味的傳奇之美。
絢爛的舞臺設計、奪目的燈光閃爍,都圍繞着中國風的核心,美妙絕倫又獨具風味。
最強中國魂
精美的外在的設計包裹着令人振奮的內核,這樣的1加1才能創造大於2的美。而在《國家寶藏》的舞臺上,緊湊相扣的環節設置、舞臺效果就是外貌,而內核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文物作爲國寶作爲博物館的代表。在第二季,加盟的博物館依舊有故宮博物院,還有山西、河北、山東、廣東、四川、甘肅、雲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在第一期依舊從故宮博物院開始,但是當王菲帶着樣式雷建築燙樣出現時,小編非常好奇,偌大的故宮,金銀細軟數不甚數,爲何選擇這樣一個建築燙樣作爲第一個登場的國寶。當王其亨教授帶着自己的團隊出現在舞臺上,以此講述中國建築史在國際上從無到有的歷程,我才明白。因爲這件國寶是中國古建築存在的見證,是中國建築傲立於世界之林的證據。文物本身的經濟價值或考古價值一直被大家作爲衡量文物價值的標杆,而在《國家寶藏》的舞臺上讓我們還看到國寶身上凝聚的中國魂,令後輩中國人驕傲、並繼續厚積薄發、開拓進取的中國魂。
如果你看完第一集感受到的是嚴謹、莊嚴、肅穆,那第二集的感受就會在此之上多一個詞——風趣。第二集首先出現的是胡杏兒,她在還原國寶前世故事時,我們明顯能感受到和她配合的演員說話的幽默性,其中有一個衆人用腳踩茶的畫面,雙手插在袖子裏、斜歪着頭,旁人還不忘補一句:“像我這樣有腳氣的腳是踩不了的”,叫人撲哧一笑。還有就是第二位出場的岳雲鵬,相比小嶽嶽一出現就會讓人,更何況他還在節目中出現他的招牌式笑容。而小嶽嶽在講述時也沒有讓大家的期待落空,在恰到好處的幽默中將國寶蘊含的中國魂釋放出來。
講述國寶身上的故事,傳遞國寶蘊含的精神,不僅可以在莊嚴中感受,更可以在風趣幽默中傳承。這也是中國魂的獨特魅力,“橫看成嶺側成峯”,從不同的視角解讀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韻味和魅力。
節目中我們還能看到音樂劇、舞劇、民族器樂劇等多種藝術手法,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讓國寶活起來。靜態的文物透過《國家寶藏》的舞臺活起來,活的不僅是文物身上前世的傳奇,今生的故事,更是因爲文物牽動的人心。在規律的生活中,人們很容易在習慣中慢慢隱藏我們與生俱來的中國心,而這檔節目在色彩繽紛的舞臺、深刻雋永的內核中發掘我們每一個人的中國心,點亮中國前世的驕傲,燃起再續中國傳奇的鬥志和理想。
而從綜藝節目的視角來看這個節目,節目的中規中矩、嚴謹規範的對白可能會讓觀衆覺得刻板,但是正是如此嚴謹的流程設置豐富了節目內容,更在環環相扣、步步昇華的節奏中讓我們感受節目點燃的中國驕傲。所以小編覺得,這樣“正經”的節目應該多多益善,以正主流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