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糟糠之妻的下场 丈夫为抛弃糟糠之妻,写了一个上联,妻子对出的下联让他无地自容
丈夫为抛弃糟糠之妻,写了一个上联,妻子对出的下联让他无地自容
中国有着灿烂的文明,也有很多文化瑰宝,对联就是其中一种。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汉语和汉字的对称美、音律美、修辞美和结构美。一件精美的对联作品,体现了撰联人精湛的语言艺术、缜密的构思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文学修养。
中国的第一幅对联来自后蜀主孟昶,在新春佳节之际,孟昶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看看臣子们的才华如何。在众臣一一写出对句后,孟昶都不满意,他思量许久,自己在“桃符板”上题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也是第一幅对联。
对联的种类有很多种,有春联、喜联、寿联还有赠联,闲时文人才子还能对对子消遣娱乐,比试文采。但挽救婚姻的对联你听过吗?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巧联挽救婚姻的小故事。
唐代有个叫麦爱新的读书人,有所才学,闻名乡里,十年寒窗苦读终考取功名。这时的他春风得意,有的飘飘然了。开始嫌弃自己的发妻年老色衰,想要休妻再纳新欢。当然,麦爱新这种“贵易妻”的想法不可取,应该批判。麦爱新不知如何向妻子表达这个意思,思来想去,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麦爱新的妻子无意中看到了此联,她平时就感觉到了丈夫的异常,这让她更加确信丈夫有想再纳新欢的想法,不禁黯然神伤。但妻子不忍放弃这段婚姻,绕有文采的她沉思片刻后,提笔写出下联:秧黄稻熟,吹糠去壳现新粮,随后也放在案头。
此联对得很绝妙,上联的莲、荷、叶、根、藕为同一体之不同部分,下联的秧、稻、糠、壳、粮也为同一体之不同部分,能找到这样相似的物体难度极高。且上下联都用了暗喻的手法,丈夫埋怨妻子年老色衰,妻子则表达夫妻之间相伴到老的美好。“藕”谐“偶”,“新粮”谐“新娘”,绕有风趣,俏皮不已。
丈夫看到下联后,先是对妻子的才学连连称赞,随后又羞愧不已,自己竟会产生抛弃糟糠之妻的想法。此时的他也想起了和妻子同甘共苦的日子,深感愧疚,不仅当场打消了休妻的念头,还暗自决定要和妻子白头到老。看来古时娶妻也会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