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圆明园西洋楼老照片 法國作家: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

火烧 2022-07-09 07:53:40 1034
法國作家: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 圖為布立賽向記者介紹他關於中國的藏書。攝影:人民網記者 李永群 「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專訪法國作家伯納· 布立賽 如果不是

法國作家: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  

圆明园西洋楼老照片 法國作家: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
圖為布立賽向記者介紹他關於中國的藏書。攝影:人民網記者 李永群 「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專訪法國作家伯納· 布立賽 如果不是因為他,法國人可能至今不知道,他們的祖先於1860年曾夥同英國士兵搶劫並燒毀了「集凡爾賽宮、盧浮宮與法國國家圖書館於一體的圓明園」。 他就是法國作家伯納· 布立賽。布立賽於2003年完成了一部史無前例的著作:《1860 :圓明園大劫難》,這是自1860年以來英法有關火燒圓明園的第一本專著。 2014年夏,布立賽因其在介紹中國、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榮獲第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該獎是中國政府為表彰在介紹、翻譯和出版中國圖書、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外籍及外裔中國籍出版家、翻譯家和作家而設立的國家級獎項。8月26日布立賽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從中國主管人手中領取這一獎項。 在動身前往中國之前,他在巴黎的寓所接受了人民網記者專訪。布立賽的家位於巴黎榮軍院附近,毗鄰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今年73歲的布立賽在著書立說之餘,積極參加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各類活動,熱心參與編寫文化中心出版的雜誌。 他的寓所共有兩層,上層是他的圖書館兼書房,滿屋子書。我們蜿蜒穿過狹小的書間過道,在書房落座。布立賽不時向記者介紹他的藏書,「我可能是擁有最多有關中國書籍的法國人,如果一本本排起來,足有150米長」。 書多得實在沒地兒放了,只好把廚房利用起來,櫥櫃裡也都塞滿了書。布立賽不無風趣地說,這是他設計的新概念——廚房圖書館。布立賽表示,作為歷史學家他喜歡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1979年的首次中國之旅,讓他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法文化年期間,《1860 :圓明園大劫難》中文版出版發行,2007年該書獲中國國家圖書館頒發的文津獎。筆耕不綴的布立賽,之後陸續出版了《宋氏三姐妹:二十世紀的一個帝國》、《北京的故事》、《上海—東方的巴黎》。 8月12日,他的第五部關於中國的著作《法蘭西在中國三百年》中文版在上海書展期間正式推出。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為此書作了序言,序言指出「 我們應該感謝布立賽先生推出一部關於圓明園慘遭劫難的立論確鑿之作。所有中國人至今都不能忘記他們歷史上曾經發生的那不幸的一幕」。 布立賽對記者說,由於他的書,法國知識分子才得以了解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法國人對此感到恥辱。 然而,英國人似乎仍然對此一無所知,「2013年,我應邀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參加一個關於圓明園的歷史研討會,與會的還有英美歷史學家。我發現英國人居然第一次聽說火燒圓明園的事」。「一個月前,英國BBC向我發來一封郵件,說要做一期關於圓明園的專題節目,並準備去中國採訪,問我該採訪誰」。 「我突然感到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要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圓明園是中國的財富,也是全人類的財富。因此,圓明園也屬於我,因為我是地球公民。圓明園遭受劫難,於我就像凡爾賽宮、盧浮宮和法國國家圖書館一起被燒一樣」。為此,布立賽正在籌劃出版《1860 :圓明園大劫難》英文版,以完成其神聖使命。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布立賽說,二戰後歐洲有個概念叫「記憶的責任」,它意味著必須承認和不忘記過去的錯誤和罪行,以避免再次發生。「既然我可以承認我祖先搶劫圓明園的罪行,並為此感到恥辱,日本人也必須承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