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韩信英布 韩信、英布和张良比差在了哪里,为何唯独张良没有被杀?

火烧 2022-12-03 17:34:47 1085
韩信、英布和张良比差在了哪里,为何唯独张良没有被杀? 历朝历代的功臣良将,但凡有所建树,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多数都没有好下场,自古以来可以共患难的有很多,能够同富贵的却屈指可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韩信、英布和张良比差在了哪里,为何唯独张良没有被杀?  

历朝历代的功臣良将,但凡有所建树,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多数都没有好下场,自古以来可以共患难的有很多,能够同富贵的却屈指可数。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打完了,这些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再留着他们,迟早是个雷,万一喷上居功自傲的,恐生事端。

再一个,老皇帝在位时或许还能够镇住他们,但先帝一过世,幼帝登基恐怕这些人的野心就暴露无疑了,为了永除后患,只有杀之一字。

真正聪明的会自己选择隐退,比如春秋时期,范蠡和文种共同辅佐勾践成就霸业,功成名就以后,范蠡劝文种和他一起隐退,但文种舍不得放弃这得来不易的名望,结果范蠡保住了身家性命,逍遥江湖,而文种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完成从无赖到帝王的逆袭以后,也开始大肆屠杀功臣,很多人都死于非命,比如为他打下了大半个江山的韩信,可作为刘邦身边的头号谋士的张良,为何终得善终呢?

韩信英布 韩信、英布和张良比差在了哪里,为何唯独张良没有被杀?

作为谋士,张良智计过人,在刘邦要加封他三千户封地时,一口回绝了,因为他早已看透了刘邦的意图,看似是封赏,如果张良真的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恐怕接下来就要迎来血淋淋的屠刀了。

如此一来,张良能后获得善终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他直言拒绝了丰厚的俸禄,还告诉刘邦自己对现状已经很满足了,秦国被灭,他也为韩国报了仇,此生已无憾。

后来在刘邦铲除异己的行动中,张良也很少参与,这种淡薄名利、安于现状的态度令刘邦很满意,更甚至在汉朝的江山更加稳固之后,张良直接提出退隐,过起了怡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而对于自己没有丝毫威胁的张良,刘邦自然不会太过于为难。

江山(13)刘邦(109)也就(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