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含义 佛珠漫之佛珠持用方法
佛珠漫之佛珠持用方法
佛珠漫之佛珠持用方法

佛珠是弘法最方便的法器,所以大德高僧莫不巧用佛珠。在典中特,持用不同料的佛珠,其念的功德利益,也有劣的差。如《佛量珠功德》中,佛告大言:> 汝等善,我今演受持珠校量功德益差。若有念陀尼及佛名者,欲自利及他人,速求法得成者,其珠法有如是,受持:若用珠者,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珠者,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珠者,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子珠者,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佛土及天者,受此珠;若用子珠者,掐一遍得福倍;若用因陀叉珠者,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陀叉珠者,掐一遍得福千倍;若用水精珠者,掐一遍得福倍;若用菩提子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一遍其福量,不可算,可校量。> 此外,在《真・建立道品》卷下、《守》、《瑜伽念珠》中,均以菩提子珠的功德最殊。那人不禁要:什菩提子珠具有如此大的功德呢?在《曼殊室利咒藏校量珠功德》,文殊菩大述了佛陀往昔因地中的一段故事,以群疑:> 以何因我今偏用菩提子益最?曼殊室利菩言:乃往去有佛出世,在此下成等正。一外道,邪心,三。彼有一男,忽被非人之所打。外道念言:我今邪,未佛有何神力。如今既在此下成等正,若其,有感。即亡子菩提下,作如是言:佛若,我子。以七日,念佛名,子乃重。外道喜言:佛有大神力我未曾,佛成道此希奇甚大威德,可思。外道此事已,邪正,大菩提心,信佛神力不可思。以此因,世人皆延命。其菩提遂有二名:一名菩提,二名延命。> 不管怎,一串菩提子的佛珠,在心中念文、咒或佛菩的,可以除,消除障,增加智慧,利己人,於助我修行在是大有裨益。> 前面,佛珠可分三,即持珠、佩珠、珠,而一般的念佛者,大多用持珠。持珠的姿,亦可分二,手持珠手持。手持珠,大多用於站立、行的候;而手持珠是打坐常采用的姿。其方法是佛珠置於手之,呈交叉,把母珠放在一,掐捻一周,回至原即可。其,根《佛像》一,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皆定法,左手、右手、手、手、提高、垂下、平胸、膝,各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也就不必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程中,常有人遇到要不要跨“佛”(母珠)。因在典中曾有:> 珠表菩之果,於中漏。> 串表音,母珠以表量。> 慎莫蓦越法罪,皆由念珠功德。> 有,故而才有此一。假如念者,以佛珠作的工具,不必把母珠和隔珠算在,念捻便是。如是念的人,除了把佛珠作精、的工具外,希望藉著它悟更多佛理的,手捏到隔珠的候,可用“佛、法、僧”三,或“戒、定、慧”三想,手掐到母珠的候,也同可以想佛的相好光明,同再逆朝相反方向捏念,即可解此了。>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念的作用以外,可以在部充珠,或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些都是具有深刻含的:> 二手持珠心上,念心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安髻或身,或安上及安臂,> 所言成念,以此念三。> 由安髻,由上四重,> 手持臂上除罪,能令行人速清。> 若修真言陀尼,念如菩名,> 量功德,所求皆成就。> 再者,密教中由於三部(胎藏界)、五部(金界)修法之不同,於佛珠也有著特殊的要求,平常用的佛珠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悉地羯》:“佛部用菩提子珠,音部用花子珠,金部用噜椰叉子珠。”又《守》及《瑜伽念珠》:“佛部用菩提子珠,金部用金子珠,部用金等珠,花部用花子珠,羯磨部用和合珠。”又近人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要》一文:“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用水晶珠,修法及法用珊瑚珠,修法用人骨珠,修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眼菩提子珠。”> 另外,密教的典掐捻佛珠的指法也有定。五部而言,《真》中:佛部以右手拇指食指掐之,金部以右手拇指中指,部以右手拇指名指,花部以右手拇指小指,羯磨部以右手拇指其余四指合捻之。三部而言,《悉地》中:佛部以右手拇指其余四指的指尖相合,中指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於中指中以掐之;花部以拇指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金部以拇指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